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 宋航 李彥卓
1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一病區,南陽 473000;2南陽市中心醫院心臟外科,南陽 473000;3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南陽 473000
自落實二孩政策后,越來越多的臨床護士選擇生育二胎,其產后返崗問題逐漸引起護理管理者的重視[1]。如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已成為二胎返崗護士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目前,國內對于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護士,對于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調查二胎產后返崗護士的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現狀,分析其相關性,旨在為促進二胎產后返崗護士群體心理健康和職業發展提供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陽市3所公立三級綜合醫院二胎產后返崗護士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注冊護士,從事臨床護理時間不低于2年;年齡≤45歲,自愿參加本研究;生育二胎并已返崗時間≥1個月。(2)排除標準:外出進修、病事假者;嚴重疾病;實習護士。根據樣本量粗略估計法,樣本量可取變量數5~10倍,本研究涉及12個變量,考慮10%失訪率,最終確定樣本量為118例。
2.1、調查工具(1)研究者自行設計《生育二胎返崗護士一般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年齡、職稱、月收入、聘用形式、工作科室、返崗前是否參加崗前培訓等。(2)使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61,共14個條目,每條目采用李克特(Likert)5級計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5分,總分13~65分,總分越低表明工作生活平衡水平越低[2]。(3)使用《醫護人員抗逆力評價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83,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0.612~0.784,包括4個維度18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賦值1~5分,總分18~90分,總分越高表明護士抗逆力越高[3]。
2.2、調查方法 調查前征得相關醫院負責人同意,每所醫院指定1名研究員進行統一培訓后負責發放問卷。采用電子化整理問卷后導入問卷星,形成鏈接后由研究員在各醫院指定微信群內發放,要求調查對象30 min內完成,共發放問卷118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回收有效問卷112份,有效回收率為94.92%。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分析工作生活平衡與抗逆力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的年齡、學歷、護齡、職稱、科室、勞動關系、月收入、居住環境、一胎年齡、一胎性別、二孩喂養方式、二胎返崗時間、返崗前是否參加崗前培訓13項指標的具體情況見表1,不同護齡、月收入、一胎年齡以及返崗前參加崗前培訓的護士抗逆力總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112例二胎返崗護士一般情況及抗逆力得分單因素分析
國內護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的調查結果常與全國醫護人員工作生活平衡調查常模及全國醫護人員抗逆力常模進行比較[4-5]。表2顯示,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總分為(37.53±7.76)分,條目均分為(2.88±0.63)分,依據每條目最高計分為5分,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其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全國常模,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抗逆力總分為(58.79±9.88)分,條目均分為(3.05±0.57)分,依據各條目最高得分為5分,處于中等水平,其總分及各維度均低于全國常模,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分,±s)

表2 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分,±s)
項目工作生活平衡量表總分工作侵擾家庭家庭侵擾工作工作促進家庭家庭促進工作抗逆力總分人際聯結決策應對柔性自適理性思維條目均分(112例)2.88±0.63 2.96±0.49 3.17±0.46 2.63±0.42 3.26±0.51 3.05±0.57 3.67±0.52 3.24±0.58 2.96±0.49 2.77±0.43實際得分(112例)37.53±7.76 3.23±0.52 3.14±0.47 2.58±0.40 2.93±0.45 58.79±9.88 12.15±2.53 17.87±3.81 10.10±2.64 10.28±2.93全國常模(580例)39.98±9.70 3.45±0.60 3.29±0.63 2.91±0.52 3.18±0.47 64.10±9.70 13.54±2.46 19.96±3.62 12.01±2.53 12.97±3.05 t值2.521 3.626 2.394 6.361 5.189 5.288 5.449 5.546 7.263 8.599 P值0.012<0.001 0.01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表3顯示,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總分與抗逆力總分及其4個維度得分均呈正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3 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與抗逆力的相關性分析
表4顯示,以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總分為因變量,以其人口學資料(護齡、月收入、一胎年齡、返崗前是否參加崗前培訓)為第1層自變量,自變量賦值:護齡(<4年=0,≥4~10年=1,≥10年=2),月收入(≤5 000元=0,5 000~8 000元=1,≥8 001元=2),一胎年齡(≤3歲=0,3~≤6歲=1,6~≤12歲=2,>12歲=3),返崗前是否參加崗前培訓(否=0,是=1);結果4項進入回歸方程,F=20.032,P<0.001;R2=0.314,調整R2=0.303;將工作生活平衡作為第2層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24.365,P<0.001;R2=0.435,調整R2=0.416。在納入工作生活平衡之后,自變量對抗逆力的解釋水平明顯提高,即工作生活平衡可獨立解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的變異(41.60%)。

表4 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對抗逆力影響的多元回歸分析
