馬德興

中國隊1比1戰平沙特,球員們雙手指天,悼念因病去世的中國足球名宿陳成達。
中國男足世界杯預選賽出線徹底無望之后,阿曼記者向主教練李霄鵬提問:“中國隊為什么沒有出線?”李霄鵬用“實力不夠”四個字準確概括了中國隊的敗因。競技體育以實力為基礎,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沒有足夠多的優秀球員支撐,就難能取得比賽的勝利和進軍世界杯。中國足球這么多年來的沖擊歷程,早已反復證明了這一點。
世預賽開始之前,歸化球員入隊,讓很多人看到中國隊沖擊世界杯的希望。平心而論,盡管歸化這些巴西外援代價甚大,但他們早就不復當年之勇,歸化約等于同化。艾克森、阿蘭和洛國富都曾給球迷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但時過境遷,如今他們的狀態不如鼎盛時期的中國本土球員,也沒達到張玉寧在場上所起到的作用。最終,中國足球的“歸化工程”變成了“爛尾工程”。
這并非中國隊獨有的情況,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早有類似經驗。從最初的卡塔爾到印尼、馬來西亞,所有對歸化球員寄予厚望的球隊沒有一家取得理想的結果,中國隊只是栽在這個失敗藥方上的新“病人”。這次沖擊世界杯受挫,最終原因還是急功近利。
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公布實施之后,中國足球的領導層迫切希望見到成效,甚至認為標志性的成果就是中國男足再進世界杯。然而,現實讓中國足球為此付出代價。
除了“歸化工程”之外,主教練不斷更迭也是中國隊此番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2019-2022年,中國隊主帥先后更換了4人。從里皮到卡納瓦羅再回到里皮,加上本土教練李鐵、李霄鵬,這四年是中國隊歷史上主帥更迭最頻繁的周期。此次出線的伊朗隊在40強賽中途更換過一次主帥,韓國隊、日本隊、沙特隊主帥都是在2018年世界杯后上任,直至此番率隊出線。這幾位主帥在執教期間有過慘敗,也遭遇過逆境,但沒有像中國隊這樣大費周折。
不止于此,中國隊的管理模式與體系也在這個周期中反復。2019年1月亞洲杯1/4決賽被伊朗隊淘汰之后,中國足協將男足國家隊的管理權交給其他體育管理部門。2019年11月底在迪拜以1比2輸給敘利亞隊,里皮辭職,國家隊管理權回到中國足協。12強賽期間,因球隊戰績不佳,李鐵被迫辭職,中國足協再一次失去國家隊的管理權。在12強賽最后兩輪比賽開始之前,管理權重新回到了中國足協手中。這種來來回回的變化,是中國足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中國足球每況愈下,“人禍”從來都是主因,但這一次不管是管理還是主帥更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這種原本不應該出現的折騰之中,中國隊的競爭力越來越弱,導致歷史性地輸給越南隊。
翻開中國足球為數不多的幾次成功,像2001年十強賽出線、2005年荷蘭世青賽小組賽全勝晉級、2015年亞洲杯小組賽全勝晉級,無一例外都是團隊上下一心、團結協作的結果。很遺憾,這次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周期中,中國隊沒有體現出“人心齊、泰山移”的精神面貌。管理權以及主帥的不斷變化讓人心散了,隊伍自然不可能體現出戰斗力。
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原本就不高,再沒有合作精神,特別是管理方面形成不了合力,水平只能進一步下滑。所以,當下中國足球重要的不是搞新花樣,出臺新政策,而是盡快形成合力,在一段較長的時間里保持相對穩定。這個問題不解決,任何改革與創新都難以取得成效。只有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足球才有可能靜下心來,落實與解決最根本的青訓問題,培養出一批在亞洲范圍內具有競爭力的年輕球員,使國家隊重新具備沖擊世界杯的實力。

