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珍
(安徽省大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800)
建筑電氣施工是一個作業環節復雜、施工工序較多的工程項目,此類工程極易在施工中,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從而出現竣工成果質量不符合規范的問題[1]。為了解決此項問題,優化與此方面相關的施工作業方案,下文將對電氣施工安裝技術展開詳細研究,并根據施工要求與工程標準,提出對應的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為了實現對建筑電氣施工的優化,下述將先進行電氣施工中安裝技術應用現狀的闡述,并詳細描述現有質量管控方案存在的不足。
目前,應用較多的電氣安裝技術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建筑配電箱安裝、建筑電氣管線敷設安裝、建筑電氣開關插座安裝。這三個方面的安裝技術應用現狀進行分析:
(1)施工現場技術人員在進行配電箱安裝時,需要結合現場規范與質量標準,進行安裝中質量的把控,通常情況下,配電裝置的底部邊緣線與地面之間的間距控制在1.5 m以內,配電裝置的底板與地面之間的間距控制在1.8 m以內[2]。對于箱體的開孔部位,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配置,按照此種方式進行配電箱的安裝施工,保證安裝后質量可達到預計效果。大部分工程現場的箱體高度應控制在50 cm以內,保證其垂直誤差為±1.5 cm。
(2)在進行建筑電氣管線敷設安裝時,應做好對管線規格、供貨商、型號的選擇,確保整體結構可以達到預埋施工標準,保證現場施工作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3]。施工中應將工程圖紙作為參照,做好對建筑不同樓層管線的合理布置,有必要的情況下,可采用暗管敷設的方式進行施工作業。在完成施工中對管線混凝土墊層的作業后,工程現場人員需要拆除分線盒上部的塑料覆蓋層。
(3)在進行建筑電氣開關與插座的安裝時,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燈具安裝誤差的調控,保證安裝的質量。
完成安裝技術應用現狀的分析后,從兩個方面,提出施工中質量管控方式存在的問題。
(1)施工現場技術人員對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把控不夠嚴格。相比土建工程,電氣安裝工程施工涉及的技術種類較多,因此,施工現場對于技術的管理控制難度較大,一旦出現技術管控到位的現象,便會出現施工中行為不標準、操作不規范等問題,最終導致工程竣工無法達到預期質量效果[4]。
(2)電氣安裝施工現場還存在工程質量管理未落實的問題。在施工階段,監理人員不僅要關注工程的實施進度、施工技術的使用與操作標準性,也要做好對施工現場各種可能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的把控。但現階段,大部分建筑電氣施工項目都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問題,這會導致工程管理出現覆蓋面不足的現象。
在建筑領域當中,電氣施工安裝涉及眾多的內容,需要經過更加系統的流程才能夠實現最終的安裝目標。圖1為建筑電氣施工安裝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1 建筑電氣施工安裝具體流程示意圖
在實際工作中,安裝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給出相應的標準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項安裝任務。為了確保安裝技術的應用效果,針對影響最終安裝成效程度較大的配電箱、管路敷設及防雷接地安裝步驟、線纜施工步驟以及建筑電氣施工安全調試步驟進行詳細的設計說明。
首先,在進行配電箱的安裝時,應當要求現場安裝人員根據實際建筑電氣施工作業條件執行各項安裝操作,同時還應當結合安裝作業技術文件進一步提高這一安裝任務的規范化程度[5]。同時,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還應當在上述現有建筑電氣施工安裝要求下完成對配電箱的安裝,以確保配電箱的各項安裝參數均能夠在設計要求范圍內,同時也能夠為后續對施工安裝質量的管控提供更有利的前提條件。
其次,針對管路敷設的安裝施工進行設計。安裝時必須確保所選擇的管線規格與設計圖紙當中要求的安裝管線規格相一致,以保證管路敷設安裝的施工質量。在確定建筑物結構中各個樓層的管線敷設位置以及敷設路線時,需要按照工程設計方案以及相應的設計圖紙規劃內容設置[6]。根據實際情況及電氣施工需要,合理使用明管敷設、暗管敷設等方式,完成管線敷設安裝。同時,在實際進行管線敷設安裝時,還應當確保在完成技術交底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確定各個質量控制階段,從而便于在施工過程中完成對控制措施的制定,及時找出安裝存在問題的情況,并提高管路敷設的質量。
最后,在進行防雷接地安裝時,應當充分明確這一內容的安裝主要目的是實現對建筑物本身、使用者以及各類電氣線路的防雷保護,從而避免漏電、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7]。圖2為防雷施工安裝中避雷裝置布設及安裝示意圖。

