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蘭潔 李昌杰 黃馨蕓 陳依麗 張建恒 黃麗芳
摘? ? 要:以廣西平果縣太平鎮由廣東冠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入駐種植的白玉龍、越南紅、臺灣大紅、普通大紅4個品種的火龍果成熟果實作為試驗材料,于火龍果成熟季節對火龍果的裂果情況進行研究,測定火龍果果皮硬度、果皮含水量、果皮厚度、鱗片個數和粗纖維含量,分析火龍果果皮組織結構與裂果的關系。試驗結果表明,火龍果果皮的鱗片個數、硬度、厚度和粗纖維含量越高,越不容易發生裂果,反之越容易發生裂果;果皮含水量和花青素含量與火龍果裂果無明顯關系。
關鍵詞:火龍果;裂果;果皮;鱗片;硬度;粗纖維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004-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7.9? ? ? ?文獻標志碼:B
火龍果又稱龍珠果、紅龍果、玉龍果和仙蜜果,原產于美洲,后來傳播到其他各大洲。近年來,我國火龍果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種植區有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等熱帶地區[1]。火龍果營養豐富[2]、功能獨特,很少有病蟲害,不施用農藥都可以正常生長。火龍果是一種綠色、環保果品和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營養食品[3],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火龍果的市場需求非常大,然而火龍果在果實成熟時非常容易出現裂果,特別是果實剛剛成熟前后[4]。裂果嚴重影響了火龍果果實的外觀質量,降低了商品價格,不僅會降低火龍果種植的經濟效益,而且會對果園造成污染。因此,解決裂果問題對促進火龍果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國內外關于裂果的研究很多,對西紅柿、棗、李[5]、油桃、蘋果等都有研究,但對火龍果裂果的研究非常少。劉玉愛等(2018)[6]分析石榴裂果的發生規律及成因,發現石榴裂果主要與品種有關。孫艷(2019)[7]指出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前遇雨,生產上可采用抗裂果品種、建設設施進行栽培、人為控制水分等措施控制裂果的發生。
本研究于2019年8月采摘4個不同品種的火龍果,測定果皮鱗片個數、厚度、硬度、含水量、花青素含量和粗纖維含量,對比分析火龍果裂果與其果皮組織結構的關系,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火龍果裂果與其果皮組織結構的關系,為生產上制定栽培管理技術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有白玉龍、越南紅、臺灣大紅和普通大紅4個品種,于2019年8月采自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貧困山區紅色果業示范基地。采摘后做好標記,放入小型冰箱儲存,采摘后當天返回實驗室進行試驗。
1.2 試驗方法
1.2.1 材料處理
于2019年8月果實大量成熟時,隨機采摘大小基本一致的正常果與裂果,每個品種正常果與裂果各采摘9個。果實采收后放入小型冰箱運至實驗室,選擇大小、外觀基本相似的無病害、無損壞的果實備用。
1.2.2 測定方法
第一,果皮硬度。將愛德堡GY-4數顯果實硬度計壓頭與火龍果果皮無鱗片處接觸,使之與果皮切面垂直,左手握緊果實,右手持硬度計,緩緩增加壓力,直到果皮切面到達壓頭的刻線為止,讀取記錄數據。
第二,果皮厚度。將火龍果皮剝下來后,用游標卡尺測定。
第三,果皮含水量。先將新鮮果皮稱量重量,然后放到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稱量,計算含水量。
第四,花青素。采用比色法測定花青素。將火龍果皮剪碎,稱量1 g放入燒杯中,加入10 mL 0.1 mol/L的HCl,杯口用稱量紙扎緊,以防止水分蒸發,然后置于32 ℃溫箱中,浸漬至少4 h,而后過濾。取濾液,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30 nm下讀取吸光值,以0.1 mol/L的HCl為空白對照,用光徑為1 cm的比色皿進行比色。將OD530為0.1時的花青素濃度稱為1個單位,以比較花青素的含量。將測得的吸光值乘以10,用以代表花青素的相對濃度單位。
第五,粗纖維。采用質量法測定粗纖維。取火龍果皮果3 g磨碎并裝入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在電子天平上稱量,然后倒入三角燒瓶里,將200 mL稀H2SO4(取13 mL相對密度1.84的濃H2SO4加水稀釋至1 L)倒入瓶中,加熱至沸騰并保持30 min,每5 min向瓶內倒入
