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驕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階段,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再次入院的概率都處于比較高的水平。病情嚴重、反復住院都給患者的心理和經濟帶來嚴重的負擔,疾病的折磨和身體以及心理上的不適也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和信息化水平的升高,從而出現了延續性護理這一新型的護理服務,延續性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采取系統的護理干預,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讓患者和家屬掌握護理能力,參與護理。通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一步達到降低患者住院次數、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本文主要闡述了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必要性,延續性護理實施的主要形式、重點以及內容。目的是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制定規范的護理方案,促進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延續性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41.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慢性心力衰竭致使心臟射血能力低下,和過度充盈,屬于心臟器質性病變[1]。該病的主要特點有:再次入院率高、患病率高、疾病致死率高。據臨床資料顯示,我國心力衰竭患者經過治療出院后6個月內的再次入院率和疾病復發率超過20%[2]。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長期承受著呼吸困難、虛弱乏力、疼痛等的困擾和折磨,希望得到持續性護理心情較為迫切,就我國目前的醫療和護理的現狀來看,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主要還是以住院期間的護理為主,對患者出院后的居家護理較為忽視[3]。為了保證對患者護理的連續性和協調性,使患者從醫院到家庭都能夠獲得護理服務,所以,采取了延續性護理這一依托信息化的護理模式,從而使患者的享受與到治療和護理的延續性服務。通過相關資料和文獻的檢索查閱,本文對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必要性,延續性護理實施的主要形式、重點以及內容進行主要剖析和闡述[4]。最終目的是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制定規范的護理方案,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具體如下。
一、延續性護理的重要性
1.缺乏依從性
社會進步、生會方式發生了改變,慢性心力衰竭對人們的生命和健康都產生了嚴重的威脅,但是絕大部分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還不夠重視,吸煙、飲酒、高鹽高脂的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得不到糾正?;颊叩闹委熞缽男院妥襻t行為都比較差,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患者極容易出現再次入院接受治療的情況。
2.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據相關資料顯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延續性護理的實施,通過對患者多種形式、多個方面、不同層次的管理來實現對患者的持續、無間斷的護理,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延續性護理的方法
1.微信隨訪
通過微信群聊的建立,每日定時為患者推送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飲食,生活習慣等,對患者的情緒管理進行指導。將語音和圖片視頻等信息通過微信群聊的方式發送到患者的手機,患者也可以通過微信群直接與其他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對自身的恢復以及目前還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供大家討論。微信的信息傳輸具有多樣形式,方便患者根據喜好以及條件限制進行選擇,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傳送,保證了患者獲得護理信息的時效性。
2.手機管理軟件
通過智能電子隨身設備的普及,智能電話、手表、手環等都出現的生活當中,可以通過健康管理軟件,具有監測患者基本體征和提醒服藥和完成護理任務以及測量體質的作用。傳感器由患者攜帶,護理人員通過系統終端掌握患者的心率、血壓、用藥依從性等方面的信息,護士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專業化指導。
3.家庭隨訪
將對患者的家庭隨訪,與患者所在的社區進行聯系,隨訪有社區進行走訪和指導,將結果上報至醫院,護理人員將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對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和指導,以提高隨訪的效果。
4.電話短信訪視
護理人員半個月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對患者的用藥情況,身體狀況進行了解,了解患者在當前階段所存在的問題和疑問,進行詳細、專業、有針對性地解答,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還可以通過短信方式提醒患者定期復查,將運動建議、飲食指導通過短信發送到患者手中,使其進行自我管理,促進健康。
5.開設心力衰竭門診
心力衰竭門診的開設,為患者搭建護患溝通的平臺,提供護理咨詢服務,方便患者進行咨詢,解答患者疑問,對緩解患者癥狀取得良好效果。
三、延續性護理的內容
1.飲食護理
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者每日的鈉、水以及蛋白質有攝入量的控制,患者的飲水量保證在600~800ml/天,鈉也就是食鹽的攝入為3g/天,蛋白質為1.0g/kg?;颊咴陲嬍撤矫孢€要注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心理護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現抑郁、焦慮情緒不在少數,且數量每年都在增長。一旦抑郁發生,就影響患者的依從性,所以,對患者進行適時,恰當的心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緩解其焦慮抑郁的情緒,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
3.運動管理
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使患者的運動耐力得到提高,能夠起到緩解慢性心力衰竭癥狀、減少患者再入院率的目的。知道患者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例如游泳、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都可以選擇進行,運動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1小時,每周進行3~5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適當的對運動時間和次數進行調整。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如:呼吸困難、胸悶、頭暈等要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及時就醫。55C6C8A6-BE09-4639-B1D1-919CABAE7DD8
4.用藥護理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且治療過程漫長,會導致患者在出院后進行藥物治療時出現藥物的用法用量有偏差以及漏服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出院前明確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囑患者一定規范用藥,熟悉講解藥物的用法用量和用藥頻率,不要錯服和漏服。
四、延續性護理的結果
1.并發癥
通過延續性護理的實施,患者在長期持續的護理服務和干預下,按時按量用藥,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體育運動,以及對危險因素的注意和規避,也緩解了患者抑郁焦慮等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的健康。
