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5月9日文章,原題: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深圳工廠仍保持滿負荷運轉在中國的科技中心深圳,許多工廠在遵守中國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總方針的同時,正以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的狀態運轉,讓人看到中國龐大的制造機器如何在世界最嚴格的防疫制度下保持運轉。
5月初的一個工作日上午,在深圳西北部光明區的BST電腦配件公司,所有300名員工都在忙碌著。就在幾個星期前,深圳在3月份實行了全市范圍的封控,以應對新一輪疫情。
深圳的封控迫使該工廠停工5天,但據該公司老板胡軍(音)說壽這對工廠生產來說是很短暫的。胡先生說:“我們需要遵循政府的命令,但幸運的是,我們能夠很快復工。”
從工業園區的活動看,附近的企業與BST一樣,成功地保持著不間斷生產。可以看到汽車進進出出,其中一些車輛的車牌顯示它們來自其他省份。
深圳的疫情防控政策給予工業企業優惠待遇,這一做法已被推廣到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各地。由于對核酸檢測和'行程追蹤采取額外要求,地方政府和像BST這樣的工廠得以確保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沒有完全停止法行。這也是中國政府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的部分原因。到目前為止,它幫助政府走了一條平衡的路線,將經濟活動保持在一個可接受的水平,同時避免疫情的大規模暴發讓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胡先生表示,如果疫情再度爆發,他的工廠將能夠以“閉環”模式運行。他說,至少有200名工人可以在工業園的宿舍區休息。深圳的許多工廠位于工業園區內。而像富士康科技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擁有自己的園區,實施“閉環”系統也就更加迅捷。
在解除封控后,深圳要求居民在乘坐地鐵或進入工廠等公共場所時出示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深圳全市設立了數以千計的檢測站,提供免費且方便的核酸檢測服務。
這種將核酸檢測融入城市日常生活的模式,后來被中國其他主要城市如杭州和北京所采用,替代了僵化的“封城”措施。在理想的情況下,反復檢測可以使工廠、商場和餐館照常運轉吁▲(作者愛麗絲?鄧,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