沸水,以保持酸濃度不變。然后用已知質量為M1并烘干的濾紙過濾,再用12.5 g/L的NaOH溶液將濾紙上的沉淀物洗入瓶內。將沉淀物加熱至沸騰再繼續30 min,煮沸后冷卻。用原來所用已知質量的濾紙過濾,將濾紙和沉淀物放入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在100~105 ℃的烘箱中烘干并稱重,得出質量為M2,則粗纖維的質量為M2-M1,再換算成百分含量。
1.2.3 數據計算
含水量=(新鮮果皮質量-烘干至恒重果皮質量)/新鮮果皮質量×100%? ?(1)
粗纖維=M2-M1? ?(2)
1.2.4 數據處理
采用WPS 2019、SPSS 25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制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火龍果果皮鱗片個數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鱗片是火龍果外在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部分,是火龍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表1數據表明,白玉龍、臺灣大紅、越南紅和普通大紅4個品種的火龍果正常果的鱗片個數均顯著高于裂果(P<0.05);白玉龍正常果與裂果之間的差異較小,相差3.22個;臺灣大紅與普通大紅比白玉龍的差異較大,相差6~7個;越南紅正常果的鱗片個數比裂果的鱗片個數多10個,差異最大。這表明火龍果果皮鱗片數減少容易引發裂果現象。
2.2 火龍果果皮硬度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水果的硬度主要由果膠物質的變化所決定。未成熟的果實里含有不溶性的原果膠,使果實細胞緊密地結合。當果實逐漸成熟,原果膠就會轉變為水溶性的果膠,使果實的質地顯得堅硬而脆。隨著果實成熟,硬度隨之降低。由表2可以看出,4個品種火龍果的正常果果皮硬度與裂果果皮硬度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白玉龍正常果果皮硬度與裂果果皮硬度的差異最顯著,相差6.05 kg/cm2;越南紅和普通大紅果皮硬度分別相差4.95 kg/cm2和4.44 kg/cm2;臺灣大紅差異較小,為3.73 kg/cm2。這表明火龍果果皮硬度越低,越易產生裂果。8A183044-E76F-4A31-B66C-98E4C5FA6920
2.3 火龍果果皮厚度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火龍果的外部包裹著果皮,保護著內部的果肉和種子。果皮有厚有薄,太薄容易裂開,起不到完整的保護作用。因此,果皮的厚度是影響火龍果是否裂果的重要因素。由表3可以看出,白玉龍、臺灣大紅、越南紅和普通大紅4個品種正常果的果皮厚度均顯著高于裂果(P<0.05)。
其中,差異最大的品種是白玉龍,白玉龍正常果果皮厚度比裂果果皮厚度大2.08 mm;臺灣大紅和越南紅次之,正常果果皮厚度比裂果果皮厚度大1.40 mm和1.22 mm;普通大紅差異略小,相差0.65 mm。這表明火龍果的果皮越厚,越不易裂果。
2.4 火龍果果皮含水量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無論是火龍果的果肉還是果皮,水分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情況下,果肉的含水量比果皮含水量高。由表4可以看出,白玉龍、臺灣大紅、越南紅和普通大紅品種火龍果正常果與裂果果皮含水量相差不大,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火龍果果皮含水量的多少與是否裂果無直接關系。
2.5 火龍果果皮花青素含量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花青素也稱花色素,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一種花色苷,水解可以得到有顏色的背元。從表5可以看出,白玉龍、越南紅、普通
大紅3個品種正常果的果皮花青素均低于裂果,臺灣大紅正常果則高于裂果,但4個品種火龍果裂果與正常果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這表面火龍果果皮花青素含量的多少與火龍果是否裂果無直接關系。
2.6 火龍果果皮粗纖維含量與火龍果裂果的關系
粗纖維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及角質等成分。根據表6可知,白玉龍、臺灣大紅、越南紅和普通大紅4個品種裂果的果皮粗纖維含量均比正常果的粗纖維含量低,且都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白玉龍果皮的正常果比裂果粗纖維含量高7.54%,差異性最顯著;臺灣大紅、越南紅和普通大紅3個品種火龍果較白玉龍略低,但其正常果均比裂果粗纖維含量高,分別為3.52%、6.17%、4.15%。
