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環
摘? ? 要:由于目前我國市面上種子品類較多,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大部分種植人員在選種時無法對其質量準確辨別。而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作為保障種子質量的重要因素,檢驗水平與農作物生長水平息息相關,與我國農業技術發展緊密相連。自改革開放以來,種子逐漸成為農業再生產的重要因素,國家以及大眾對種子質量關注較為密切,制定了不同的質量檢測標準。種子質量檢測能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與農民增收也有著緊密聯系,更與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息息相關。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研究工作,根據國家發展現狀對其質量控制方式進行創新,充分了解種子檢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水平,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改革目標,使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基于此,文章以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為例,深入分析質量控制方式。
關鍵詞: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探討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127-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339.31? ? ? ?文獻標志碼:A
種子作為種子檢驗機構的重要檢測對象,在檢測過程中檢驗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應規程對其科學合理地檢測,從而保證其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檢驗人員需要按照相應操作流程來進行日常檢驗工作,但是由于種子在檢驗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并且材料數量較龐大,容易導致檢驗質量下降,對于種子檢驗機構的權威性而言具有不利影響,嚴重者還會導致農業種植人員經濟效益下降。
目前我國種子檢驗機構在質量控制時存在諸多問題,如檢測周期較長、操作較復雜等,由于種子在檢驗過程中會發生一定變化,因此檢驗人員必須做好質量控制工作,根據不同種子的特性對其檢驗方式優化、創新,體現各類種子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實現質量控制目標,提高種子檢驗機構的權威性,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1]。
1 我國種子檢驗機構發展現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各地就逐漸開始成立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并且隨著我國各省、市的相應管理條例頒布,大眾對于種子檢驗機構的關注度逐漸上升,種子檢驗機構作為種子質量保證的重要因素,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而言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根據我國相應條例規定,種子檢驗機構在建立時必須通過各級技術監督的計量認證并頒發相應資格證書。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種子檢驗機構運行狀態較為復雜,檢測設備陳舊、檢測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導致種子檢驗機構缺乏公正性和權威性。目前流入市面的種子質量以企業檢驗為主,種子檢驗機構無法將自身作用發揮出來,對種子全過程無法進行質量監管,導致其檢測力度不足,局限性較大,種子質量事故發生較為頻繁,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而言極為不利,并且會嚴重阻礙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四川省獲得計量認證的種子檢驗機構數量較少,并且檢驗面積也較為狹窄,儀器設備較少,檢驗人員數量也較為稀缺。雖然目前我國種子檢驗機構所具備儀器能滿足基本種子檢驗需求,但是部分種子檢驗機構的設備都無法滿足檢驗質量控制需求,尤其是縣級機構。縣級機構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影響以及經濟環境影響,設備較為落后,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導致了種子檢驗機構發展狀態不平衡,無法全過程監督當地種子質量,從而導致許多質量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影響農民經濟效益[2]。
2 種子檢驗的必要性
種子檢驗工作能保證種子質量,控制種子整體性能,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維護國家以及大眾利益。通常情況下,種子檢驗機構是由第三方檢驗,國家會根據檢驗機構性能對其授權,種子檢驗機構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全方位檢驗流入市場的種子。相關人員在檢驗種子時必須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來檢驗,而其余人員要根據檢驗結果數據進行生產活動。由此可見,種子檢驗機構是保證種子質量監督水平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目前我國提高種子質量的重要方式,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時需要優化傳統檢驗方式以及管理理念,全方位認知種子檢驗機構的重要性及地位,從而提高種子檢驗工作效率,同時要創新檢驗方式,讓數據更加全面、準確[3]。
