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麗
在過去的6年時間里,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共同寫下了一個又一個“瀾湄故事”——在老撾,村里的路通了,村民有了自己的村醫務所;在柬埔寨,一所小學里的孩子正用著太陽能發電的燈學習;在緬甸,咖啡農正忙著研究如何增產……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簡稱瀾湄合作)堅持民本理念,努力讓合作成果惠及各國民眾,給流域各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如今,在各項惠民項目的實施下,瀾湄六國人民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造血式”扶貧:村莊煥發新生機
在柬埔寨有不少老人、婦女和殘疾人難求生計,如何讓他們能在家門口解決就業問題呢?中國援助柬埔寨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袁剛和同事們引入了中國“扶貧車間”模式,與房前屋后有空地的農戶達成協議,以土地入股方式,建成了兩個洗潔精加工廠,每個加工廠年產洗潔精5萬瓶,實現年產值1.5萬美元。袁剛說:“忙時務農,閑時務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耽誤,讓村民在脫貧致富的路上看到希望,有了奔頭。”
這一切都得益于瀾湄合作中的中國減貧示范合作項目。湄公河次區域因人口眾多、基礎設施薄弱,資金缺口等所限,發展路上困難重重。因此,中國商務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牽頭,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在老撾、柬埔寨、緬甸6個試點村莊落地實施了中國減貧示范合作項目,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技術援助,推進“造血式”扶貧。如今,這些村莊煥發出新的生機。
而在柬埔寨干丹省謝提爾普洛斯村和斯瓦安普村,現已建成400平方米的社區活動中心和一處集中供水站,為261戶特困戶和貧困戶重建和改建了住房,132戶新建了廁所,82戶家庭通了電,給500戶村民發放了省柴灶。柬埔寨干丹省農村廳廳長吉塔維說:“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國的減貧理念和經驗讓我們受益匪淺。”
此外,中國貴州大學實施了“貴州山地特色農業技術助推瀾湄區域減貧示范”計劃,通過與泰國皇太后大學、清邁大學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合作,推廣山地特色農業技術,帶動當地農民學習實用技術,脫貧致富。中國還與越南舉辦“扶貧經驗線上座談會”,助力兩國邊境省份實現可持續發展。
“村里路通了,人們喝上了自來水,學校有了嶄新的教學樓和平整的操場。中國還援建了村醫務所,小病小痛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我的小孫子也是在那里出生的……”老撾瑯勃拉邦省象龍村,60多歲的村民通占細數著村里這些年的變化。他說,全村人都非常感謝中國帶來的減貧示范合作項目。
“太陽村”項目:點亮村民幸福生活
在柬埔寨,未接入國家電網、通不上電的家庭占三成左右,一些家庭幾乎沒有電器,孩子們也沒有足夠的光源看書學習。那么為什么不用綠色環保、電價低廉的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呢?有調研顯示,柬埔寨村民普遍認為太陽能雖好,但昂貴的家用設備讓其負擔不起。而隨著“湄公河太陽村”項目的開展,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2018年,中國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湄公河國家政府、公益機構及深圳光伏企業發起“湄公河太陽村”項目,為柬埔寨鄉村地區提供太陽能光伏技術和設備,點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得益于這一項目,柬埔寨南部茶膠省巴提縣和伯雷楚薩縣的10個村莊安裝了300套離線光伏發電設備、100臺大功率的太陽能學習燈和10臺太陽能電視,300戶貧困居民及部分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的用電問題得以解決。
獨居在巴提縣一個小村中的鐵素恒,她住的吊腳樓以竹竿為地板、鐵皮為屋頂,面積不到十平方米,在2018年底前家里從未通電。“兒子在金邊工作,我和他聯系主要靠手機,現在裝上了太陽能,用上了電,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為手機充電,與兒子聯系也更多了。”鐵素恒興奮地說道。
此外,太陽能照明也改善了柬埔寨當地小學的教學條件,過去沒安裝太陽能系統前,因采光欠佳,教室即使在白天也很昏暗,極大地影響了教學。如今,學生們再也不用在陰暗的環境中上課學習了。
2020年6月,“湄公河太陽村”緬甸首期項目也正式啟動。項目為馬圭省兩個村莊捐贈共300套小型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和1700盞太陽能臺燈,向緬甸社區圖書館捐贈了32套中型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
除了“湄公河太陽村”項目,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共支持開展了500多個惠民項目,例如:核能培訓項目為越南、老撾等國青年提供核電站、核醫療等民用技術培訓;“油茶良種選育研究”項目從廣西引種油茶到泰國和老撾山區;“咖啡增產項目”已培訓超過1.1萬名緬甸咖啡農。在衛生合作領域,還開展了“本草惠瀾湄”“中醫針灸進瀾湄”項目,積極推廣傳統醫藥合作。
下一個五年,如何讓民眾更滿意
2022年是《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回顧已有的各項惠民項目,五國民眾共享碩果,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同飲一江水,瀾湄合作又將如何書寫新的“金色5年”,在民生合作領域,又可繼續探索哪些惠民項目,讓各國民眾更有幸福感?
在過去的6年里,瀾湄合作專項基金500余個項目多以民生發展為主線,契合域內國家切身需求,因此其動力足、熱情高。柬埔寨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巴速坤指出,瀾湄合作的一大特色在于項目的高效務實。柬方獲批的55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包括農村發展、社會商業、水資源、農業、航空、教育、文化遺產保護等,給柬埔寨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切實好處。
老撾外長沙倫塞表示,瀾湄合作在萬象、瑯勃拉邦開展的減貧合作項目給老撾帶來切實利益,老方獲批的46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也有效促進了其國內社會經濟發展。
進入第二個“金色5年”,瀾湄各國都充滿著期待。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2021年的瀾湄合作第六次外長會上指出,下一階段,中方愿繼續與各國分享脫貧經驗,將為湄公河國家培訓100名民族地區縣長村長等基層干部,支持農村婦女幫扶、農村經濟多元化和邊境地區發展。加強人力資源、文化旅游、媒體、體育、婦女兒童等領域合作,通過影視展播、線上交流、遠程教學等方式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民眾福祉。
瀾湄合作正值風華正茂之時,相信在下一個“金色5年”,瀾湄合作將會在民生領域收獲更多“果實”,讓瀾湄六國民眾嘗到更多“甜頭”。
·聯系編輯:22960337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