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多為科室中堅力量,工作中常承擔關鍵性任務與責任,產后休假受脫崗時間長、工作環境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常面臨著更多的工作壓力,同時由于家庭結構重新調整,其經歷著巨大的生理變化和心理應激,導致返崗后工作與家庭壓力異常嚴峻,工作投入狀況存在較大改變。工作生活平衡指個體通過合理處置時間和精力資源,維持工作、家庭職能良好,對工作與生活滿意的心理狀態,高水平的工作生活平衡能激發護士的積極取向及工作滿意度??鼓媪χ競€體面對逆境、創傷等負性事件及重大壓力時所表現出的回彈、恢復能力。Sweeney[6]證實,抗逆力水平較高的二胎產后返崗護士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返崗后處理工作家庭沖突更得心應手,工作和生活滿意度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其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全國常模(均P<0.05)。原因可能為與其他職業相比[7],護士更容易接觸到工作中的威脅、暴力等嚴重的應激源,導致更高水平的工作壓力。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本身就處于一種工作、家庭、個人追求均紊亂的特殊時期,不僅需承擔科室繁重的日常工作,而且還要處理家庭事務,無形中構成了更高的工作-家庭沖突。其中工作侵擾家庭、家庭侵擾工作得分較高,說明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普遍認為工作占用時間過多、壓力過大對家庭生活存在較大的負性影響。原因可能為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家庭以雙職工家庭居多。護士輪班制工作,強度高,休息時間不確定,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角色被打破,護士更多的參與到工作中。但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加,護士承擔的家務勞動和子女養育責任更重,家庭生活需耗費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去維護,但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受限,若對工作投入過多勢必會減少對家庭投入,導致護士很難在家庭與工作之間達到平衡。而這種狀況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加重護士的高負荷運轉與身心疲憊,降低工作質量,加劇工作與家庭的沖突性。林建龍等[8]研究指出,48.6%生育二胎的三甲醫院返崗護士不能協調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造成職業倦怠。因此,建議護理管理者應通過建立不同層面的社會支持系統,給予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更多的理解和關心,及時關注其工作及家庭情況,合理排班,同時定期家訪護士家屬,取得家屬對護士工作的支持,繼而幫助護士促進工作-家庭平衡。
本研究結果顯示,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為中等水平,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全國常模(均P<0.05),略低于余淑儀等[9]對二級醫院護士抗逆力的研究結果,原因可能與研究對象的范圍及事件發生環境不同有關。這提示二胎產后返崗護士處理工作壓力、生活應激等不良事件的能力略為欠缺,其抗逆力水平亟待提高。分析原因可能為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均為來自三級綜合醫院的臨床護士,返崗后工作與家庭重擔與日俱增,若無法有效平衡工作和家庭間的沖突,極易導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應,使得職業滿意度下降,抗逆力降低。人際聯結維度得分最高,說明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在經歷養育子女的艱辛后,更能體會患者對健康的渴求,具備較強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在工作過程中更注重與他人協作,以減輕患者痛苦,順利完成任務,同時,在遇到困難時,組織與同事也會給予其充分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其人際聯結維度得分最高。理性思維維度的得分最低,原因為產二胎護士返崗后對工作壓力更為敏感,焦慮、壓抑等負性情緒“扎堆”出現,缺乏對危機事件的恢復力和處置力,易出現崗位適應不良[10]。建議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工作負荷及工作性質給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帶來的應激,加強其產后返崗的技能和知識培訓,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工作適應障礙水平,提高其應對逆境的能力。本研究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護齡、月收入、一胎年齡、返崗前是否參加崗前培訓對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均具有正向預測(均P<0.05)。與高護齡護士比較,低護齡者對工作的熟練度較低,且多數患者傾向于尋求高護齡護士護理,無形中增加低護齡護士的職業壓力,一定程度地降低其成就感及自我滿足感,其抗逆力水平欠佳,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支持系統并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為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分配工作。與低月收入相比,月收入較高者,家庭負擔輕,工作壓力較低,家庭更穩定,返崗后對待工作壓力的方式更傾向積極應對,崗位適應水平更好。建議護理管理者應做好制度創新,進一步調研,優化薪資補貼、調補休政策,給予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更多的希望,以提高其抗逆力水平。相比于未參加崗前培訓的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已參加者可通過培訓,掌握其離崗期間的新技術及新知識,從而夯實返崗后新階段的各項工作準備度,降低工作壓力,擁有較高水平的抗逆力。護理管理者應建立完善的返崗前培訓計劃,對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存在的知識不足進行重點培訓,以使其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提升抗逆力。研究表明,一孩年齡越大的二胎產后護士,其返崗后適應水平相對更高[11]。年齡較大的一孩能承擔部分家務,護士能抽出更多精力去處理工作、家庭事務,返崗適應難度小,在工作足夠投入的情況下,其能獲得更好的崗位適應,抗逆力隨之提高[12]。這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及時幫助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建立家庭支持系統,確保其有穩定的時間去解決家庭問題,繼而提高對生活及工作的情緒體驗,增進抗逆力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112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生活平衡與抗逆力呈正相關(均P<0.05),工作生活平衡可獨立解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的變異(41.60%)(P<0.05),與尚建英等[13]研究一致。這提示維持工作生活平衡,可一定程度地改善二胎產后返崗護士的抗逆力,緩解其職業壓力狀況。分析原因為:合理分配工作與生活領域中的時間,是實現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的首要前提。工作家庭沖突已成為影響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的重要條件,也是導致其職業滿意度降低的首要因素。當工作-家庭處于良好的平衡狀態時,二胎產后返崗護士能妥善處理工作中的各種事務,較好地參與工作進程,面對困難傾向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利于抗逆力地提高,從而有效解決問題,提升主觀幸福感。因此,保持適當的工作控制水平及社會互動已成為實現護士工作生活平衡的最有效途徑。建議護理管理者考慮靈活的工作實踐和團隊管理,在二胎產后護士返崗前及初期積極開展減壓知識培訓及業務指導,給予其組織支持與人文關懷,幫助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促進工作場所的幸福感和健康;同時應指導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掌握在日常應激源中改善壓力抗逆力的方法,家庭、夫妻、個人共同協作,進而增進護士對生活、工作的正向情緒體驗,提高個人抗逆力,獲得幸福感、歸屬感及自我價值感,促進工作投入,促使工作和生活更好的平衡。
總之,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家庭沖突明顯,工作生活平衡得分、抗逆力得分均處于中等水平,工作生活平衡是影響二胎產后返崗護士抗逆力的主要因素(P<0.05)。護理管理者應重視二胎產后返崗護士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在完善管理機制、強化人文關懷、減輕其工作壓力的同時,也需力爭護士家屬對護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繼而提升個人抗逆力,幫助其順利度過返崗適應期,促進其健康及工作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