種子認證在我國的發展進程較晚,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但是種子認證制度是我國種子進入國際貿易交流重要因素,因此相關部門對其檢驗質量格外重視。目前我國根據不同區域的檢驗機構制定了不同的國家級、省級等審定制度,所以種子檢驗機構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而言極為重要,其水平將會直接決定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進程,與大眾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改革工作,提高種子檢驗的整體效率。種子檢驗機構作為中介服務機構,在運行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市場經濟需求合理配比資源,避免出現重復建設情況。種子質量檢驗機構作為種子質量監督工作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項元素,在各項性能上都發生了本質改變,如設備硬件配置、人員結構、質量控制等,對于種子檢驗機構發展而言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全面落實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目標[4]。
3 提高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做好計量認證和機構認可工作
相關部門對檢驗機構檢測能力格外關注,并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評估其檢測能力,對于檢測機構要求較為嚴苛,無疑彰顯了種子檢驗機構的重要性。不同種子檢驗機構人員配置有所不同,例如基層種子檢驗機構,實際工作人員必須要在3人或者以上。通常情況下,基層種子檢驗機構工作人員為5人左右,才能更好地進行種子檢驗工作,所以種子檢驗機構要想提高檢驗水平,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就必須按照相應的國家規定,合理配比人員數量,從而保證檢驗工作有序開展,提高檢驗整體效率[5]。
除此以外,相關機構還需要優化工作模式,如檢驗方式、檢驗條件等,以滿足新時代下種子檢驗的工作需求,讓檢驗工作更具時代性和先進性。另外,由于種子檢驗機構在我國起步較晚并且任務較繁重,各項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大部分種子檢驗機構質量參差不齊。種子檢驗機構人員在日常工作時,必須做好制度文件宣傳工作,讓每一位檢測人員都能了解國家政策,以國家政策為依據分配工作,保證檢驗機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規避傳統檢驗過程中的問題,提高質量控制水平,為我國農業技術發展奠定基礎,實現農業經濟改革目標[6]。
3.2 做好樣品控制工作
種子樣品作為檢驗工作中的重要物質,檢驗人員在種子質量檢驗過程中需要做好儲存工作,對其樣品分類,標注各類樣品狀態、特性,從而提高種子樣品質量控制水平,為后續檢驗工作奠定基礎。檢驗人員需要按照相應原則保管,保證樣品的原始性和安全性。收樣人員需要全方位熟知種子儲存場所環境,從而深入了解種子各類情況,如劃分情況、種子來源、數量等。樣品抽取時要快速、安全,后送達到檢驗室,因此檢驗機構需要安排專人保管樣品,負責樣品接收工作,核實其記錄單,做好登記。接收人員需要充分檢查包裝的具體情況,如包裝完整性、標簽、數量等,檢查合格以后才能進入檢驗室。并且接收人員還需要與委托方簽訂相應協議單,作為檢驗工具原始憑證,提高檢驗結果溯源性。樣品確定無誤以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相關資料及樣品一起送到樣品室,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種子特性進行分類,做好標志工作,從而保證資料的完整性,避免樣品在檢驗過程中出現資料不足情況,導致樣品檢驗質量下降。樣品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需要按照相關規定標識其狀態,從而讓每一位檢驗人員都能了解樣品檢驗流程。
3.3 校準維護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在種子檢驗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其質量以及運行狀態將直接決定種子檢驗的整體水平,因此檢驗人員在進行日常檢驗過程中需要做好儀器設備的質量控制工作,嚴格監控實驗室環境,從而避免在檢驗過程中導致樣品質量下降,影響檢驗數據。工作人員需要根據不同儀器特性制訂相應檢驗維護標準,并全面落實其標準。對于新購買的儀器設備,機構人員需要在技術人員安裝調試后檢驗性能,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實驗室使用。而對于不屬于國家標準檢驗儀器,工作人員需要使用儀器比對方式對其矯正,從而保證數據的可溯源性,同時對于使用頻率較高的儀器,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也需要定期對其性能核查,保證其數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如果在核查過程中發現其數據偏差較大,檢驗人員就需要及時將儀器退回并貼好相應標識,并聯系工程人員維修,當設備維修完成以后,檢驗人員還需要再次核查,保證其性能符合種子檢驗需求,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做好質量控制工作。
由于種子檢驗與其他檢驗工程相比差異較大,在檢驗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對樣品進行發芽處理,因此發芽器具和發芽用水是影響種子檢測工作的重要因素,是種子檢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及設備。檢驗人員在種子發芽前需要判斷材料性能以及設備清潔度,如果儀器中存在大量雜質,就會導致其檢測結果缺乏準確性。
另外,在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按照相應規章制度了解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合理處理材料的方法,盡量保證器具干凈整潔度,并且做好檢查工作,判斷儀器是否出現破損、盒體與盒蓋之間的緊密度是否符合檢測需求。同時檢測人員還需要合理選擇發芽用紙,在試驗時盡量選擇正規產品,在種子發芽前檢測人員需要全面消毒用紙,避免試紙中存在大量細菌導致種子發芽過程受到阻礙,影響數據真實性。
檢測人員還需要嚴格控制實驗室環境,由于部分儀器測量精度較高,在運用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導致其數據出現誤差,如溫度、濕度、噪聲、振動、電磁場等,因此檢測人員在正式檢測過程中要按照儀器使用規范以及檢驗需求對環境條件以及設施合理配備,保證儀器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同時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監控和記錄工作,當室內環境出現問題時需要及時解決,以提高種子檢驗工作整體質量與效率,使數據能符合國家需求,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3.4 提高檢驗人員綜合素質
