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錄義
作業設計是鞏固課堂教學成效、獲得課堂反饋的重要手段。目前,關于“量”的作業設計與“質”的作業設計優化是社會關注的教育焦點。特別是“雙減”背景下,圍繞作業數量和質量的改革成為中小學作業設計的新命題。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狀,立足“雙減”,探究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巧減妙設策略
傳統的以量促提升的數學作業設計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升學生成績,實現教學目標,但是因作業負擔而引起的學生體質下降等問題愈發受到社會關注。因此,“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從“量”著手,巧減妙設,進行優化。
依托高效課堂構建,巧設當堂訓練,減少課下作業。“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巧設當堂訓練,減少課下作業,切實實現作業減負。一方面,教師在例題講解中要設計對應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完成“做一做”和練習題,并根據學生練習效果,有效進行易錯點的課堂強化教學,盡可能減少課下鞏固性、練習性習題設計;另一方面,教師要發揮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優勢,圍繞課堂教學重難點開展當堂習題練習,鞏固課堂教學的同時有效消化課下習題。
立足作業設計功能,減少過度練習,妙設數學習題。一是要圍繞課堂基礎,設計鞏固性作業。例如,在“小數的性質”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識記、運用,引導學生掌握“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性質,鞏固性作業設計應以性質背誦與適當練習為主。二是要在減少過度練習的基礎上妙設數學習題,優化作業設計。一方面,要堅持舉一反三,創新習題設計。如在“小數的性質”作業設計中,教師不能僅圍繞“不改變小數大小,能夠去掉小數0”進行設計,而是要立足小數性質,巧妙設計化簡、改寫、連線等習題。另一方面,要直擊考點、易錯點,避免反復練習。例如,在“小數的性質”作業設計中,教師要緊扣“末尾”“大小不變”等易錯點設計作業,讓學生掌握重點。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減量提質策略
立足題海戰術的數學作業設計,不僅容易造成學生過重學業負擔,還會誘發學生厭學情緒。因此,“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堅持減量提質,有效提升作業設計質量。一是要分層設計,促進減量提質。教師要根據學情,圍繞鞏固、提升、拓展三個維度,設計不同層次作業,緩解學困生習題難度過大、學優生習題數量過多的問題;同時,分層設計要圍繞必做與選做進行,確保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利用必做鞏固課堂基礎,利用選做提升學習能力。二是要采用激勵性設計,促進減量提質。教師要利用獎罰機制的彈性,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彈性減負,如圍繞錯題、學生書寫等標準進行作業設計。
總之,“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堅持政策導向,以“巧減妙設、減量提質”為切入點,保證作業減量的同時,切實提高作業質量,讓數學作業成為打造快樂課堂的催化劑。
(本欄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