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摘要:舞蹈是一門具有豐富內涵、高度表現力與多種元素相結合的新型綜合性舞臺文化。在目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的課程建設活動中,舞蹈類課程已經受到廣泛關注。當今時代,舞蹈課程教育早已經變得不再是單純的注重其花哨的表達形式與某些舞蹈技巧,而是把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作為一種教育方法,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本文闡述了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審美技巧和綜合素質,探索在舞蹈課堂中培養舞者的表現技巧與學生們的舞蹈藝術技巧。
關鍵詞:舞蹈表現力? 舞蹈教學? 審美培養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4-0136-03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迫切需求日益擴大,社會群體更追求舞蹈表演。而且,舞蹈藝術的審美取向也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了舞蹈本身的藝術性。與此同時,其舞蹈藝術的審美性以及舞者在它表演過程中的整體舞臺表現能力和感染力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對于高校的舞蹈老師來說,培養和提升學生舞蹈表現能力無疑是他們最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只有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舞蹈表現技術能力,才可以使學生在舞蹈表現技術上達到卓越而又優秀的水平。
一、當今高校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不足的體現
目前的傳統舞蹈教學中,學生往往已經熟練掌握了傳統舞蹈和動作,能夠很順利的將傳統舞蹈呈現給大家,但是當人們實際觀看完一段舞蹈后,往往會感到缺少一些東西,例如: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傳統舞蹈中,盡管表演者們身上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但仍然讓觀眾感到沒有民族特色,這是由于舞蹈表演力的缺乏所造成的,舞蹈動作連貫與否,只能夠讓觀眾很清楚地了解到舞者的動作是否熟悉,如果舞者沒有體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沒有與這些舞蹈動作相互結合,就會使我們無法與其他觀眾之間產生共鳴。對舞蹈演出的影響主要可以分為先天因素和后來的因素。先天因素通常是指舞蹈演員的個體風格、品味、個體生活、知識及其經驗。其中的后天因素通常是泛指對舞蹈進行學習時通過各種課程設置、方式以及手段等途徑形成的一種舞蹈習慣。
二、影響舞蹈表演者表現力的因素
(一)表演者自身條件
表演者本人的身體狀況和自身條件對舞蹈的最終呈現效果影響很大,這里的身體狀況和條件主要是用來描述表演者的整體狀態及其在舞蹈中的才能。表演者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身體素質對于舞蹈藝術來說一直都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況,就會使他們無法更好地學習、表演舞蹈,這也正是為什么許多優秀的舞蹈藝術家和表演者特別需要注意和高度重視他們的健康飲食,嚴格控制每日的生活飲食,從而確保他們優美的身形不會出現任何走樣。自身足夠努力對于舞蹈學習來說固然重要,但是一個舞蹈表現者的藝術才能和天賦更重要,這直接決定了舞蹈藝術表現者在其他舞蹈藝術表現道路上能行走多遠。雖然我國每年都在培養數以萬計的優秀舞蹈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但最終能夠培養成為優秀舞蹈人才的卻只有少數幾個,這大多數都取決于其自身的知識和才能。
(二)表演者的舞蹈技巧
舞蹈的藝術和技巧是我們進行舞蹈表演的一個重要依據,即先要跳舞,再來討論舞蹈的表演。如果一個舞者連自己所學的舞蹈知識和基本操作也不熟練,甚至不會,那就沒有辦法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舞蹈藝術技能是培養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依據。表演者只有十分熟悉舞蹈的每一個動作,才能夠深刻感受到并充分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中來進行表演,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舞蹈才具備生命力,表現能力才會大大增強。
(三)表演者對舞蹈的熱愛
表演者對舞蹈藝術的熱愛是影響其舞蹈表演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只有這樣的興趣愛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我們主動地去探索學習,同樣,興趣對于舞蹈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強烈的熱愛舞蹈,才能有助于我們積極參加,孜孜不倦地認真學習這種舞蹈,學會更高層次的動作和更多元化的舞蹈技巧,理解這部舞劇和故事的基本內涵,表演者和這種舞蹈之間就會產生共鳴,舞蹈的具體表達也自然展開。
(四)表演者對舞蹈劇目的理解
