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培養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人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明確涵蓋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推動優質師資均衡、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管理綜合改革等方面的15條措施,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強師計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經驗,培養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人才,完善部屬師范大學示范、地方師范院校為主體的農村教師培養支持服務體系,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緊缺情況逐漸緩解,教師培訓實現專業化、標準化,教師發展保障有力,教師隊伍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強師計劃”以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為引領,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為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提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的思路舉措:落實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以高水平師范院校為引領,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以國家教師隊伍建設為試點,加快構建現代教師隊伍治理體系。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實施高素養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抓手,深化精準培訓改革,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為重點,推動師資優質均衡。改進師范校評價,推動師范專業特色發展。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優化教職工編制配置,加強人員動態調整。
“強師計劃”明確,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改革。深化教師職稱改革,完善崗位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師職稱評價標準,實行分類評價。對長期在鄉村學校工作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可按規定“定向評價、定向使用”,中高級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不受各地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在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方面,“強師計劃”提出,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切實解決拖欠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費、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等問題。提高教齡津貼標準。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一線教師、從事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傾斜。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著力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待遇,形成“學校越邊遠、條件越艱苦、從教時間越長、教師待遇越高”的格局。
(師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