檢驗人員綜合素質在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工作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綜合素質水平將會直接決定種子檢驗機構的質量控制效率,因此檢驗機構要想提高種子檢驗整體效率,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就需要對檢驗人員綜合素質引起重視。機構需要按照國家規定以及檢驗機構具體情況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科學合理配比,從而保證人員數量能符合檢驗機構運行需求,讓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除此以外,相關機構人員還需要根據檢驗機構質量方針以及目標對檢驗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通過不同方式來提高檢驗人員綜合素質。例如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檢驗人員工作需求以及新時代發展變化邀請專業人員來授課,從而讓檢驗人員能了解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調動檢驗人員的積極性,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檢驗工作。對于新入職的員工,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崗前培訓工作,從而保證新員工能了解到機構檢驗流程,全方位熟知各項儀器設備,科學、合理地利用設備,以國家相關規定以及檢驗機構制度標準約束自身行為,提高檢測人員綜合素質。同時,對于新入職員工監督人員還必須對其引起重視,跟蹤監督新員工工作內容,提高新員工綜合素質。檢驗機構管理人員還可以利用社會渠道篩選人員,招聘綜合素質較強人員進行隊伍組建,構建良好的檢驗團隊,從而進一步提高種子檢驗整體質量。
3.5 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制度
管理制度作為質檢機構進行種子檢驗的重要依據,相關機構人員在正式檢驗之前需要根據檢驗機構運行特色對其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創新,讓管理制度符合新時代下種子檢驗工作需求。質量監督部門必須做好引導工作,對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完善工作予以支持,讓各類質檢機構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保證其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讓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為種子檢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除此以外,檢驗機構管理人員還需要明確各崗位工作人員責任與義務,例如檢驗人員,檢驗人員在日常檢驗過程中會使用到各類設備,而如果管理、保養工作不到位就會導致設備性能下降,影響種子檢驗質量。因此,檢驗人員完成檢驗以后需要妥善保管儀器設備并做好保養工作,管理人員需要明確責任與義務并做好落實工作,在檢驗種子工作時按照相應規章制度,提高種子檢驗整體質量,避免種子檢驗工作出現質量問題。
3.6 將各部門分工進行明確
由于種子檢驗機構在進行檢驗過程中所涉及到環節較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檢驗質量下降。因此管理人員在檢驗過程中需要明確各部門的責任與義務,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對其檢測,從而滿足客戶檢測需求。
目前我國種子檢測機構主要分為樣品登記與管理部門、檢測部門以及監測部門,因此各部門之間需要明確自身工作內容。樣品登記與管理部門需要做好樣品管理工作,妥善保管好資料,如樣品信息、檢驗證書等,為后續檢驗工作提供數據支持,而檢測人員則需要對樣品科學、合理的管理并做好相應標注工作;而檢測人員則需要檢驗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高數據合理性;領導人員可以根據不同部門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從而讓不同部門的人員了解自身工作具體流程以及重要性,從而約束自身行為,避免出現內部管理較為混亂情況,導致檢測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影響種子檢驗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效率。
4 結束語
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做好質量控制工作,能有效提高數據準確性和全面性。應對流入市場的種子進行全過程質量監督,充分展示檢驗機構權威性以及必要性。種子檢驗機構在進行種子檢驗過程中需要根據種子特性以及實際需求改善檢驗方式,規避各類不利的影響因素,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做好落實工作,從而保證檢驗機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提高種子檢驗整體質量與效率,讓其符合新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需求,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曹云.淺述種子檢驗報告的質量控制[J].種子,2015,34(3):125-126.
[2]楊華,毛從亞,方明奎,等.種子質量檢驗實驗室中的質量控制工作[J].中國種業,2012(3):30-31.
[3]王圓榮.對山西種子質量管理的思考[J].種子科技,2010,28(8):4-7.
[4]蘇秀,朱建忠,張運華,等.基層種子檢驗機構考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種業,2010(2):48-50.
[5]陳西.陜西省基層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建設探討[J].種子,2016,35(4):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