表演者表演舞蹈劇目時,首先要對舞蹈劇目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是展現舞蹈表現力的前提。舞蹈劇目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動作,它內在的表現為一種情感、一種思想,舞蹈劇目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被深深的融入到劇目之中。一部劇目就是創作者的心靈表達,因為他已經無法用語言進行描述,所以只有訴諸于舞蹈動作來表達其內心深處的秘密。而這在舞蹈教學中,只有表演者自身進行體會,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才是舞蹈劇目的真諦。否則,無論一個表演者將舞蹈劇目背的再熟悉,舞蹈動作表演的再熟練、連貫,那也只是沒有情感的故事、沒有靈魂的動作,只是模仿而已。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楊麗萍的孔雀舞聞名中外,這不僅與其自身天賦與努力有關,更重要的是其對孔雀舞中的孔雀的了解。她把一頭驕傲的、美麗的孔雀演活了,在舞臺上的她已化身為孔雀,用孔雀的動作展示著這世間獨一無二的美,舞蹈表現力、感染力極強。
三、如何提升舞蹈教學中的舞蹈表現力
(一)強化舞蹈動作與情感對應的想象能力
在高校舞蹈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和動作要領,更重要的是對我們所知道的舞蹈的基本內涵給予啟發和引導,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讓舞蹈的動作和舞蹈之間的基本內涵可以互相呼應,可以說,每一個舞蹈動作都可以充分體現出來,因為舞者將日常生活經驗以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而且還添加了一點思考和想象,把自己的身體融入到舞蹈中,只有這樣,舞蹈才能真正呈現出效果。為了能夠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和效果,我們必須要求我們的舞蹈教師在他們的舞蹈課程上有一些手段和方法,充分融入一些學生的文化和情感或適用于他們的舞蹈,例如,一個藏族舞蹈,對于未去過西藏的學生來說,老師會通過各種多媒體信息,如圖像、視頻、或課件等,將一些藏族的風俗習慣傳達給其他學生,通過讓學生認真學習,將全部真情饋入藏族舞蹈的訓練中,在舞蹈表演中表達出最完美的身材和態度。在充分理解這種舞蹈背景的同時,了解和理解舞蹈的內容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和手段,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其中的每個主要動作必須有其特殊的表達和情感存在里面,老師應該注意每個主要動作的基本特征,使所有的學生觀察和傾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理解每一個主要的舞蹈動作,在課堂上,應充分注意交互教學的角度,頭腦風暴。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舞蹈作品本身就是屬于一件藝術作品,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興趣和審美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一個學生在欣賞舞蹈作品中對于舞蹈意義和表現力的評判與體現,在舞蹈課上,老師必須通過贊賞跳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個好的舞蹈作品本身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文化和有較高價值的藝術,學生必須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享受整個身體舞蹈藝術氣息。將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感情充分地融入到舞蹈作品中,真正地感受到文化和藝術的存在,每次欣賞課結束后,教師都需要及時地組織全體同學針對這個文化和藝術作品展開討論,各自把他們從作品中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思想內涵與藝術形象進行交流,通過這些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文化審美意識。我們要充分調動大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積極性,要讓他們學會如何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真正地來源于人類社會生活的,所以對于人類社會生活的探索與觀察尤其重要,我們更多地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美、尋求美,這樣就可以在舞蹈表演中增強舞者的表達能力。
四、激發學生舞蹈表現力的藝術潛能
在教師指導舞蹈教學工作時,不僅要注重各類舞蹈體育藝術表演技能的最基本知識,更應該高度重視如何調動和激發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各種舞蹈體育表演藝術中,挖掘培養學生參與舞蹈運動表演藝術的潛能。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老師盲目地給學生一些壓力,那么學生就不是熱情洋溢地去學習這種舞蹈。但如果我們作為一個優秀的舞蹈老師能真正地因材施教,善于充分調動和培養我們的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審美與熱愛,使得學生本人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他們在接受舞蹈藝術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老師要求我們應該培養廣大學生掌握各種不同音樂和舞蹈形式及其風格,并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運用音樂的感受,了解情感和舞蹈節奏之間的密切聯系,培養廣大學生準確把握音樂節奏及其風格的認識。