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茜 常后嬋 別逢桂 呂汶澤 陳慶科
1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手術室,廣州 510080;2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泌尿外科,廣州 510080
泌尿系結石為我國高發疾病,主要為通過經皮腎手術和輸尿管鏡手術治療。復雜的腎-輸尿管復合結石,可能需要分期先處理輸尿管結石,二期處理腎結石,或者一期截石位處理下尿路后再變換體位處理腎結石。前者治療時期長,且患者繼發感染風險大,后者反復變換體位,對術中護理及各種管道護理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斜側臥位體位在復雜性泌尿系結石手術開始得到逐漸應用[1-3],但對于該體位的截石位區域操作復雜,無法在擺放后再進行微調節,且擺放不當可導致多種神經肌肉損傷等并發癥。廣東省人民醫院引進了馬鐙型多功能腿架,尤其是應用于斜側臥位的復雜型截石位的擺放,現將初步應用體會總結。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廣東省人民醫院行一體化斜側臥位經皮腎鏡碎石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患者65例,其中按擺放體位的不同器械分別設定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1例。麻醉方式均為全身麻醉。納入標準:擬行雙鏡聯合(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54.62±10.31)歲,采取常規截石位腳架擺放;觀察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54.77±12.61)歲,采用新型馬鐙型體位架擺放。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廣東省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65例患者均采用斜側臥位+截石位一體化體位:患者臀部緊貼床尾,于患側腰背部放置45°三角形體位軟墊形成健側斜臥位姿勢,顯露患側穿刺區域,患側上肢抱球式固定于手架。其中針對截石位區域的擺放,對照組則先按經驗預設患者下肢擺放角度,并按“T-K-O”原則擺放對應的截石位,待體位架關節固定后,反復調節螺栓松緊以獲取患者最舒適角度。觀察組則安置AllenYellofinsTM馬鐙型氣動助力腿架,同理按“T-K-O”原則擺放斜截石位,并通過氣動助力開關進行微調節。
前期預試驗,我們選取了10名志愿者護師清醒狀態下按觀察組采用馬鐙型腿架擺放了一體化體位,良好的舒適度均得到一致肯定。見圖1、圖2。

圖1 馬鐙型多功能腿架輔助下的斜側臥位擺放。A為正位觀,B為側面觀

圖2 馬鐙型多功能腿架在斜側臥一體化雙鏡聯合碎石手術的應用
記錄擺放體位的耗時,以及患者體位擺放前、手術結束恢復平臥位的健側上肢動脈測壓變化、心率以及指脈氧等生命體征數據。
采用SPSS26.0軟件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上位進行經皮腎鏡碎石+下位輸尿管鏡碎石同時聯合操作,手術均順利完成,術中均無使用血管活性藥。因結石體積及手術難度的個體差異性大,本次未將手術時間列入統計范疇內,對術中護理的參數進行收集并統計學分析。針對收縮壓、舒張壓、心率以及指脈氧4個指標的術前、術后獨立分析,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為此對收縮壓、舒張壓、心率以及指脈氧指標的變化差值進行二次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是在體位擺放時間上,觀察組(16.32±1.17)min優于對照組(33.47±3.54)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經皮腎鏡碎石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患者手術前后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經皮腎鏡碎石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患者手術前后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注:對照組采取常規截石位腳架擺放,觀察組采用新型馬鐙型體位架擺放;1 mmHg=0.133 kPa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34 31術前收縮壓(mmHg)140.91±25.11 140.39±21.35 0.090 0.928舒張壓(mmHg)73.62±14.33 76.48±13.68 0.821 0.414心率(次/min)71.18±9.98 67.16±10.25 1.601 0.115指脈氧(%)98.91±1.91 99.58±0.92 1.770 0.082術后收縮壓(mmHg)117.00±10.42 113.48±9.57 1.414 0.163舒張壓(mmHg)70.65±7.87 67.32±8.58 1.632 0.108心率(次/min)74.29±8.54 76.10±7.49 0.905 0.371指脈氧(%)99.00±0.82 98.90±0.83 0.489 0.638