圖2 防雷施工安裝中避雷裝置布設及安裝示意圖
在進行防雷接地安裝時,應當考慮到建筑物周圍的環境條件,綜合完成對避雷方式的選擇。常見的避雷方式包括避雷針安裝、避雷帶安裝以及避雷網安裝等。做好接地極等的布設與安裝。
在對線纜進行安裝施工時,首先,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電氣整體施工設計思路,結合工藝需求和施工界面需求,對線纜材料進行合理選擇。同時,在選擇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線纜的耐壓指數、防潮指數以及防火指數均在理想范圍內。其次,要杜絕安裝后出現死結、死彎的現象,并針對接頭進行規范化處理,以此確保電氣設備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完成上述對各個結構、裝置的安裝后,還需要從建筑電氣施工整體角度對其進行安全調試。在調試的過程中,需要對電氣線路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對其控制的精準度進行檢查。針對檢查不合格的安裝項目,需要對其不合格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重新完成施工安裝[8]。同時,在進行調試的過程中,應當細致地完成對所有單元件的試驗,例如對盤柜當中的各類元器件進行分部、分系統的調試,最后,通過聯合調試和帶負荷運轉,實現對其不同狀態下施工安裝可行性的檢驗。
為實現對建筑電氣施工安裝質量的合理管控,首先針對防雷接地安裝質量的控制內容進行說明。在安裝過程中應當實現對材料和施工機具的正確選擇,確保各類資源能夠充分滿足具體施工安裝方法及工藝條件。具體而言,針對異形結構建筑的室內接地電阻測試端子的安裝施工,為確保其質量,應當對其接地引下線與接閃導體固定支架之間的距離進行合理設置。表1為引下線與接閃導體固定支架間距要求對應表。

表1 引下線與接閃導體固定支架間距要求對應表
在布設時,按照表1中的內容完成,同時在對外墻裝飾結構安裝時,應當選擇具備一定裝飾效果的面板保護結構,并在相應位置上粘貼紅色接地標志,實現安全提醒。在對建筑進線布設位置進行選擇時,不可將其設置在總等電位連接上,應當在充分明確總等電位與各個局部等電位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參照標準圖集完成布設,以此實現對進線布設質量的合理控制。針對防雷接地施工中無整體圈梁結構的特殊施工條件進行質量管控,應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鋼筋材料,完成跨接搭接,以此確保整個搭接結構貫通,達到提高整體施工質量的目的。
除上述質量管控方式外,還可通過對暗設預埋管線與線纜輻射施工控制,進一步提高建筑電氣施工質量。在選擇施工方案時,應當優先選擇直線方式預埋,并按照規范要求對其安裝位置進行合理設計。同時,在對暗配鋼制管線結構進行安裝時,應當對其周圍環境條件提出更高要求,不得將管線暗配在潮濕環境當中,防止管線被腐蝕,影響其后期使用的質量。針對無法選擇環境條件的暗配管線,應當做好充足的防腐、密封處理,以此進一步提高安設預埋管線的安裝質量。
在進行線纜輻射施工控制時,需要保證線纜規格符合設計文件中的相關要求,并在安裝前對其進行絕緣測試,測試合格后才能夠開始后續安裝操作。同時,敷設電纜時,不得出現交叉現象,按照設計時的施工順序完成安裝,并對其進行固定和標識,以此完成對電纜的安裝后,能夠確保后期電纜使用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選擇安徽省某地區的在建工程項目作為實驗工程,按照本文設計的建筑電氣施工安裝技術,對正在施工的電氣安裝區域進行質量控制。
此次控制的施工作業區域為建筑內開關插座安裝區域,根據工程實際要求,此區域采用暗裝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中,要求將電氣開關與建筑門框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80~220 mm;呈現并排狀態的電氣開關,其間距應大于155 mm;在建筑墻體立面上安裝的插座,應確保其距地大于300 mm。為了保證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電氣施工中,所有與開關安裝呈現連接狀態的線路需要對其進行相線切斷處理,對應的插座在安裝中按照“左零線右火線”的標準實施。選擇建筑內2個具有相同布局的房間,分別使用本文設計的質量管控方式與傳統質量管控方式,各對1個房間進行安裝施工,完成施工后,使用高精度測量尺,測量電氣開關與建筑門框之間的距離、并排電氣開關間距、墻體立面上插座離地距離。將測量結果作為實驗結果,見表2(現已知2個施工區域內均存在6個開關與3個插座,其中開關3與開關4并排安裝,開關5與開關6并排安裝)。

表2 建筑電氣開關插座安裝技術
通過上述實驗證明了本文設計的安裝技術在施工中的效果要優于傳統安裝技術,此次設計研究的成果可以在實際應用中保證電氣安裝符合標準與規范。
使用本文質量管控方法與傳統質量管控方法,對工程施工進行管控,將工程驗收通過率作為評價指標。為了簡化實驗過程,選擇竣工后工程質量的關鍵驗收點進行質量檢驗,關鍵點質量驗收通過率如圖3所示。

圖3 建筑電氣施工關鍵點質量驗收通過率
從圖3可以看出,使用本文設計的方法進行建筑電氣施工質量管控,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驗收通過率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
本文以某建筑電氣施工安裝工程項目為例,通過對建筑配電箱安裝、建筑電氣管線敷設安裝、建筑電氣開關插座安裝應用的分析,指出現有管控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對應的安裝技術與質量管控方式。選擇安徽省某在建工程項目作為實驗工程,按照本文設計的建筑電氣施工安裝技術,對正在施工的電氣安裝區域進行質量控制,證明了本文設計的安裝技術在施工中的效果要優于傳統安裝技術,使用本文設計的方法進行建筑電氣施工質量管控,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質量。
本文此次研究總結了在常規建筑電氣安裝施工中的問題與不足,可將總結的要點與提出的措施作為后續工程施工建設的參照,以供討論,降低工程在施工中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