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甜 鄭志剛 馬文君
“感謝人大代表幫助我們妥善解決了小區路段的安全問題,還一個安心給小區居民。今天,我代表小區居民來向大家表示感謝。”3月31日上午,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勝利雅苑小區的一名業主來到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送上一面繡著“為民排憂 心系百姓”的錦旗,為人大代表辦實事點贊。
一聲道謝、一面錦旗,不僅是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履職的肯定,更是清遠各級人大不斷完善代表工作機制,增強代表履職實效的生動寫照。
去年以來,清城區人大鳳城街道工委(以下簡稱鳳城街道工委)深入實施全省縣鄉人大“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大力鞏固并不斷提升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水平,按“十有”要求著力建強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并探索將代表聯絡站同步拓展成為基層立法聯系點和聽民聲、解民憂聯系點,全力在社區構建代表監督圈、網格服務圈、共建共治圈,建立“一站兩點三圈”一體多元工作機制,推動代表履職常態化、精準化、優效化,更加充分發揮代表聯絡站的陣地作用。
今年3月,該項工作機制入選第四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
走進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體現各項工作成效的陳列品,有人大工作獲獎情況、代表聯絡站對比模型、代表履職文創用品等。站內還設有寬敞明亮的接待室、溫馨舒適的人大代表之家、簡潔大方的立法工作室等,整個代表聯絡站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

大觀片區聯絡站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反詐宣傳入校園活動。
2020年,鳳城街道工委按照有場地、有標識、有設備、有人員、有制度、有計劃、有活動、有資料、有臺賬、有經費的“十有”要求,專門騰出400余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以高標準高規格建設“十優”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升級改造完成后,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比以往更加熱鬧了,黨史學習教育、代表接待群眾、代表述職評議、立法建議征詢等活動輪番上陣。
“我們全面提升硬件配套,打造煥然一新的‘升級版’人大代表聯絡站,營造‘家’的氛圍,讓群眾更加舒適放松地表達意見、反映問題。”鳳城街道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代表中心聯絡站的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為推動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高效開展夯實了基礎。
升級硬件配套的同時,鳳城街道工委著力選優配強代表聯絡站人員隊伍,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兼任站長,辦公室主任兼任副站長,另設立法聯絡員1名、日常工作聯絡員2名。工作人員既分工明確,又團結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在此基礎上,鳳城街道工委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流程、工作職責、工作制度和人大代表接待選民制度、人大代表活動計劃等一系列制度規定,不斷提升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建議通過立法禁止電動車進電梯和上樓。”“業主委員會候選人的信息要公開透明,讓業主更好地參與選舉。”去年12月初,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開展憲法宣傳活動,并根據正在制定的《清遠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收集群眾的立法建議。代表們對法規草案進行解說后,街坊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圍繞法規草案提出了意見建議。
自2020年12月成為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來,鳳城街道以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主要平臺,定期開展基層人大立法咨詢活動,配合開展立法調研座談和執法檢查等工作,還會同區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單位,創立“相約榕樹下”“人大立法驛站”等立法工作品牌。截至目前,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組織開展立法咨詢活動10場、立法調研座談會6次,征集群眾立法意見建議10條,積極發揮立法“直通車”作用。
“西湖社區居家養老中心附近有兩棵百年大榕樹,我們這些老人家很中意在樹下乘涼聊天。大家希望能在大榕樹周邊增加一些休閑設施,比方說石桌、石凳什么的,讓老年人可以進行一些休閑活動。”1月5日,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開展2022年首場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家住西湖社區洪社路附近的張阿姨帶來了街坊鄰里的心聲。
代表們認真傾聽、詳細記錄,隨后和張阿姨前往現場走訪察看,與周邊群眾共同探討改造方案。在代表的督促下,西湖社區現正在為增設休閑設施籌集資金,并確定施工點等具體事項。
民生無小事。近年來,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充分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打造聽民聲、解民憂聯系點,扎實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推動危房改造成“安心房”、爛泥地變身健身公園、消除道路安全隱患等,為群眾辦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實事、好事。據統計,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及兩個片區聯絡站近5年共接待選民142人次,走訪選民414次,共收集群眾反映的社情民意問題308件,已辦理301件,正在辦理7件,辦理答復率97.73%。
今年3月初,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接到群眾反映:清城區勝利雅苑小區外一路段出現開裂現象并有擴大下陷的趨勢,對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代表聯絡站當即安排該小區所在網格的區人大代表到故障路段進行實地走訪。代表在現場通過手機“隨手拍”如實反饋情況后,代表聯絡站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處理,并指導網格內的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對此項工作進行全程監督。該路段經過為期5天的施工后,通過相關部門驗收并恢復了通行。

清城區人大代表開展法律咨詢活動。
近年來,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探索“互聯網+代表履職”新模式,以人大代表“隨手拍”活動為抓手構建代表監督圈,以“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社會基層治理機制為基礎構建網格服務圈,支持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參與社區“微改造”等工作構建共建共治圈,全力推動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鳳城街道石獅社區人大主題公園的建成是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社區“微改造”項目的一個典型案例。清城區人大代表在石獅社區接待選民群眾時收到群眾意見,反映該社區部分空地存在車輛亂停放現象,造成花基損壞,影響人居環境。聯系該社區的人大代表通過網格化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先后組織樓長廣泛收集民意,邀請群眾代表舉行聽證會,多次商議改造方案,在社區群眾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升級改造,建成全市首個人大主題公園,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一個既可普法學習,又能休閑運動的好場所。
實踐中,鳳城街道工委注重工作方式創新,建立人大代表“固定+移動”“線上+線下”接待選民群眾工作機制,采用固定設點與移動上門、線上溝通與線下面對面相結合的模式,拓寬人大代表履職渠道;創立“人大代表+服務官”履職品牌,以社區居委會為依托,充分發揮網格選區的樓長、熱心居民、志愿者等社會力量,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定期開展“人大代表攜手社工行”活動,代表攜手社工共同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等。
據統計,2018年成立至今,鳳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先后組織各類代表活動30多場,幫助群眾有效解決了一批煩心事、揪心事,充分發揮了代表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密切了代表和選民群眾的聯系,營造了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