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偉明 盧小娟 張旭明
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檢驗科,深圳 518108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1A1(uridine 5′?diphospho?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1,UGT1A1)在體內參與進行Ⅱ相生物轉化,屬于蛋白酶類,在體內分布范圍很廣,在肝臟可催化大量外源性藥物的葡萄糖醛酸化。甲狀腺素(T4)可在肝臟內通過脫碘酶及UGT代謝滅活,最終轉化為甲狀腺素葡萄糖苷隨膽汁排出,參與該過程的酶主要為UGT1A1及UGT1A3[1]。國內關于UGT1A1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研究報道較少,有報道表明UGT1A1的基因變異有可能通過影響甲狀腺素的代謝對妊娠期甲狀腺功能造成影響[2]。本研究以寶安地區妊娠期女性為研究對象,探究UGT1A1多態性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影響,為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診于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女性100例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產檢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女性100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3];⑵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完整;⑶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單胎妊娠女性;⑷所有研究對象對研究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⑴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全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⑵有甲狀腺手術史、放化療史等明顯損害甲狀腺因素的患者;⑶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⑷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2.1、獲取血液樣本 收集觀察組和對照組外周靜脈血3.00~5.00 ml,加入抗凝劑后存放到4℃冰箱保存。觀察組患者使用左甲狀腺素片治療4周后再次留取外周血標本2.00 ml。
2.2、UGT1A1基因檢測 取200μl血液置于1.50 ml離心管中,加入40.0μl蛋白酶K和200.0μl裂解液混勻。加入10.0μl NaAc(pH 4.8)、1.25 ml緩沖液,12 000 g離心15 min后轉移上清,重復離心和洗脫操作,吹干后復溶得總RNA溶液。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的每個反應體系總體積為10.0μl(20 ng/μl DNA模 板1.0μl,2×Taqman Universal Master Mix 5.0μl,20×Taqman?MGB探針0.5μl,去離子水3.5μl)。反應條件為:95℃10 min,92℃15 s,60℃1 min共20個循環,89℃15 s,60℃90 s共30個循環。反應結束后使用ABI7500型熒光定量PCR儀和配套分析軟件確定基因分型結果。樣本測序工作由天一輝遠公司完成,測序結果由Chromas軟件和NCBI基因庫完成對比分析。
引物序列設計如下:UGT1A1*6正向引物5’?ACGCCTCGTTGTACATCAGAG?3’,反向引物5’?TCCTTGTTGTGCAGTAAGTGG?3’;UGT1A1*28正向引物5’?AGCCAGTTCAACTGTTGTTGC?3’,反 向 引 物5’?TTTGCTCCTGCCAGAGGTTC?3’。
2.3、促甲狀腺激素(TSH)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測定 血液離心得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中TSH和TPOAb水平,所用儀器和試劑為瑞士羅氏e602電化學發光儀和配套試劑,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步驟進行。
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或F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UGT1A1*6野生型73例,雜合突變(G/A)型23例,純合突變(A/A)型4例,UGT1A1*28野生型70例,G/A型27例,A/A型3例;對照組中UGT1A1*6野生型69例,G/A型26例,A/A型5例,UGT1A1*28野生型72例,G/A型26例,A/A型2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態性在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治療前,不同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患者TSH和TPOAb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UGT1A1*6和UGT1A1*28野生型患者TSH和TPOAb水平最高,UGT1A1*6 G/A型患者次之,UGT1A1*6 A/A型患者TSH水平最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3。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疾病及流產、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相關,可能導致新生兒缺陷并影響子代智力發育,在妊娠期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的子代中,不但影響智力發育,而且顯著升高精神類疾病如自閉癥和多動癥的發病風險,并可向子代遺傳[4]。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顯著影響胎兒的發育,尤其在妊娠前半個周期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不足,可直接影響大腦發育[5]。左甲狀腺素是當前臨床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主要藥物。研究顯示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左甲狀腺素片替代治療可顯著改善母嬰結局[6]。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UGT1A1基因多態性比較(例)
