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一平 浙江東方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當前,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和發展需求。打破觀念的桎梏,優化內部管理結構,創新管理模式,有機融合現代企業管理觀念,是彰顯現代經濟管理的應用價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管理理念落后。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形勢,一些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與體系仍較為簡單粗放,有待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比如,為了提高現代企業的經營效益,多數企業運營管理部門仍習慣于采用增加項目投資規模的方法,而在精細化管理體系中,還應該認真核算項目增加了投資規模后所產生的投資成本以及材料、工、錢等的增加,并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加以動態調控,以便規劃比較合理的風險防控預案,確保企業經營效益。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很少有企業能做到這一點。
組織結構松散。企業內部業務管理組織松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組織簡化。簡化的組織管理模式僅適用于中小型企業,對于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言,此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契合其發展戰略,進而導致企業各部門權責不明確和人力資源的浪費現象。其次是領導層作用的弱化。在企業經營中,如果部門領導者無法實事求是,身體力行,就會導致決策缺少可行性與合理性,并由此造成經濟損失。與此同時,企業的組織結構松散,也會間接導致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困難,信息不能及時共享,也就無法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方式不合理。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管理層一般會著眼于濟效益最大化,從而忽視企業實際發展情況。這些企業只是以利益為目標開展各種項目投資,以此擴大企業的發展規模與新興業務,甚至是盲目增加投資,難以規避潛在的風險與投資失敗的后果。
人力資源制度不完善。經濟管理制度的決策與實施的主導者是人,諸多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有關規章制度不完善,導致經營管理的決策難以貫徹執行。

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整合。為了優化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要依托人才與技術的頂層規劃,使其經營指標下沉,充分發揮人才的創新思維與多維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人才資源整合方面要重視以下三個關鍵環節。
首先,要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明晰企業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地引進人才。主要包括:通過科學統籌資源,合理制定人才引進計劃;依照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合理調控人才引進計劃,貫徹落實按需引才的指標。
其次,重視對現代企業內部人員的選用。既要注意引進人才,又要重視企業內部人員的選用。要優化晉升考核激勵機制,鼓勵在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出臺積極的人員獎勵政策,給予員工足夠重視。高度重視人才的引用與先進技術運用,有助于打造現代企業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有效提高現代企業運行的經濟效益。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對經營管理部門的投入,以形成適應企業特點的現代經營管理體系和制度。在建立經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做好內部討論,客觀分析原有管理體系中的不足,基于企業發展戰略科學制定各部門的職能與管理模式。依照企業發展指標建立完善精細化管理體系,特別在活動開展、績效考核、規章制度等多方面完善管理制度,明晰管理職能,真正實現有章可依,井然有序地開展經濟管理工作。
明確權責劃分,加大落實力度。要建立規范的管控機制,對于存在權責缺失和行動滯后等問題的部門,必須按照職責分工,對責任部門和員工給予懲處。同時,各部門應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為現代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為企業效益提升不懈努力。
轉變管理理念,加強組織建設。在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過程中,企業管理層要重視先進觀念的培養,形成科學的經濟管理體系,優化內部管理結構,構建自上而下的反饋機制。要及時了解內部各個部門的管理情況,對存在缺漏與不足的環節進行客觀的成因分析,并予以監督與管控,最大化彰顯企業的管理價值,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多元發展與高質量的經濟管理體系密不可分,汲取先進的管理方法與智慧,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有助于全面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