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在互聯網的強大力量下,微課應運而生,作為新世紀的一大創新產物,微課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實現翻轉課堂,激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等。教師應該積極宣傳微課的良好優勢,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微課應用到課堂中的魅力,積極利用微課的優點,創造更多的價值,讓更多的學生克服自己的學習困難,將學習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成為學習的主人,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做到積極自主學習,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一、何謂微課
所謂微課,指的是遵循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實踐所提要求,發揮視頻這一主要載體的作用,對教師在課堂內與課堂外整個教育教學環節中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進行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所作的記錄。其內容包括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學復習、測試訓練、學生提議,等等。微課可以給教師和學生提供其他創新型學習思路和學習想法,幫助學生找到快速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和途徑。從其特點上看,微課資源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流媒體播放性、容量小、講授性以及經典完整示范性等特點。對微課資源的科學與有效利用,能提升并將小學美術課堂教育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出來,其積極作用不容忽視。微課雖微,但其“位微不卑”“課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總的來說,微課能將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以類型多樣的微知識、微學習為支撐,可實現對大道理與大智慧的彰顯。
二、將微課應用到小學美術的方法探究
(一)微課的制作步驟
首先,在將微課應用到小學美術課堂的講授中前,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查閱有關的制作方法和相關的方法技術指導,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和板書的方式確定微課中知識的主題,方便圍繞主題開展知識和方法的具體介紹。最后,教師在錄制微課時應該保證微課視頻畫面的清晰和流暢,將畫面進行美化和豐富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出現雜音或畫面的不清晰,導致學生在觀看微課教學視頻時出現失誤而無法更好地觀看教學視頻。除了畫面的問題,還應該保證音質。教師應該選擇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如果學生無法聽清教師的聲音,還應該準備話筒或耳麥等音效設備。這樣教師可以一邊錄制教學視頻,一邊講課。學生應該理解微課對學習知識的重要性,積極利用這一良好的學習工具,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微課的應用技巧
在大量的教學實例中可以體會到微課對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所以應該將微課投入廣泛的學習和創新課堂上。在微課上學生可以對高中地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熟悉課本上的知識點和了解重難點,對各章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在上課前可以做到對功課的預習,在課下后可以做到詳細復習,以確保對每一個知識點熟練掌握,不把難點問題積累到明天,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在視頻中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高效率學習小學美術的學習方法,讓更多觀看微課視頻的學生能高效率、高質量、高額度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下后,學生應該認真地復習微課中所講到的知識,方便自己鞏固知識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生應該高質量地利用這個良好的學習工具,讓自己的課下復習計劃變得有目的、有秩序、有成果地進行,而不是盲目的、毫無秩序的,因為盲目地學習不僅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三、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一)能更好地激發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美術課堂教學重視愉悅性,小學生應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情感的自由抒發,不受束縛地表達個性與創意,以此實現對自信心的培養與增強,健全自己的人格。愉悅性以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激發為前提,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本就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需通過對多樣化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采用,讓小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轉化為相應的情感態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微課的應用可以將新鮮血液注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靈活性與趣味性會由此而大幅度增加,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讓他們對美術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另外,微課的運用還能增強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會由此而得到調動,進而表現出對美術及其相關知識的渴望以及對美術學習的向往。
(二)可以為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啟發提供幫助
怎樣對小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進行啟發是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其實,想象力并非憑空出現的,需要小學生通過對具體情境的體驗及感受以獲取靈感,學生觀察與思考的內容越多,得到的感受就會越豐富,自然地具有創意性的想法或觀點便會更容易在腦海出現。微課恰恰能將學生輕松地帶入相應的情境,通過對優美畫面以及豐富語言等的運用,讓學生仿若是身臨其境一般,在不斷引導中讓他們實現對美術課堂知識及技能的掌握,而與此同時,學生亦會積極與主動地思考,尋求對具體情境中相關美術問題的解決途徑,最終實現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提升,完成對自主創新能力的鍛煉。
(三)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通常的理解中,審美能力是一種基于特定審美趣味及觀念的引領,主體對現實世界或虛擬藝術中的具體對象進行審美發現、審美判斷以及審美評價的能力。要想達到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第一應讓他們學會怎樣欣賞美。微課的內容豐富而又多樣,能很好地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同時,增強他們感受與欣賞美的能力。通過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令美術欣賞擺脫以往教師口頭描述的束縛,將多維度的藝術美感呈現在小學生面前,帶給他們視野更加廣闊的藝術沖擊,充分而又有效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及藝術素養。
(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素質教育成為重點,因此,在利用微課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強化,視頻教育資源與逐漸豐富,人們除了可以在電腦或電視上進行學習之外,還可以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進行視頻學習,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微課不僅可以為學生在課堂上提供幫助,更可以在課下引導學生進行視頻學習與觀看,使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得到鞏固,使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聊天軟件為學生建立學習交流平臺,使教師制作的短視頻可以在交流平臺上進行分享,引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美術知識。此外,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可以借助學習交流平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積極進行交流,從而解決困惑。借助信息平臺等方式進行教學與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五)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