3 結論與討論
裂果不僅影響火龍果的外形,還影響火龍果的產量和銷量[8]。粗纖維大量存在于火龍果果皮中,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基本結構物質。在結構上,粗纖維是具有很大強度的纖維素結構,難以被溶解和降解[9]。火龍果果皮中的粗纖維越多,其細胞間的連接則越緊密,越難斷裂。因此,火龍果中的粗纖維含量越高,越不容易裂果,粗纖維含量越低,則越容易裂果。
火龍果鱗片是火龍果外部的重要特征,數量不一。鱗片的主要成分也是粗纖維。因此,鱗片個數越多,其粗纖維含量越高,越不容易裂果;鱗片個數越少,其粗纖維含量越低,則越容易裂果。火龍果的果皮厚度在眾多水果中屬于較厚的,但每個火龍果的果皮厚度不一樣,所含纖維素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果皮越厚,其纖維素含量越高,越不容易裂果;果皮越薄,粗纖維含量越低,則越容易裂果。
火龍果果皮硬度是衡量火龍果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本研究中,正常果果皮硬度普遍大于裂果果皮硬度。這可能與火龍果的成熟度有關,也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還可能與果皮果肉中的水分、營養成分、礦物質元素、溫度、管理措施等有關。
水分對植物是必不可少的,水分過多或過少均會引起植物的不良反應。在本研究中,各品種正常果與裂果果皮含水量相差不大,正常果與裂果中的水分含量呈不規律變化。這可能是因為同一地區、統一管理造成的。裂果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火龍果結果部位、光照強弱、土壤元素差異等均可能造成這一現象。
花青素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種水溶性色素,主要與植物的顏色有關。在本研究中,花青素的多少與火龍果是否裂果無關,正常果與裂果中的花青素含量呈不規律變化。可能是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不夠多,以致于無法得出花青素含量與裂果的關系。
綜上所述,火龍果果皮鱗片數目、果皮厚度、果皮硬度、果皮粗纖維含量均會影響到火龍果裂果率,生產上制定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可供參考。
研究果皮結構組織與裂果的關系是火龍果裂果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裂果不僅與果皮組織有關,還與品種、氣候、土壤水分等因素有關[10]。需要對這些方面進一步研究,探索發現更多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劉友接,劉榮章.福建省火龍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東南園藝,2018,6(5):36-40.
[2]蔡永強,向青云,陳家龍,等.火龍果的營養成分分析[J].經濟林研究,2008,26(4):53-56.
[3]苗靜.火龍果生長環境要求及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19(5):57.
[4]黃鳳珠,陸貴鋒,姜建初,等.廣西火龍果裂果調查分析及綜合防止措施[J].南方農業學報,2016,47(4):599-603.
[5]劉佳,鄧家林,田云,等.青脆李成熟期裂果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0(5):83-85.
[6]劉玉愛,牛文廣,張志峰.石榴裂果的預防措施[J].農村百事通,2018(11):31.
[7]孫艷.葡萄裂果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N].河北科技報,2019-08-27(6).
[8]陸樹華,譚艷芳,黃甫昭,等.4個火龍果品種在巖溶石山區的栽培表現及生態適應性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8,45(4):51-56.
[9]孫卉,金含,楊容容,等.紅心火龍果功能特性及其產品開發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19,38(7):16-19.
[10]王壯,王榜列,成文韜,等.火龍果紫紅龍果實的生長發育特征[J].貴州農業科學,2018,46(4):98-101.8A183044-E76F-4A31-B66C-98E4C5FA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