其次,舞蹈老師在針對學生進行各種類型的舞蹈動作訓練時,要更加注重所學舞蹈的整體和舞臺細節,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在理論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知識,以及對舞蹈基礎知識的認真理解和實踐積累,這樣就能更好的促進她們舞臺表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舞蹈是集豐富、多樣、富于表現力于一體的獨特文化藝術。即使沒有各種舞蹈動作太復雜和太花哨的多種形式的性能,只要一個舞者能通過其表現方式充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和真誠的情感,他的舞蹈作品就含有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而這種美和力量通過啟發和激發一個舞者的創作和藝術潛能,展現出其獨特的舞蹈藝術表現力。
五、增進學生對舞蹈表演內涵的深刻理解
在舞蹈藝術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的舞蹈藝術技能水平對舞臺表演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學生對舞蹈藝術表演本身的傳統文化和內涵的理解非常重要。學生只要積極地將舞蹈的動作與音樂的情感聯系起來,就可以對舞蹈表演的內容需要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依靠自己的特殊舞蹈藝術技能和審美經驗進行生動的舞臺表演,促使舞臺上的舞蹈表演變得更加富有張力,更具表現力。這一舞臺所呈現的張力,充分融入舞蹈動作的藝術美感之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念和感知能力。因為每個人在舞臺上的體驗和對生活的感知都不是無限的,很多舞蹈的表現和人物情感的表達都需要我們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想象和聯想來修飾和增添各種藝術手法。例如,對于一些以戰爭為主題的舞蹈作品來說,在藝術和文化價值為主題的舞蹈創作和藝術表現方面,學生在現實生活和舞臺實踐中幾乎沒有類似的經驗。此時,舞蹈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引導和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自己的舞蹈創造力和作品的深刻意義,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要引導學生理解舞蹈創意作品的藝術內涵,深入和理解的同時,教師也需要更加注重讓學生通過各種身體動作的協調和結合理解和傳達舞蹈創作藝術的重要性。
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舞蹈素養
目前,許多院校的舞蹈老師們都較多地著重于對舞蹈藝術表現中的高難度動作進行訓練,而不是注重對其審美才華和藝術素養的培育與提升。而這也就是造成大部分的學生在進行舞蹈藝術表演中僅僅是只顧求精心地雕琢其動作和技巧,忽略了用自己獨特的藝術審美觀念視角積極地投身到現代化的舞蹈藝術表演中。舞蹈老師在負責組織和監督指導每個學生參與進行大型舞臺藝術表演時,應該高度重視對其舞臺藝術和表演審美心理技巧的教育培訓,使得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藝術審美心理認識和藝術感知能力集中于整個舞蹈表演活動中,以豐富的創作精神和各種情感活動交融自己的內心,共同完成一場大型舞臺審美表演,向現場觀眾公開展示并創作出一些精彩絕倫的藝術作品,貫穿整個舞蹈活動,進而不斷提高和培養學生在整個舞蹈活動藝術表演中的審美能力。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中,他們才會有一些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形式,繼而與觀眾產生共鳴。
七、結語
由此可見,在高校對于舞蹈專業課程建設和教學的實踐中,老師們只有充分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們對于舞蹈藝術的興趣,引導他們結合自身深刻的生活實際對其進行感悟,提升其在舞曲的節奏、形態動作、舞臺氣質等各個方面的舞蹈文化素養,才能進一步地培養和增強高校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表現能力,以及對于舞蹈文化藝術的感染力,推動我國舞蹈工作事業的蓬勃繁榮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汪軍.淺談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藝術表現力的培養路徑[J].灌籃,2019(12):251-251.
[2]婁俊俏.淺談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文存閱刊,2020(01):74.
[3]歐莉.試論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表現力[J].戲劇之家,2020(06):134-135.
[4]蘇曉明.高等院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J].農家參謀,2020(16):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