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龍 郭龍龍 李兵
摘要:高校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得到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就業工作的組織者,高校要優化“三全”就業工作體系,健全“就業思政”工作模式,聚焦學生求職中的所思所憂所盼,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和服務手段,解決困擾高校就業工作的各種因素,引導學生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意識要素;實踐要素;“三全”就業工作體系;“就業思政”工作模式;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究其原因,影響因子來自多個方面:社會、家庭、高校和學生主觀存在的問題共同形成合力,影響著高校學生就業意識、就業心態和就業實踐的全過程。就社會因素而言,經濟發展水平能否提供滿足就業需要的崗位?就業機制和政策是否已經健全?就業環境是否已經得到優化?就家庭而言,家庭環境對學生就業的行業領域、薪酬待遇等問題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就高校畢業生自身而言,就業觀念、創業能力、勞動者素質是否符合企業的要求?高技術含量要求的崗位或艱苦條件地區的崗位,畢業生是否適合或者是否愿意就業?
當然,最為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者,我們更關注的是,高等教育能夠為就業工程做些什么?教育發展能有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教育發展能夠培養更多較高素質和能力的勞動者,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就業選擇和就業機會;教育事業發展能夠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成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教育事業發展,還可以在教育領域內部擴大就業崗位。
一、數據分析
本文以大連工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依據遼寧省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云平臺和第三方數據調查公司(新錦成)調研數據統計,深入分析促進學生積極就業、優質就業的各種因素,積極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促就業工作體系。
大連工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3720人,60.76%的畢業生選擇在遼寧省內就業,服務本地經濟發展;就業行業以“制造業”為主;就業單位以“民營企業為主。專業對口度為72.87%,工作滿意度為92.25%,職業期待吻合度為87.00%。
二、困擾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要素分析
(一)意識原因—觀望心態影響工作意向落實
從調研數據來看,2021屆“求職中”的本科畢業生尚未落實工作的主要原因為“有工作意向,還在觀望”(42.37%)和“缺乏相關實習、實踐經驗”(25.42%),“求職中”的畢業研究生尚未落實工作的主要原因為“有工作意向,還在觀望”(22.22%)。“觀望”成為待就業畢業生尚未落實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反映了畢業生就業心態尚不成熟,容易導致錯失良機,不能實現畢業生更充分就業。
(二)實踐原因—就業能力亟需提升
2021屆“求職中”的本科畢業生認為自身需要提升的就業能力主要為“實習實踐經歷”(52.54%);“求職中”的畢業研究生認為自身需要提升的就業能力主要為“專業知識”“求職心態”“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均為22.22%。畢業生普遍反映,對于目前工作需求而言,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基礎能力素質依次為:主動學習、邏輯思維、表達能力、創新思維、團隊意識、嚴謹負責、組織協調、制定計劃、堅韌自信和情緒調節。
三、優化“三全”就業工作體系 健全“就業思政”工作模式
(一)優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促就業工作體系
高校要全面落實“一把手”工程、“三級包保”責任制,推動形成全校各部門、各二級學院有機聯動的工作格局。實施就業數據天天報、就業統計日日審的就業統計審核機制,采取階段就業目標和年度就業目標相結合,加強過程監控和年度考核,動態掌握學校就業數據,調動學院就業工作積極性。進入就業關鍵期,各二級學院要精準施策、掛圖作戰,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構建就業融媒體矩陣,建立疫情常態化下就業工作新格局
高校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升級學校“互聯網+精準就業”平臺,積極構建以學校就業微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和抖音平臺為主的就業融媒體矩陣,精準推送招聘公告。開展線上“直播帶崗”活動,采訪用人單位招聘負責人,進行崗位推介,同時針對政策咨詢、面試策略、就業方向、留遼留連就業等問題進行解答,解決學生“本領恐慌”問題。
(三)打造線上線下就業市場,積極開拓就業見習基地
依托高校智慧就業信息服務平臺,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秋季校園雙選洽談會、春季校園雙選洽談會和畢業生線上專項雙選會等校級招聘會或行業性招聘會,提供更多數量的招聘崗位,提高畢業生人均推薦工作崗位數。強化協同育人,加大就業基地和就業市場的拓展力度,積極走訪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就業市場,建立校地合作,建立省內外就業基地,與實力名企開展校企合作,同時,積極回訪校友,加深感情紐帶,創造畢業生推薦的暢通渠道。
(四)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健全“就業思政”工作模式
高校要將“就業思政”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及時摸清畢業生求職意向,做好“強信心”的教育引導和“暖人心”的指導服務工作。舉辦“生涯輔航工程”、“靶向施策”等系列活動,邀請企業人力資源主管為學生開展培訓講座,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時宣傳各城市的就業政策、組織市地級專場招聘會,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就業。
(五)建立就業數據三級核查體系,保證就業數據真實準確
高校要實行就業數據報送機制,學生邊就業,學院邊統計,學校邊審核,并同時發布就業周報月報結果。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就業數據由學生本人確認、學院自查、學校核查,有力確保就業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未來的高校就業工作中,高校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聚焦學生求職中的所思所憂所盼,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和服務手段,健全就業服務機制;加強就業資源統籌,突出困難幫扶;引導扶持畢業生創新創業,努力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同時,強化開放意識,重視教育質量,激發內涵素養,引導學生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鼓勵學生深入基層一線建功立業,逐夢青春,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鄭楷.關于構建應用型本科高校“三全”就業創業育人體系的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17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