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的孩子向一年級新生過渡,從玩游戲的幼兒世界轉變到大人有規律的生活之中。幼小銜接有著兩種不同的教育階段,這兩個階段密切聯系,又有分別。因此,教師和家長應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邁出人生第一步做好準備。本文主要敘述了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實踐策略,該策略包括培訓教師素養、實現家校共育、激發幼兒興趣等方面,希望可以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教育;健康成長
引言:幼兒園和小學應該緊密聯系,密切配合,注意兩個階段的相互銜接,幼兒園的孩子和一年級孩子相比在智商、體力方面都有極大的差異,幼兒園與小學在教學要求、教學手段、活動范圍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將幼兒從以游戲為主的生活中脫離出來并不容易。所以,降低幼小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加強幼兒的適應能力,要有相應的手段與對策。
一、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幼小銜接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許多的問題,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薄弱,一部分幼小教師雖然有著先進的思想理念,但是卻不能與現實的教學活動相結合,未把理念放置在實踐之中。多數教師不夠了解兒童的心理發展,沒有很好地掌握幼小銜接規律,師資力量跟不上現代幼小銜接教育的需要。第二個問題是家長過多參與幼兒的發展,一些家長根據自身發展的背景與經歷,過分關注幼兒智商的培育,忽視了幼兒在情感、學習態度、學習動力上面的發展。此情況易使幼兒出現獨立性差、意志力薄弱等問題,其對生活的適應能力較差,從而導致幼小無法順利地銜接。第三個問題是社會對幼小銜接不夠重視,從社會這個角度來講,雖然教育部門對幼兒園進行教師培訓、指導管理,但總體而言還是缺乏高度的重視。此外,社會為了追逐經濟效益違規辦學沒有得到有力的規范。此情況使幼兒錯過了獲取教育的時機,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最后一個問題是幼兒在從幼兒園轉變到小學后缺乏學習的樂趣,因為在幼兒園時主要以游戲為主,到了小學就要認識漢字、學習計算等,其從心理上形成壓力,從而厭惡學習,這不利于接下來的小學學習。
二、幼小銜接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對教師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培訓
學期伊始,首先應對幼師進行幼小銜接的培訓,組織大班的教師參觀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與一年級教師溝通交流,掌握教師的教學目標,詢問其對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且能夠誠聘有經驗的教師開展座談會,學習相關的幼兒教學理論,從而進一步開闊幼師的視野,提高知識水平能力。組織教師深刻學習《幼兒園工作章程》和《素質教育指導綱要》,加深教師對幼兒教育指導思想的了解,培養目標教育原則,確保教育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此為基礎,組織教師成立專門的討論小組,通過觀察、討論、思考,更改幼兒園大班的每日準則和教學內涵,提高幼兒對校園的自我認識。教師分批量分時間段地組織學生參觀校園,并讓學生參加升旗儀式、少先隊入隊儀式,使幼兒了解校園環境生活。大班孩子和一年級學生進行溝通學習,讓一年級的學生描述升入小學的感受。通過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的互動,激發大班孩子升入小學的熱情,使之向往小學校園的生活。教師還要告訴孩子們幼小之間的不同,讓大班孩子們有心理上的準備,并愿意接受一年級入學的培訓工作[1]。
(二)爭取家長支持實現家校共培育
爭取家長的支持,實現家校共同培育是廣泛宣傳幼小銜接的目標。切實落實好幼小銜接不僅要靠幼兒園和小學的共同推動,也要依靠家長的嚴密配合。根據家長的需要,幼兒園制作幼小銜接方面的宣傳海報,或者開展有關咨詢活動。某幼兒園是公立幼兒園,在區屬小學對面,所以,可以請小學的有經驗的教師給家長做“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講座,并開展座談會,讓家長針對幼小銜接問題進行咨詢,教師可以將幼小銜接的有關計劃告知給家長,讓家長明白如何教育孩子,使其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組織學校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參與到討論孩子學習、生活中來,教師能夠適時關注到家長的反饋意見,從而改變工作方法。
(三)提高社會重視幼小銜接的意識
在目前的教育工作中,還需要社會重視起幼小銜接教育。教育有關部門根據我國現有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計劃好管理工作,杜絕違規教學。教育指導工作應符合實際需要,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管理工作者應該走入幼兒園和小學,針對孩子和教師,切切實實地做好教育科研活動,在幼兒園和小學教學中,要科學有效地落實好幼小銜接理念。有關教育部門應該做好幼兒園和小學的溝通交流,促進幼小銜接階段教育方式的改變,同時.積累和完善教學管理經驗,保證以后的幼小銜接階段教育有效地展開[2]。
(四)培養幼兒能力重視情商的發展
進入小學階段,孩子要對學習和社會進行適應,社會適應實際上與情商表現有關,高情商有利于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進取心,能不斷地鼓勵自我,與人相處友善,為此要重點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加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利于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學習兒歌,開展每日讀書半小時等活動,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樂趣,提升其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通過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動,讓孩子自己值日,自行整理床鋪等,逐步增強孩子愛干凈、愛勞動的意識。生活中常常出現困難,孩子們應該勇于面對挫折,敢于戰勝挫折。應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培育孩子承擔挫折的能力,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要提高孩子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應約束自己,不擾亂集體和社會的秩序,讓孩子從小就有集體主義意識,比如站隊時要排好隊,不能大聲講話等,其能夠在解決問題中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在做游戲中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結論:幼小銜接工作是教師與家長長期討論的熱門話題,深入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有利于孩子順利步入小學。對于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而言,幼小銜接是其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凡事依靠父母轉變到事事獨立完成,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活動也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關注幼小銜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孩子優秀的生活學習習慣,為孩子邁出人生第一步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苗偉霞.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質量提高對策[J].小學生(下旬刊),2021(11):53.
[2]孫華.淺談家長參與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