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過程中,要以課標要求為準則,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并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要對學生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視頻與資料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實現探究式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剪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分析,可以將剪紙過程制作成相應的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進行剪紙技能的學習,對相對較難的地方,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進行學習,直到學生能完全掌握。在制作視頻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講解,對紙的對折、畫圖等進行詳細的介紹,也可以通過課堂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在學生討論過后,教師還要為其進行總結,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結合具體的形狀在紙上對裁剪的物體進行類型、特征等的描述,然后利用課件或視頻為學生介紹一類事物的特點,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對自己喜歡的種類進行自主設計,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性,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提升。
(六)幫助學生放飛想象
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審美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教學,利用微課的優勢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想象力與學習知識的欲望得到激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藝術素養。例如,在教授“畫太陽”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一節微課短視頻,為學生展示太陽形狀的變化,為學生呈現美輪美奐的太陽的圖片,使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形式多樣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躍。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的評價,使學生能及時得到引導,使學生能學到相應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太陽的繪制,使學生對自己畫的圖進行自評、互評等,并從中挑選比較優秀的作品進行全班展示。聽過微課教學,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可以使教學目標能順利達到,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想象力得到強化,使學生能在美術素養方面得到發展。
四、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進行高質量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好奇心
有效的課前導入有利于對學生好奇心的激發,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這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樣有利。對此,教師應充分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生動且活潑、短小且精悍的微視頻的制作,借助微課實施優質的課堂導入。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在人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家鄉的小吃”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美食,與各地區風俗相結合,制作一段微視頻,同時,與歡快的背景音樂以及文字介紹相搭配,由此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為課堂教學的順利與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最終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的飲食文化、家鄉小吃的特色及繪制方法等,并對這些內容產生好奇心,試著用一些工具進行家鄉小吃的制作。
(二)利用微課整合課堂知識與生活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出于對美術較強直觀性這一特點的考慮,小學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微課的生動性、靈活性與整合性特點,有機結合課堂知識與生活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實現對創作靈感的激發。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而言,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應將開放性體現出來,強化對學生美術課堂體驗的重視。如在人美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五彩路”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幅以“熱愛生活之美”為主題的色彩畫的創作,而在此前,教師可借助有關軟件進行關于繪畫色彩知識的視頻的剪輯及制作,通過微課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色彩的理解。如此一來,學生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便能實現對色彩的合理運用,進而更好地突出繪畫的主題。
(三)對教師引導加以強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作為一門技能型課程,小學美術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但這種教學方式會造成對教學時間的占據。對此,教師可借助微課,將引導作用很好地發揮出來。如在人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圖形的魔術組合”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事先將微課視頻制作好,讓學生在課上以微視頻的形式欣賞夏加爾《我和我的村莊》,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如“微視頻中的畫上都畫了什么內容?”“你感到這些內容和以往見到的作品有哪些不同?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可以用自己帶到課堂上的東西進行魔術組合嗎?”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幾種不同于課本的組合方法,如用廢棄物組合新形象等,并引導學生在課下找東西試一試。由此一來,學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怎樣借助物象進行魔術組合,同時,學會用各種類型的圖形完成對一幅新穎而又有趣的圖畫的組合,而這對他們將常規思維方式改變進行創作,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同樣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
五、結語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具有直觀性,這使不少教師對微課在美術教學中所具有的實效性產生疑問,部分教師長期而又片面地認為,與其對微課加以運用,不如當堂為學生展示相應的教學內容。但通過多次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微課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教師應對微課教學進行靈活運用,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發揮充分的促進作用。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