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提·克玉木,袁理星,崔繁榮,閆向民,馬 楨
新疆畜牧科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99
西門塔爾牛是一種乳脂率、乳蛋白率顯著高于荷斯坦牛的乳肉兼用型奶牛品種[1],原產于瑞士,自1990年引種后與國內黃牛改良后的雜交一代生產性能較好,西門塔爾牛及其雜交后代深受國內市場的歡迎。西門塔爾牛與其他奶牛一樣,在泌乳后期,產奶量逐漸下降,為了提高養殖效益,泌乳后期的飼養管理關鍵為如何減緩奶牛產奶量下降速度,并讓奶牛逐漸恢復膘情,為自身和胎兒營養的積累奠定基礎。泌乳后期奶牛干物質采食量和一晝夜總反芻時間極顯著高于泌乳盛期奶牛[2],此時奶牛的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因此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減緩奶牛產奶量的下降速度。
奶牛乳房由于在泌乳初期、盛期、中期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可能因擠奶過程或環境衛生不達標等因素患有隱性乳房炎,由于隱性乳房炎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被養殖人員忽視,是一種發病率極高且以漸近性炎癥為特征的生產疾病[3]。若飲用患隱性乳房炎奶牛生產的生乳,可能會出現腹瀉或腸道細菌感染,不利于人類健康。
中草藥添加劑是一種可提高畜禽生產、繁殖、免疫等功能的飼料添加劑,尤其是對奶牛生產性能和乳房健康的改善有積極作用[4]。本試驗在西門塔爾牛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中草藥添加劑,以研究其對西門塔爾牛泌乳后期產奶量、乳品質和隱性乳房炎發病率的影響,以期為減緩泌乳后期產奶量下降速度,改善乳房健康提供參考依據。
1.1.1 試驗動物
從新疆禾邦牧業有限公司繁育場挑選32 頭日產奶量為15.0 kg左右,體況評分為2~3分、采食量相近、胎次相同、體重在465~470 kg之間的、處于泌乳后期的患有隱性乳房炎(BMT檢測結果為陽性)西門塔爾牛。
1.1.2 中草藥添加劑
按照中獸醫理論和中藥配伍禁忌,試驗所用中草藥添加劑主要由蒲公英60 g、山楂50 g、黃芪40 g、金銀花40 g、甘草20 g、黨參20 g、白術20 g、紅糖10 g組成。中草藥均采購于新疆百草堂大藥房。中草藥采購后均進行粉碎、充分混勻,以600 g/包進行分裝,以防受潮。
1.2.1 試驗分組
本試驗于2021年8月10日—9月23日在新疆禾邦牧業有限公司繁育場進行。將32 頭試驗牛隨機分成4 組,分別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低劑量組(飼喂基礎日糧+中草藥添加劑100 g/頭·d)、中劑量組(飼喂基礎日糧+中草藥添加劑200 g/頭·d)、高劑量組(飼喂基礎日糧+中草藥添加劑300 g/頭·d),每組8 個重復。預飼期3 d,正式期42 d。
1.2.2 飼養管理
本試驗所選取的西門塔爾牛均采用散欄式飼養。每天人工飼喂3 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點,下午1點、晚上8點。西門塔爾牛為自由采食和飲水。每天擠奶3 次,分別在西門塔爾牛采食后1 h進行。從正式試驗開始,每天統計西門塔爾牛的產奶量,間隔7 d將乳樣送檢1 次,檢測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和體細胞數。試驗結束當天對試驗牛進行BMT檢測。
1.2.3 基礎日糧
試驗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產奶量:正試試驗開始時,每天3 次擠奶結束后,統計西門塔爾牛的日產奶量,連續測定42 d,并間隔7 d對不同組奶牛的產奶量進行匯總。
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通過全自動乳成分分析儀進行檢測。
體細胞數:通過牛奶體細胞檢測儀進行檢測。
隱性乳房炎的判斷標準如表2所示。

表2 隱性乳房炎BMT 檢測方法的判斷依據
本試驗數據用SPSS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方法為鄧肯氏新復極差檢驗法。
如表3所示,從飼喂第1周結果來看,低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提高了3.66%,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而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提高了8.41%、5.00%(P<0.05)。從飼喂第2周結果來看,與對照組相比,低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提高了4.8%(P>0.05),而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顯著提高了9.68%、8.63%(P<0.05),而高劑量組與低、中劑量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從飼喂第3周來看,低劑量組和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顯著提高了7.53%、6.91%(P<0.05),而低劑量組與中、高劑量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從飼喂第4周來看,不同試驗組和對照組產奶量存在顯著差異,低、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顯著提高了6.90%、9.92%、9.07%(P<0.05),不同試驗組差異不顯著。從飼喂第5周來看,與對照組相比,低、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顯著提高了9.29%、13.27%、11.17%(P<0.05)。從飼喂第6周來看,低、中、高劑量組分別比對照組產奶量分別顯著提高了19.94%、27.25%、25.56(P<0.05),但組間差異不顯著。其中中劑量組產奶量下降最少,比低、高劑量組產奶量分別提高了5.74%、1.32%(P>0.05)。