表2 兩組經皮腎鏡碎石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差值、體位擺放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經皮腎鏡碎石聯合輸尿管鏡碎石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差值、體位擺放時間比較(±s)
注:對照組采取常規截石位腳架擺放,觀察組采用新型馬鐙型體位架擺放;1 mmHg=0.133 kPa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34 31收縮壓差(mmHg)31.50±20.74 28.39±20.23 0.611 0.543舒張壓差(mmHg)13.32±9.03 16.65±10.53 1.373 0.176心率差(次/min)12.24±7.88 14.42±8.56 1.069 0.288指脈氧差(%)1.62±1.30 1.13±0.85 1.779 0.081體位擺放時間(min)33.47±3.54 16.32±1.17 25.690<0.001
斜側臥位作為一體化體位能順利完成經皮腎鏡手術[4]+輸尿管鏡碎石[5],有學者總結了該體位的特點及優勢[6]:(1)一種體位,可同時完成截石位和俯臥位雙體位手術,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和體力的消耗;(2)兩種入路,可同時上下不同入路聯合操作,且互不干擾;(3)三類術式,一體位可同時完成經皮腎鏡、輸尿管鏡、輸尿管軟鏡3種術式;(4)四大優勢,舒適度高、聯合操作、減少石階形成、保持腎盂低壓;(5)減少了俯臥位造成眼眶和眼球受壓的風險,避免男性患者會陰區的壓迫;(6)避免了俯臥位對氣管插管打折、脫管的干擾風險,同時便于觀察患者的管道情況,保持呼吸通暢。
馬鐙型多功能腿架具有以下特點[7]:(1)任意調節。360°全方位調節截石位角度以及外展角度。(2)隨時調節。術中醫護人員也可以在保持腿部無菌狀態下進行微調節各種角度以減少與腔鏡器械的“打架”。(3)輕松調節。氣動助力型腿架可輕松抬舉或擺動腿架,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我們還發現具有以下優勢:環抱式保護,腿部保護墊可完全包裹腳、踝、腓腸肌,減少神經副損傷。(4)精確調節。擺放角度可精確調節并定量顯示。(5)舒適度好,患者雙腳“站”在腳蹬內,配合獨特的腿套護翼包裹,轉移了雙下肢的著力點,避免了傳統體位對腘窩、小腿的壓迫。
由于斜側臥位的特殊側向使下半軀體不能按常規截石位角度進行擺放,常規截石位器械無法在術中進行微調來適應器械的旋轉,為此我們嘗試將馬鐙型多功能腿架應用在斜側臥位的泌尿系結石體位擺放。在本次臨床研究應用中,我們發現馬鐙型多功能腿架應用在總體擺放時間上明顯縮短,在體位微調節以配合舒適度的時候,觀察組可通過氣動助力關節輕松地任意角度調整,而且僅需單人操作,甚至手術醫師根據術中器械角度均可輕松二次調整;而對照組則需一人懸托肢體,另一人方可調整體位架關節,并反復嘗試以獲得最佳舒適度,術中無法進行二次調整。馬鐙型多功能腿架減少反復變換體位所造成的醫務人員體力支出,且體位護理難度相對簡易,減少對氣道、顏面部以及會陰部等部分的壓迫,避免體位相關性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患者各關節體位的受壓程度可以進行微調節,以減少甚至避免對術中器械操作區的干擾,而這正是傳統截石位固定架不能比擬的,傳統體位架是手術器械遷就體位,而多功能腿架則是體位遷就手術器械,從而提高手術操作的便利性、舒適性以及安全性。
馬鐙型多功能腿架目前多應用于婦科[8-9]、胃腸[10]的常規截石位,但是在泌尿外科的應用文獻甚少,尤其是配合斜側臥位的應用,目前尚未有文獻報道。馬鐙型多功能腿架的優勢明確,其安全性、易操作性、全方面保護性及可隨時微調等優點得到行業的認可,大大縮短了手術體位的準備時間,減少患者由體位擺放所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尤其在復雜性腎輸尿管結石手術中,需要聯合經皮腎鏡+輸尿管鏡碎石的一體位狀態下,甚至是特殊的俯臥位[11]泌尿系結石手術,馬鐙型多功能腿架的優勢將發揮得更加明顯,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