2.再入院率
有護理人員對患者基本身體情況的持續監測和不間斷的護理,使問題的發現及時,解決合理,結果也可以達到讓患者滿意,讓患者在家庭環境也能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減少了疾病的復發,降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同時減少患者在住院治療方面的開支,住院產生的費用大大減少,緩解了家庭經濟的壓力。
3.治療依從性
延續性估計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實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遵醫行為,使患者在醫院以外的環境當中也能正確的認識和對待疾病,按時定量服藥,避免藥物中斷,錯服和漏服。
4.生活質量
通過對患者全方位的護理支持,使患者的身體、心理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和自我認同,使其對于疾病產生的恐懼、和消極抵抗心理都有所緩解,使患者在未來與疾病對抗的時候也能夠充滿信心,使患者早日戰勝疾病,使其生活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5.自我管理能力
通過護理人員的遠程護理以及監督,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疾病,謹慎的對待疾病,使患者摒棄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科學飲食,規律作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6.護理滿意度
護理人員所進行的延續性護理,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主要是為患者謀求健康,使患者在承受最少痛苦,花費最少金錢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照顧,和最專業的護理知道。實際上,護理人員也最大程度的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促進了患者健康,改變了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復發次數和在入院率,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
小結
慢性心力衰竭作為心內科的常見疾病,嚴重的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5]。這一疾病治療復雜,且質量過程艱難又漫長,所以患者在出院做不到自我護理,都到專業的指導都容易導致病情的惡化。使患者再次入院概率增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在我國對慢性心力衰竭主的護理是圍繞著醫院展開,傳統的隨訪當時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和精力,又不能保證時效性,所以盡管護理人員付出巨大,但是也收效甚微。而延續性護理,依托著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今社會的大環境,為護理人員提供了新的護理思路,打開了護理的新方式的大門[6]。
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屬于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階段,基本上無法治愈,目前的治療主要以延緩病程,緩解癥狀為主[7]。那么對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能夠保證患者在不同照護環境和場合都能得到專業的護理。延續性護理,從患者出院開始,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以方便日后隨訪工作的有序進行[8]。微信平臺的建立,對患者進行隨訪和疾病知識的灌輸,能緩解關心因疾病所產生的不良情緒。使患者在與病友溝通交流病情的同時,提高患者自身的依從性,建立信心。通過手機軟件對患者身體信息的監測和整合分析,可以督促患者完成每日的護理任務,指導患者完成體育運動,進行身體鍛煉,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增強管理意識,進一步使治療效果得到提高[9]。家庭、電話短信等方式的隨訪雖然難度較大,但是通過有社區建立連接的方式也可以及時解答患者問題,進行面診,減少了患者的醫療費用,保證患者獲得延續性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的飲食、運動心理、用藥等方面的護理干預,保證了患者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通過適當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對抗疾病,改善呼吸功能[10]。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指導,能夠促進患者健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者的在入院率;用藥護理則可以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和治療的依從性,嚴格按照用法用量進行藥物治療,防止患者因錯服和服用過期藥物而發生危險情況的發生,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患者心理的護理也可以解決其在治療過成功所產生的消極、抑郁情緒,有效抑制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抑郁癥的發生,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同時使患者的滿意度有所提高[11]。
總而言之,延續性護理的實施不僅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還能夠降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減少因住院所產生的費用,使患者的經濟壓力得以緩解,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在護理工作中推廣實行。
參考文獻:
[1]周新圓,趙靜靜,曾余佳,等. 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預后的影響[J]. 中國醫藥,2022,17(1):132-135.
[2]楊玉英,敬曉華,容亞鳳. 三位一體護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衰院外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1):154-156+168.
[3]李霞,楊蕊,陳飛飛. 遠程網絡延續護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21,21(3):414-419.
[4]周麗梅. 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5):838-840.
[5]許愛群,余熙萍,李瑾,等飛. 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預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7):189-192+196.
[6]韓鳳云,趙靜敏. 延續性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外醫療,2021,40(23):165-168.
[7]董永蓉. 基于授權理論的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21,35(18):3336-3339.
[8]張怡琳. 以奧馬哈系統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續性護理方案的制定及應用效果研究[D].江蘇大學,2020.
[9]趙雅琴,朱慧鵬,王冉. 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醫行為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3):93-95.
[10]常靜,羅進光,王彥利. 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功能及服藥依從性等的影響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2020,36(7):1085-1088+1091.
[11]李媛. 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J]. 新疆醫學,2020,50(7):734-736+741.55C6C8A6-BE09-4639-B1D1-919CABAE7D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