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堂登紀雄
◎曹逸冰 譯

在這個世界上,同樣是花錢,有人花“死錢”,有人花“活錢”。
我們假設有兩位部長,他們為了鼓勵部下,拿出1萬日元,請部下吃東西。A部長說:“大家拿這點錢出去喝一杯吧!”部下肯定會覺得:“1萬日元怎么夠啊!部長是小氣鬼!”而B部長說:“大家拿這點錢去喝喝茶吧!”部下會覺得:“部長真大方!太感謝了!”這樣就能收獲與A部長完全相反的結果。1萬日元用來“喝酒”是不夠的,用來“喝茶”就綽綽有余了。
同樣是1萬日元,A部長會被部下罵“小氣鬼”,而B部長會給部下留下大方的印象,受人尊敬。A部長花1萬日元降低了自己的威信;B部長花1萬日元,卻得到3萬日元的效果。哪種是“活錢”,哪種是“死錢”,大家想必已經明白了吧?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
再比如,上司邀請部下說:“今天一起去喝一杯吧!”上司還以為自己請客部下一定會很高興,可部下也許是給上司面子才答應的,根本不覺得有多高興。要是上司在喝酒的時候一味說教,滔滔不絕地夸耀自己,部下肯定會覺得,我浪費這么多時間來聽你說廢話!這樣一來,上司的2萬日元酒錢就成了“死錢”。因此,邀請部下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請客的理由,比如:“這次的工作真是辛苦你了,多虧你才能順利完工,今天我請你喝一杯,好好犒勞犒勞你!”吃飯的時候,要善于聆聽,還要招呼部下說:“來來來,多吃一點兒。”這樣部下就會很開心,也會對上司心懷感激。這樣花出去的2萬日元才是真正的“活錢”。
讓對方心懷感激的關鍵,并非金額的多少,也不是餐廳的等級,而是讓對方產生“為了招待我,他花費了寶貴的時間與金錢”的想法,這才是人們應該關注的焦點。
(林冬冬摘自印刷工業出版社《怪誕創富學》一書,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