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麗
(單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山東菏澤 274300)
妊娠期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其主要是以甲狀腺功能亢進(高代謝、心律失常等)、減退(畏寒、乏力等)等相關癥狀為臨床表現,若未能予以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則可進一步加重病情,導致早產、流產、損傷子代腦發育等并發癥的出現,從而嚴重影響母嬰結局[1]。相關研究表明,臨床可通過對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進行篩查,并對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婦女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研究,以此為依據采取相應的有效干預措施,可明顯改善母嬰結局[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對420例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進行篩查,并分析影響妊娠期婦女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420例妊娠期婦女,其均是在2018年11月到2021年11月期間于單縣婦幼保健院進行收治的,分析與整理臨床基本資料,其中孕早期100例、孕中期140例、孕晚期180例,且所有妊娠期婦女按照其是否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分為甲狀腺功能異常組(90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組(330例),其中甲狀腺功能異常參考《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3]中的相關標準:①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早期血清甲狀腺激素(TSH)水平介于2.5~10.0 mIU/L,中晚期血清TSH水平介于3~10 mIU/L,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正常;②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血清TSH水平升高,且伴血清FT4水平降低,或者血清TSH水平≥10 mIU/L;③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無其他因素對TSH的影響,血清TSH水平低于檢測下限,或TSH<0.1 mIU/L,而血清FT4、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正常;④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血清TSH水平低于檢測下限,或TSH<0.1 mIU/L,而伴血清FT4水平升高。滿足以上任意條件者均為甲狀腺功能異常。納入標準:①處于妊娠期的女性;②妊娠前無甲狀腺疾病發生者;③自然受孕,單胎妊娠者;④病例資料完整者;⑤孕周明確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服用對甲狀腺激素有影響藥物者;④合并內分泌疾病者。本研究已經單縣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并通過實施。
1.2 方法與觀察指標 ①所有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篩查情況。于所有妊娠期婦女入院后,均進行抽取空腹靜脈血約5 mL,待其凝固后進行離心(轉速:3 000 r/min,分離時間:10 min),得到血清,血清TSH、FT4、FT3水平檢測使用全自動放射性免疫化學發光法,其中血清TSH正常 水 平:0.58~5.32mIU/L、0.09~4.10 mIU/L、0.02~4.07mIU/L(妊娠晚、中、早期);血清FT3正常水平:2.91~5.01pmoL/L、3.24~5.61pmoL/L,0.62~5.77pmoL/L( 妊 娠 晚、 中、 早 期 );血 清 FT4正 常 水 平:5.53~10.75pmoL/L、6.50~13.02pmoL/L,6.50~22.26pmoL/L(妊娠晚、中、早期),并以此為依據篩查其甲狀腺功能情況。②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單因素分析,統計兩組妊娠期婦女的臨床基線資料,主要包括年齡、孕前體質量指數(BMI)、流產次數、碘攝入量、文化程度、吸煙史及血脂水平等情況,并以此為根據對其進行單因素分析。其中指標檢測方法為:于所有妊娠期婦女入院后,均進行抽取空腹靜脈血約5mL,待其凝固后進行離心(轉速:3 000 r/min,分離時間:10 min),得血清,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醫療,型號:BS-600)。③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妊娠期婦女是否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所有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篩查情況 420例妊娠期婦女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61例,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9例,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14例,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6例,甲狀腺功能異常共90例,見表1。

表1 所有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篩查情況[例(%)]
2.2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單因素分析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異常組年齡≥30歲、流產次數≥2次、碘攝入量≥150 μg/d的患者比例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組,血清HDL-C水平低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單因素分析[例(%)]/(mmol/L, )

表2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單因素分析[例(%)]/(mmol/L, )
BMI:體質量指數;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般資料 例數 甲狀腺功能異常組(90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組(330例) χ2/t值 P值年齡 106.060 <0.05<30歲 315 30(33.33) 285(86.36)≥30歲 105 60(66.67) 45(13.64)孕前BMI 0.818 >0.05<18.5 kg/m2 59 10(11.11) 49(14.85)≥ 18.5 kg/m2 361 80(88.89) 281(85.15)流產次數7.103 <0.05<2次 158 23(25.56) 135(40.91)≥2次 262 67(74.44) 195(59.09)碘攝入量31.986 <0.05<150 μg/d 297 42(46.67) 255(77.27)≥ 150 μg/d 123 48(53.33) 75(22.73)文化程度0.000 >0.05高中及以下 271 58(64.44) 213(64.55)高中以上 149 32(35.56) 117(35.45)吸煙史0.609 >0.05有55 14(15.56) 41(12.42)無365 76(84.44) 289(87.58)血清TC 420 5.29±0.65 4.62±0.53 10.102 <0.05血清TG 420 0.97±0.15 1.65±0.26 -23.744 <0.05血清LDL-C 420 1.86±0.27 2.55±0.45 -13.874 <0.05血清HDL-C 420 2.15±0.24 1.78±0.27 11.790 <0.05
2.3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妊娠期婦女是否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30歲、流產次數≥2次、碘攝入量≥150 μg/d及血清TC、TG、LDL-C水平較高和血清HDL-C較低均為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OR=2.085、1.874、2.199、2.252、2.277、2.121、2.257),見表3。

表3 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其主要是在妊娠生理狀態下,孕婦體內的合成代謝可增加,使得雌激素、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等水平大量升高,從而易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且隨著疾病逐漸發展,可誘發諸多并發癥,從而不利于妊娠結局[4-5]。
本研究結果顯示,420例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異常共90例,且甲狀腺功能異常組年齡≥30歲、流產次數≥2次、碘攝入量≥150 μg/d的患者比例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組,血清HDL-C水平低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組,與雷瓊[6]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在于:隨著年齡的增大,妊娠期婦女的生理機能、器官功能可能會發生減退趨勢,進而甲狀腺功能發生異常風險較大。因此,臨床可通過對年齡較大的孕婦實施相應的甲狀腺功能維護措施,以延遲甲狀腺功能減退速度,進而有利于減少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流產次數的增加可導致機體內雌孕激素發生異常,進而影響內分泌環境,誘發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因此,臨床可通過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孕婦的認知水平,以減少流產次數,從而降低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率。碘攝入量可影響機體的碘營養狀態,當碘攝入量過高時可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增加甲狀腺功能障礙的風險;因此,臨床可根據孕婦情況進行予以適量的碘攝入,從而維持碘營養狀態正常,減少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7-8]。血清TC、TG、LDL-C、HDL-C均為血脂指標,可用于反映機體的血脂狀態,當甲狀腺功能正常時,機體脂類的合成與降解則可維持平衡,使得血脂代謝處于平衡狀態,而甲狀腺功能異常時,甲狀腺激素水平可發生改變,影響參與脂質代謝的受體和酶的活性,進而使得血脂指標水平改變(血清TC、TG、LDL-C升高,血清HDL-C水平降低),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進而誘發一系列并發癥;因此,臨床可通過檢
測血清TC、TG、LDL-C、HDL-C變化,及時監測患者的血脂狀況,進而有利于評估其內環境及甲狀腺功能情況,并對其實施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措施,維持內環境穩定,進而有利于減少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30歲、流產次數≥2次、碘攝入量≥150 μg/d及血清TC、TG、LDL-C水平較高和血清HDL-C較低均為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與李春莉等[11]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420例妊娠期婦女中,甲狀腺功能異常共90例,且年齡≥30歲、流產次數≥2次、碘攝入量≥150 μg/d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較高和血清HDL-C較低均為影響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值得臨床借鑒,可對預防妊娠婦女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