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玉米,被稱為黃金作物。在我國,玉米是最主要的一種糧食作物,玉米不僅僅可以作為主食來食用,還可以榨制成食用油食用,在我國的種植范圍較為廣闊。但是,玉米的收獲產量以及質量都會受到在種植過程之中的管理技術的主要影響,如果想要實現玉米的高產量,就一定要對于玉米的整個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科學的應用管理技術加強對玉米種植的管理。
關鍵詞:玉米種植;管理技術
前言
現如今,人們對于農產品的關注正在顯著的提高,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農產品的綠色化。從傳統的玉米種植的技術來看,技術還是不夠完善,一般都是以家庭種植為主,很難做到大規模,一般也不符合科學性的要求。本篇文章主要介紹玉米種植的主要技術,以求提高玉米種植的質量,進而促進玉米種植的科學性,并且延長生產鏈,并且促進經濟的良好發展。
一、玉米種植過程的管理技術
1.選種
在玉米的種植之中,種子的選擇是最主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只有科學的進行玉米的選種,才能對玉米的種植起到推進的作用,也就是說,選擇合適的種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種植效果。當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雜交品種,這給農民伯伯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難題。想要實現科學選種,首先就要選擇已經使用過的好的品種。這是因為使用過的種子經過了市場的篩選,這使得種子的抗逆性、產量等等都可以有一定的保障,因此,在進行玉米種子選購的時候,農民應該認準是否有品種審定書或者文件介紹,否則不能輕易購買。其次,在選種時要選購正規單位出售的玉米種子,要看好銷售單位是否證件齊全,只有證件齊全的銷售單位出售的種子質量才有保障。最后,選擇的種子要適合當地的生態條件,從而能夠保證完全成熟,不能盲目選擇生長期過長的種子。
2.選地整地
玉米的適應性很強,能夠使用很多種土壤。但是只有土層相對厚度、土壤結構、肥力水平等因素適合才能夠達到高產的目標。一般在土地選擇的時候,經常會選擇土質肥沃的土地,而且土地要平坦、方便排水,而且不能選擇靠近通風口的土地。在種植玉米時,適宜的地深為33厘米左右。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可以利用摻、墊、翻、淤等方式對土壤進行改良,從而改善土層的環境,還要對于土地進行合理的調劑。如果土層比較厚,需要進行翻地,從而達到加深土層的目的,提高風化。另外,在翻地的過程中,要將大物塊挑揀出來。并且由于土層較薄,肥力比較差的土壤,需要對其進行墊土的操作,并且增施肥料,從而使土壤逐漸變得肥沃。另外,可以通過放淤這種方式,來實現河灌區的土層加厚的目的。如果土壤的沙、泥過厚的話,就應該相應的改變土壤中的泥沙比,以達到調整土層結構的目的。
3.施肥
每一個生長期的玉米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所需的營養物質的種類通常都是不相同的。通常,一株玉米經歷出苗到拔節的這一過程一般需要2%的氮素、1%的有機磷、3%的鉀素。一株玉米經歷拔節到開花這一過程一般需要50%的氮素、60%的磷素、90%的鉀素。鑒于這種情況,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想要滿足玉米的生長發育,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施肥技術進行施肥,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在進行施肥的時候,首先要制定生產的目標,要根據玉米以往的產量,制定目標產量,在根據每公頃玉米在其生長的每一個階段所需要的養分進行合理的估算,估算出大概需要的養分量。其次,要測試土壤中的養分的供應量,并據此分析出土壤中已存的營養物質,為肥料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參考。另外,還要根據玉米的實際的生長狀況來估算所需的施肥量,指導實際的施肥操作。最后,除了氮磷鉀之外,還需要使用到一些微量元素。一般施肥的方法包括基肥、追肥,基肥一般使用有機肥,可以滿足玉米的生長需要,還能夠滿足土壤改良的要求。但是,僅僅使用有機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使用化肥。
4.田間管理
在苗期管理中,首先,要選擇噴灑的方式進行農藥的噴灑,以防止農藥上海秧苗,一般在播種后第三天進行。在玉米成功出苗之后,要進行補苗還有查苗的操作,另外,還要注意適當的施肥和澆水。當玉米進入拔節期,還要進行追肥,保證充足的氮、磷、鉀等元素的供應,可以利用開溝駛入法保持肥效。另外,還應該注意要防止病蟲害。穗期可以使用一定量的蠶肥,對于干早地區,穗期還需要進行適當灌溉。在這個時期可以利用一定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或康普六號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二、玉米種植注意事項
1.要對玉米種植選擇合適的土地
每一個農作物對于生長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在種植中,玉米對于土地的要求相對來講并不是很高的,只要土地不是很濕潤就好。玉米與水稻不同,玉米比水稻更耐旱,因此在選擇土地時,只需要選擇堿性不高的土地即可。另外,種植過大豆的土地也是種玉米的好的選擇,種植過大豆的土地會留有較多的營養物質,生長在這種土壤上,可以促進土壤對于營養的吸收,還可以提高玉米的上產量。
2.科學的選擇玉米種子
對于種植玉米來講,選擇合適的種子也是至關重要的。玉米顆粒的飽和程度取決于種子的品種,但是目前許多的商家為了產品推銷,會夸大自己的說辭。因此在選擇玉米種子的時候不能僅僅聽商家的一面之詞,而是要進行實地的考察,畢竟實踐才能的真知。
3.選擇合適的時間種植玉米
每一種農作物在季節的選擇上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小麥比較耐寒,因此小麥一般在冬天種植,玉米耐旱一般在夏季種植。玉米種植最佳的溫度范圍是10 到20 度,此時的氣候較溫和,這種環境最適合玉米的生長與發育。
總結
對于玉米的種植來講并不是毫無章法的,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技巧以及方法。雖然玉米的種植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還是要注意許多種植的細節,尤其是在種子選擇以及土壤選擇方面,另外還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要對害蟲防治等具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種植的時候要科學的對種植過程進行管理,要細心種植,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玉米高產,才能種出更加優質的玉米。
參考文獻:
[1]白冬雪,鄭金波.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科技與企業,2016(07).
[2]何琴.無公害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 (08 ) .
[3]謝政鳳.試論玉米種植的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3):70.
作者簡介:夏仁健(1987-12),女,漢族,貴州省遵義市人,大學本科,工程師,貴州興源煤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煤礦通風安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