表2 觀察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治療前后TSH水平比較(mU/L,±s)

表2 觀察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治療前后TSH水平比較(mU/L,±s)
注:給予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左甲狀腺素片常規治療4周;TSH為促甲狀腺激素,UGT1A1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1A1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例數100 100 UGT1A1*6基因型野生型(73例)5.56±1.55 3.94±1.04 8.679<0.001 G/A型(23例)5.96±1.73 3.24±0.98 13.680<0.001 A/A型(4例)5.87±1.24 2.86±0.87 19.870<0.001 F值0.593 5.635 P值0.555 0.005 UGT1A1*28基因型野生型(70例)5.62±1.96 3.87±0.72 8.381<0.001雜合突變型(27例)5.85±1.41 3.15±0.64 17.440<0.001純和突變型(3例)6.24±1.79 2.87±0.46 18.230<0.001 F值0.039 12.380 P值0.962 0.004
表3 觀察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治療前后TPOAb水平比較(IU/ml,±s)

表3 觀察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治療前后TPOAb水平比較(IU/ml,±s)
注:給予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左甲狀腺素片常規治療4周;TPOAb為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UGT1A1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1A1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例數100 100 UGT1A1*6基因型野生型(73例)76.48±11.54 63.74±8.32 8.955<0.001 G/A型(23例)78.31±10.37 60.47±7.24 14.110<0.001 A/A型(4例)75.82±12.44 55.26±5.17 15.260<0.001 F值0.247 3.233 P值0.782 0.044 UGT1A1*28基因型野生型(70例)77.62±10.95 62.14±8.62 11.110<0.001雜合突變型(27例)75.98±12.46 58.51±7.36 12.070<0.001純和突變型(3例)76.54±12.89 52.10±6.25 17.060<0.001 F值0.205 3.623 P值0.815 0.030
葡萄糖醛酸轉移酶(UGTs)是催化藥物、脂肪酸、甲狀腺激素、膽紅素等于葡萄糖醛酸結合的重要酶類,人類甲狀腺激素葡萄糖醛酸結合反應主要由UGT1A1和UGT1A3完成,其中UGT1A1基因以單核苷酸多態性、缺失、插入等在個體間顯示出較大差異,當前已經發現的UGT1A1基因突變位點多達30個,TA盒突變是最為常見的突變方式之一,UGT1A1*6多態性表現為G/G、A/G和A/A 3種基因型,不同人群中突變發生率有所不同,亞洲人群發生率可達13%~23%。國內文獻報道:UGT1A1*28多態性G/G占比70%~85%,A/G占比15%~25%,A/A占比低于5%[7?8]。本研究中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中UGT1A1*6 G/G占比73%,G/A 23%,A/A 4%,UGT1A1*28 G/G占比70%,G/A 27%,A/A 3%;對照組中UGT1A1*6 G/G占比69%,G/A 26%,A/A 5%,UGT1A1*28 G/G 72例,G/A型26例,A/A型2%;這與上述報道基本一致。
TSH和TPOAb可用于臨床甲狀腺功能診療。研究顯示,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補充左甲狀腺素劑量因TSH升高程度而異,受TPOAb影響[9]。本研究中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孕婦進行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治療前不同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態性患者的TSH和TPOAb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4周后,UGT1A1*6和UGT1A1*28野生型患者TSH和TPOAb水平最高,UGT1A1*6 G/A型患者次之,UGT1A1*6 A/A型患者TSH水平最低;這可能與UGT1A1基因突變后UGT1A1酶活性降低導致甲狀腺激素體內代謝能力減弱,進而可負反饋抑制TSH的合成和分泌,改善機體免疫過程,減低TPOAb水平有關[10]。因此,臨床上UGT1A1基因突變患者可考慮適當調整左甲狀腺素的劑量,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綜上所述,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的UGT1A1基因多態性與健康妊娠女性類似,UGT1A1*6和UGT1A1*28純合突變型妊娠期甲減患者臨床治療后TSH和TPOAb水平顯著降低,臨床上應考慮結合UGT1A1基因型給予適合劑量的藥物治療。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