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的典故我們都不陌生,但水能破壞石頭的原因長期以來都是個物理學難題。
近日,《自然·通訊》一篇論文解釋了其中的奧秘:作者使用了全新的高速壓力顯微技術,來分析液體撞擊時的應力與壓強分布。
他們發現,液滴施加的應力會隨著液體向外擴散,而不是集中在液滴落下的中心。更驚人的是,液滴向外擴散的速度在短時間內甚至超過了音速,這個過程就產生了能夠穿過固體表面的沖擊波。因此,每一滴液滴就如同一枚小型炸彈,爆發式地釋放撞擊時的能量,由此產生的能量也使得固體表面逐漸被侵蝕。所以,你還敢小瞧這小小的“滴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