表3 試驗配方中草藥對西門塔爾牛產奶量的影響 單位:kg
結合西門塔爾牛生理特點和泌乳規律來看,西門塔爾牛在試驗期間產奶量在泌乳后期均呈下降趨勢,但試驗組添加不同劑量的中草藥添加劑后,西門塔爾牛產奶量下降速度減慢,表明泌乳后期在西門塔爾牛基礎日糧中添加適量的中草藥添加劑可以提高產奶量。
如表4所示,從乳脂率指標來看,低、中劑量組比對照組乳脂率分別提高了1.76%、3.52%(P>0.05),但組間差異不顯著,高劑量組比對照組乳脂率顯著提高了7.29%(P<0.05),但高劑量組和低、中劑量組組間差異不顯著。

表4 試驗配方中草藥對西門塔爾牛乳品質的影響
從乳蛋白率指標來看,不同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乳蛋白率差異不顯著,低、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乳蛋白率分別提高了3.03%、3.31%、2.48%(P>0.05)。
從乳糖指標來看,不同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乳糖含量差異不顯著,低、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乳蛋白率分別提高了2.47%、3.14%、2.69%(P>0.05)。其中中劑量組西門塔爾牛乳汁中的乳蛋白率、乳糖含量最高,而高劑量組乳脂率最高。
因此,西門塔爾牛連續飼喂6周中草藥添加劑后,不同試驗組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均有所提高,表明中草藥添加劑除了能增加產奶量外,還具有一定的乳品質改善作用。
體細胞數對判斷奶牛乳房健康和是否患有隱性乳房炎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正常飼喂和飼養管理下,對照組的西門塔爾牛每毫升乳汁中體細胞數平均值為56.84 萬個,經過42 d連續飼喂不同劑量中草藥添加劑,低、中、高劑量組每毫升乳汁中體細胞數平均數分別為35.37 萬個、21.28 萬個、17.96萬個,表明中草藥添加劑可以顯著降低乳樣中體細胞數量。與對照組相比,低、中、高劑量組每毫升乳汁中體細胞數平均數分別顯著下降了37.77%、62.56%和68.40%(P<0.05)。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比低劑量組分別顯著下降了39.84%、49.22%(P<0.05)。
如圖1所示,對照組陰性、可疑、弱陽和強陽性西門塔爾牛數量分別為2 頭、3 頭、2 頭和1 頭,低、中、高劑量組陰性的西門塔爾牛數量分別為4頭、5 頭、6 頭,可疑數量分別3 頭、2 頭、2 頭,弱陽性數量分別為1 頭、1 頭和0 頭,不同試驗組均未檢測出陽性和強陽性隱性乳房炎牛。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隱性乳房炎發病率分別為75%、50%、37.5%、25.0%,低、中、高劑量組比對照組西門塔爾牛的隱性乳房炎發病率下降了33.33%、50.00%和66.67%,表明隨者中草藥添加劑量的增加,西門塔爾牛隱性乳房炎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圖1 中草藥對西門塔爾牛隱性乳房炎的影響
西門塔爾牛是一種對苦味、酸味、甜味等較為敏感的反芻動物[5]。中草藥添加劑含有天然的酸、甜、苦、甘、咸、辛味,對于刺激西門塔爾牛嗅覺和味覺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選用的甘草是一種補益、中和的中草藥,其富含的甘草甜素賦予中草藥添加劑獨特的甘味,山楂的酸甜味也可以激發西門塔爾牛食欲。因此試驗前4周,低劑量組西門塔爾牛產奶量不如中劑量、高劑量組高,但隨著中草藥飼喂時間的增加,低劑量組奶牛隱性乳房炎癥狀得到緩解,低劑量組奶牛的產奶量也顯著高于對照組。趙小偉等[6]在奶牛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 g/d、150 g/d、300 g/d中草藥添加劑,發現試驗組奶牛產奶量分別提高5.1%、10.6%(P>0.05),但體細胞數分別顯著下降62.7%、76.6%(P<0.05)。董雪松[7]也試驗發現,奶牛基礎日糧中添加200 g/d的中草藥添加劑,奶牛日產奶量可顯著提高10.98%(P<0.05),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同時分別提高7.86%和5.25%(P<0.05)。本試驗發現高劑量組乳脂率比對照組顯著提高了7.29%(P<0.05),但不同試驗組和對照組乳蛋白率差異不顯著(P>0.05),這可能因中草藥添加劑配方不同有關,因此今后可以從乳品質改善角度出發,專門調配改善乳品質的中草藥添加劑進行試驗,為中草藥添加劑與奶牛乳品質關聯研究提供依據。
奶牛隱性乳房炎主要和細菌感染相關,常見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8]。不同中草藥的抑菌效果不同,研究發現蒲公英和金銀花復合植物水提物對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9],而甘草對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均有較好的抑菌效果[10]。本試驗選用蒲公英、山楂、黃芪、金銀花、甘草、黨參、白術7 味中藥,該中草藥配方對常見的隱性乳房炎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郝景鋒等[11]研究發現,中草藥添加劑除了可以防治奶牛乳房炎外,還可以修復奶牛受損的乳腺上皮細胞,降低奶牛血清中的乳酸脫氫酶活性,增強奶牛機體免疫力。因此在奶牛泌乳后期可以根據不同奶牛場隱性乳房炎病原菌體外抑菌試驗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中草藥添加劑進行治療和預防,是一種新型“替抗”產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