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

摘要:新時期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對建筑業形成利好支撐,也對消防救援隊伍的工作開展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為確保社會的有序生產、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應做好防火監督與消防設施配置,消除火災隱患,提高民眾的防火意識。從而,通過做好建筑施工中的防火監督與檢查,優化消防設置配置,使其能夠滿足建筑物的實際使用需求,以便防患于未然。在此,筆者依據工作經驗,淺議促進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工作開展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建筑防火監督;消防設施配置;對策;分析
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各大城市中大型建筑物的數量日漸增多[1]。與此同時,伴隨使用需求的提升,建筑施工也呈現出結構復雜、功能齊全、電子設備數量增多等新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火災隱患也變得更為復雜,發生概率更高,嚴重地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應做好對建筑防火工作的監督、檢查,優化工作流程,規范執法程序。進而,確保建筑施工中消防設施配置合理,使相關工作人員在實踐學習中掌握對消防設施的應用技巧,提升他們的防火意識。
一、加強建筑防火監督及關注消防設施配置的意義
在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消防設計、設施配置作為關鍵一環,任何的細節疏忽都有可能導致消防驗收不合格,輕則項目進度延期,嚴重的還有可能在發生火災隱患后,因得不到有效救援,使火災的影響擴大化,給建筑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只有將消防安全擺在首位,認識消防監督檢查的重要性,積極配合防火監督、檢查,參與相關的培訓,嚴格按照相關建設標準的要求進行消防設施配置,將違規建設、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里,這樣,才能體現防火工作的開展價值,助力建筑行業穩健發展,保障民眾的日常生活與有序生產。近年來我國城市中建筑施工出現了新特點,其不僅投資額度大、施工工藝比較繁雜,且常見一些大型建筑[2],隨著商業寫字樓、居民區住戶數量的上升,人群密集,更應做好火災防范。因此,一方面,需要消防隊伍加強建筑防火監督,定期開展聯合檢查;另一方面,還應促進對消防設施的優化配置,使人們具有操作能力,盡可能降低火災所造成的危害。
二、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就當前的建筑防火工作開展現狀來看,工作推進更具綜合性與針對性,部分消防救援機構根據防火工作特點,開展專項整治、聯合監督,希望通過創新思路,提升城市消防工作開展質量。并且,其也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使消防救援隊伍的監督、檢查、執法力度與水平大幅提高。但因有些高層建筑為老舊小區,抑或居民的防火意識淡薄,外加受位置因素的影響,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救援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其危害影響可能會擴大化。
例如:山城重慶就曾發生過老舊高層建筑小區失火,出現了“火燒連營”的現象。再如:河北某小區還發生過居民在樓道堆放紙板,未燃盡的煙頭造成火災蔓延。而消防救援人員趕到,卻因其處于22樓,高空滅火救援設備難以達到,現場人員又不會使用滅火設備,使救援工作開展難度加大。歷經40多分鐘的救援,消防員才將明火撲滅。隨后,消防員又進入失火現場,對其進行降溫處理、逐一排查,消除室內的危險因素,避免產生復燃現象。
在很多老舊小區中,防火設置配置不足,群眾的安全意識淡薄,致使火災隱患較大。將其加以總結,便可歸納為“缺、占、亂、堵”等四大特點。另外,加強防火監督,還應確保消防通道的順暢。假若“生命通道”被擠占,即便消防救援隊伍及時趕到,也會影響救援工作的開展。另外,設置質量優良、數量充足的消防設施,還應進行相應的使用培訓。如果出現失火問題,經過培訓、學習的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應對、控制火情,避免火災出現蔓延,快速疏散現場的群眾。
三、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合理配置的有效對策
(一)積極做好防火監督工作
面對建筑防火工作中的難點,消防救援隊伍應具有攻堅克難的意識,實施針對性解決對策。一方面,應提請政府組織做好對老舊小區的消防監督、檢查,使防火工作有序實施;另一方面,應聯合住建等部門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施工標準,對新建項目進行檢查,存在問題的責令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整改,消除火災隱患。尤其是面對一些高層建筑項目,應逐一對其進行消防項目的檢查,使監督工作有效實施,提升建筑項目整體安全性。只有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工作理念指導下,以定期與抽查的方式進行對建筑防火的監督、檢查,才能緊抓工作要點,及時發現問題,對建筑施工方多加約束,使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助力防火工作的高效實施。
(二)應當加強防火安全教育
為了加強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還需及時的開展專題培訓,多渠道投放防火科普知識,使群眾參與到防火監督中來,讓他們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識。例如:可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在電視公益廣告、汽車、地鐵、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投放消防知識,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消防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隱患排查技巧、消防設施應用能力,提升消防教育的覆蓋率與有效性。還應當促進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密切與幼兒園、中小學等合作,使全民關注建筑防火工作開展,形成社會監督機制,開設社會舉報熱線,使消防設施配置不足問題無處遁形。
(三)促進消防設施優化配置
為了使消防設施配置更加優化,讓其得到有效運用,還應使設計工作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可結合不同建筑物特點,在不同施工階段跟進消防監督,避免對消防器械、逃生出口等形成遮擋。對于超高層建筑,還應定期進行對消防設施的檢查、維修,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另外,應具有工作反思、總結意識,能發現消防設施配置中的問題或不足,查找設計缺陷,及時整改。安裝消防設施的施工人員應具有豐富工作經驗、掌握專業技能,避免出現安裝、檢查失誤,造成消防設置配置問題。此外,還應考慮用電問題,以免線路過載、短路等發生火災。
(四)打造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面對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工作存在的問題,為了施以針對性解決對策,還應構建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過硬的消防監督干部執法團隊,使監督、檢查、培訓工作高效推進,幫助建筑企業答疑解惑,促進他們提高防火意識。例如:可以選派支隊中業務骨干、經驗豐富的基層監督員或曾在監督崗位中有過突出貢獻的干部,推進“檢查+培訓”。結合建筑防火監督、設施配置中的關鍵問題,強化學習,使監督程序與工作內容優化、明確;加強對相關管理制度、法律法規的運用,促進監督檢查人員履職盡責。此外,可集合建筑企業的設計人員,使其了解相關消防設施的工作原理與組成構件,加深對建筑消防知識的掌握,使其正確的認識消防工作,促進雙方溝通。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升城市消防救援工作開展質量,不僅應發揮消防隊伍的監督、檢查作用,提升執法水平,更應促進對消防設施的優化配置。只有加強建筑人員的思想認識,才能使其充分了解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的建筑消防管理規定、監督管理制度,依據建筑結構特點,合理進行建筑消防設計。在確保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與檢測系統及防排煙系統等有效施工與布設中[3],工作人員還應掌握不同消防設施的應用方法,有效排查、遏制火災隱患。
參考文獻:
[1]林志勇.建筑防火監督及配置消防設施探討[J].山西建筑,2017(28):251-252.
[2]栗欣.建筑防火監督及配置消防設施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04):12-13.
[3]馮林.對城市高層建筑防火監督檢查要點的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9,05(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