張玉寧

李霄鵬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超充斥著各種洋帥,土帥鮮有機會成長。因而,球員青黃不接的問題越發凸出之時,也要面對優秀的本土教練難覓的窘境。韓、日本土教練已經可以指揮球隊登上亞冠冠軍的領獎臺,中國足球能夠在中超獨立執教、獨當一面的本土教練仍屈指可數。此時將沖擊世界杯的重任交給中國本土教練,有些勉為其難。
本土教練并非沒有雄心壯志,但優秀教練的成長需要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更需要耐心,要在實戰中一場場地積累。不管是李鐵還是李霄鵬,獨立執教中超聯賽都未滿百場。想成為一名優秀教練,獨立執教場次至少要達到250場左右。因此,本土教練在排兵布陣、臨場指揮方面存在不足,就再正常不過了。本屆12強賽期間,圍繞這方面的議論似乎一直沒有停止過。
本屆12強賽中出線的韓國隊主帥本托來自葡萄牙,沙特隊主帥雷納德來自法國,伊朗隊主帥斯科西奇來自克羅地亞。率日本隊出線的森保一盡管是土帥,但日本球迷以及媒體對森保一的評價相當低,下課的呼聲不絕于耳。日本隊謀求更高發展,以目前的整體水平,森保一的能力實是強弩之末。
中國土帥面對的環境與條件完全不同于洋帥,因為洋帥與足協之間是簡單的雇傭關系,而土帥與足協之間是領導關系。兩種截然不同的關系決定了各自不同的處境。當然,這還不涉及具體的執教能力。
現階段,中國隊主帥由洋帥擔任更合適。本土教練先要在中超聯賽中證明自己,多拿幾個冠軍,率隊取得一些拿得出手的成績,之后再考慮執教國家隊。上賽季,郝偉率山東泰山隊獲得雙料冠軍的情況是15年來第一次。如果能夠有更多的本土教練率隊奪取中超冠軍甚至亞冠冠軍,執教國家隊才是水到渠成。
中國隊在上屆世界杯預選賽12強賽中排名第九,本屆排名第十。在國際足聯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中,中國隊在亞洲也是第十,這是對于中國足球實力較為真實的反映。2026年世界杯將迎來增容,亞洲席位增至8.5,中國隊位置尷尬。在亞洲第十的位置上向前沖,躋身前八之列,打入下一屆世界杯就會多一些希望。當務之急還是抓好青少年隊伍的建設,加快國家隊的新老交替。
本屆國家隊結束使命后,許多球員將就此淡出。中國隊今年不再有賽事任務,受疫情影響,出國熱身或邀請外國球隊來華比賽的可能性不大。9月的杭州亞運會是重頭戲,參賽的是1999年齡段的U23隊伍。如果這批球員利用好家門口比賽的機會,在亞運會上至少進入八強,將有利于國家隊的新老交替。從年齡上來說,這批球員也應該是國家隊未來仰仗的對象。新的國家隊有可能以這支U23隊伍為班底,吸納部分年齡適合的老球員,出戰明年的亞洲杯賽。
中國足協和國家體育總局對這支隊伍較為重視,今年7月舉行的東亞杯賽改由U23中國隊出戰,就是為了讓年輕隊員有更多的鍛煉機會,更好地準備亞運會。
當然,U23國家隊只是國字號隊伍之一,中國足球需要一大批優秀的青少年球員。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2003年齡段U19國青隊以及2006年齡段U16國少隊等青少年國字號隊伍都有賽事任務。疫情之下,中國足協也在想辦法解決這些隊伍的集訓問題,盡可能多地安排國際熱身賽機會。全國性的青少年比賽已在計劃之中,待疫情穩定之后將重新啟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少折騰、多干事,圍繞青少年足球展開工作,是中國足球應走的那條路。當中國的青少年隊伍再一次出現在世少賽、世青賽的時候,成年國家隊憑實力競爭世界杯“入場券”的日子就不遠了。

朱辰杰爭頂頭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