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亮
(阜陽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阜陽 236000)
土地測繪為土地資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基礎數據信息支持,其質量直接關系著土地資源利用率,因此必須要落實重點控制?,F階段,土地測繪技術更新升級,也為土地測繪質量及成果精度的維護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相比于傳統土地測繪技術來說,GPS-RTK技術可以在野外環境下完成對厘米級定位精度數據的實時性獲取與測量,不需要進行后期計算。在實際的土地測繪實踐中,想要實現對GPS-RTK技術的應用,就必須要設置至少2個測站,依托對2個測站載波相位的實時性處理,可以迅速提供觀測點的三維坐標(厘米級)[1]。GPS-RTK技術自動化程度以及集成化程度高,具備強大的測繪功能,可以在任何環境、區域內完成土地測繪。
在土地測繪工作中,遙感技術普遍被應用于建立解譯標志、解譯遙感影像這兩方面。實踐中,完成樣方布設后,依托影像-影像對比判讀、影像疊加分析等遙感動態監測方法實現土地測量;應用計算機系統以及繪圖軟件,構成基于土地利用類型的解譯標志;選取合適的波段組合,展開對遙感影像的解譯處理,從而獲取更多的土地信息[2]。對于遙感技術而言,其主要依托對物體差異性的光譜特性實現對土地信息的提取。目前,常用綠光、紅光、紅外光展開土地測繪,其中,基于綠光的遙感技術被應用于探測地下水、土壤以及巖石特性方面,基于紅光的遙感技術被應用于對植物生長及其變化、水污染等情況的探測,基于紅外光的遙感技術被應用于對土地與礦產等資源的探測。
將GIS技術引入土地測繪工作,能夠同時完成對土地表面、空間、地理分布等有關數據的統一采集、保存、管理、分析與顯示,實現對土地信息的解釋,為土地利用規劃的合理制定提供支持。站在土地數據信息提取與處理的角度來看,GIS具備著采集與編輯地理數據信息、管理地理數據庫、繪制地理地圖(包括矢量地圖、柵格地圖)、分析地形、查詢拓撲空間、空間分析等功能。在GIS的支持下,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參考土地測繪工作的現實需要,輸出土地利用圖、道路交通圖、地學分析用圖等。以土地資源開發與管理為例,GIS為土地評價工作、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動態監測、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現狀分類與制圖等工作的展開提供技術支持,且在挖掘數據、管理數據庫方面具有極高的使用優勢[3]。
為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實現高素養測繪隊伍的組建,展開對測繪人員的專業培訓極為必要,這也是保證土地測繪質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導師帶徒弟”的模式展開“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報批”專題培訓,從審查依據、報批流程及審查要點三個方面做具體闡述,并對需要注意的問題做重點強調。培訓現場,鼓勵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經驗交流、疑問提出與現場討論,以提升培訓實效性。
另外,在實際的土地測繪項目展開前,應當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參與技術培訓,確保其明確本次土地測繪項目的重難點,且可以熟練使用測繪技術。例如,在展開土地變更調查前,可以組織土地變更調查實施方案技術培訓工作會,在落實相應測繪工作部署的同時,進行本測繪項目技術要求、調查實施方案的全面解讀,講解從統一時點更新的工作任務到最終國家級數據庫質量檢查與入庫的八項實施步驟[4]。經過培訓,相關工作人員更加熟悉三調工作的技術流程和作業方法,切實了解后續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內容,實現對土地測繪質量的更好維護。
測繪成果驗收是保證土地測繪質量的重要手段,實踐中,應當定期、不定期展開測繪成果的專項驗收,并對這些驗收結果展開分析,確定出區域土地測繪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不足之處,并落實針對性更強的優化,達到維護土地測繪質量的效果,同時也推動區域土地測繪工作的升級。
例如,在農村土地確權測繪成果專項驗收工作中,需要提前組建起驗收小組,積極聯合區域確權辦、各鄉鎮(街道)共同展開成果驗收,依托資料審查、實地打點檢測、數據庫檢查等方式,對區域農村土地確權測繪成果進行隨機抽查。隨后,組織成果驗收分析會,肯定土地確權測繪中所取得的成果,并對檢查結果分數學精度、數據質量和圖件及資料質量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反饋說明。結合這些內容,對區域中農村土地確權測繪成果的精度檢測、圖解法界址點精度檢測、地塊面積精度檢測誤差進行分析,與標準值相對比,以此判斷出在數學精度上是否滿足區域土地確權的精度要求[5]。
2.3.1 引入新設備與新技術
出于對持續提升土地測繪質量與結果精準程度的考量,不斷引入新設備、新技術展開土地測繪工作是必然選擇。目前,可以著重在土地測繪工作中引入無人機技術,并融合無人機技術與常用測繪技術,保證相關人員可以在更加安全的區域完成所有的測繪信息采集工作。
例如,“M300 RTK+P1+大疆智圖”就可以實現無人機技術與常用測繪技術的整合應用,如圖1所示。在該無人機中配置的DJI P1智能攝像機可以完成五個角度的擺動拍攝(前、后、左、右、下),即在一次飛行測繪數據的提取中,可以實現對五個角度傾斜數據的綜合采集;針對測區中間位置與邊緣位置,該攝像頭可以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擺動拍攝方案,以此保證所拍攝到的現場照片均屬于有效照片,促使精簡拍照、后期處理效率提升成為現實。這種智能擺動拍攝模式的應用可以獲取3 cm地面分辨率,航向重疊80%,旁向重疊60%,且其單日傾斜作業面積可達7.5 km2,精度、工作效率均處于極為理想的水平。

圖1 M300 RTK+P1+大疆智圖
2.3.2 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推動土地測繪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是當前土地測繪工作升級的必由之路,在強化土地測繪質量方面發揮出重要推動性作用。實踐中,應當結合現實需求落實地理信息數據庫、土地信息共享平臺的優化建設,依托信息技術實現土地信息的傳輸與共享,為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土地測繪質量直接關系著土地資源利用率,因此必須要落實重點控制。通過應用3S技術以及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等先進測繪技術,結合組建高素養的測繪隊伍、重視土地測繪成果驗收的落實、積極更新軟硬件系統的應用這些策略的實施,提升了土地測繪工作質量以及測繪結果精度,實現了土地測繪工作的技術與策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