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周
摘要:通過剖析公映電影《地久天長》,對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現狀和發展做出分析。
關鍵詞:中國電影;現實主義電影;電影市場
在中國電影票房早已突破了600億人民幣,并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的今天,我們一方面欣喜地看到《戰狼》系列、《長津湖》系列、《哪吒》等國產主旋律電影在市場上掀起的巨大波瀾,另一方面卻為那些稱得上電影佳作,深刻剖析社會問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一再被擠到電影市場的邊緣而感到惋惜。
現實主義是“以典型化藝術形象,真實地直觀地展現具有時代性的人生內容與社會風貌”。3電影是一個舶來品,而現實主義電影,也是上世紀30年代以意大利一批電影人為代表發起的電影運動,二戰結束后,社會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潰,在民主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出現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以展現現實社會生活為標志,批判社會不良現象,具體拍攝手法為采用自然光,運用簡單電影語言,還原最本真的世界,出現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國當代現實主義電影出現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出現了急劇的變化,從而激發了藝術家與時代相似的創作欲望。下面通過剖析公映的《地久天長》,可對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現狀和發展窺得一斑。
《地久天長》是一個非常中國式的故事,因為只有中國家庭以“孩子”為天。當孩子發生什么的時候,那就等于天塌下來了。耀軍和麗云的星星溺水而亡,他們沒出生的孩子“罰款”被計劃生育了,他們的天自然是塌下來了,而這兩個孩子夭折都和他的鐵哥們英明家有關。星星是被英明的兒子浩浩推入的水中,“罰款”是被英明的老婆海燕強行計劃生育的。這對耀軍夫妻來說無疑是雙重重擊。傳宗接代是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內核,他們深受這種思想控制,加上養子叛逆出走,二人從此生無可戀,臉上再無笑容。彼此只是為對方而生。
電影的中大段的沉默、寂靜仿佛是時間凝固了一樣,表達出時間的流動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片尾,當耀軍聽到大洋彼岸的茉莉的孩子時,心情變得緊張但同時又很期待、激動,因為他突然間覺得自己要有孩子了,但是看到茉莉領出來的孩子是個混血,他的表情又變得放松和失望,因為那個孩子不是他的。
隱忍是《地久天長》的又一個標志性的符號。故事的講述方式就帶有這種特點,它不像一些獨立影片的新銳導演,刻意強化戲劇的沖突,把一些熱點元素做到極端,而是以一種隱忍、平靜的方式讓故事在時間的流淌中發展。耀軍面對麗云腹中之胎被計劃,也只是把憤怒的拳頭重重的砸在了宣傳標語上;海燕對自己和兒子讓耀軍無后終身懊悔,痛苦而死,可是她作為一個普通人,除了接受還能做些什么呢?這種隱忍恰恰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當耀軍接到養子回歸的電話,生命瞬間被點亮,臉上出現的欣喜與前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浩浩的兒子的誕生,幾代人將一個嬰兒圍在中心,可見,孩子在中國人心中的位置。電影看似是一個大團圓,所有的糾結都得到了解決,所有人都有了依靠,但是電影透露出的信息似乎沒那么簡單,這種圓滿更像是個悲劇。一個喪失了自我的人,不管他是為了誰,他的價值在哪里呢?在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潮中,最普通的個體都是一片飄在洪潮中的葉子,只有隨波逐流的命運。耀軍和養子的矛盾并不是產生于血緣,更多是兩代人思想觀念上的鴻溝。星星出于被收養的自卑和青春期的叛逆,使得他們間的鴻溝難以愈合。最后的回歸是時間的治愈和真情的呼喚。
這部電影因在柏林國際電影節贏得最佳男女主角兩座銀熊和最佳影片的金熊的提名,在上映前備受媒體關注,出品人于冬更是喊出保底6個億的口號。但是最終卻只有不到5000萬的票房(貓眼數據)??磥磉@種代溝同樣存在于電影和觀眾之間。影片大量的靜默和平淡故事講述方式使得片長達到三個小時,這是喜歡快節奏的年輕觀眾難以接受的,加上話題過于沉重,而且發生在他們不曾經歷的過去,很難引起共鳴。當前,那些能讓自己的作品上到院線的電影導演們,大都出生在六七十年代,四五十正是喜歡回憶、懷舊的的年齡,他們的思維已經嚴重脫離了中國電影的主要消費者——青年群體,而年輕導演們要么幼稚,要么激進,要么逐利,鮮有反映時代特征的佳作問世。電影現在還是被視為娛樂形式,而不是一種藝術,在這種背景下,加上那些動輒幾億十幾億幾十億的商業片的圍剿下,一個億的票房成了藝術片難以逾越的一道門檻。而且,現實主義電影過度關注社會的陰暗面,也是青年觀眾所不喜歡的,新時代的廣大青年觀眾更愿意看到積極向上,給人動力,給人希望,能得到啟示的真正反映現實社會的電影。主旋律電影《戰狼》系列、《長津湖》系列電影大賣就是很好的例證。
影片的英文片名叫《So long,my son》,意思是再見,我的孩子,以此來表達耀軍夫婦告別過去,告別失子之痛,重新開始生活。而它的字面意思卻是,太長了。是的,影片太長了,觀眾睡著了。
現實主義的張揚,往往促成電影史上的創作與產業的高潮—真正的現實主義創作與商業票房的豐收,其實可以并行不悖4。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更愿意接受那些虛擬故事、虛擬人物,更愿意陶醉在金錢、權力、情感等感官刺激中。這一方面是因為現在電影還只能是部分人逃避現實的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實主義電影題材太過單一,內容太過沉重,還沒能真正做到與藝術完美相融?,F實主義電影若能更多地以宣揚和傳承國家主流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念、優秀中華文化為己任,它的道路也許更寬,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4).
[2]趙婷.《黨的建設辭典》辭條黨的建設 [EB/OL].(2009-10-30)
[3]安德·巴贊:電影是什么?【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4]桂青山:現實主義電影與當代中國【J】當代電影,2006,(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