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 張賢軍
【例1】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重要工具,在建設和運營中對環境的影響,都需要專門的研究,秦沈客運專線在建設和運營中,對環境影響做的調查研究多為不同單位出于本單位項目,下表為沈陽鐵路局管內鐵路區段環境指標的數據。

沈陽鐵路局近年來環保指標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治理前,治理期,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秦沈客運專線運營中對環境影響小。論證:鐵路作為低耗能工具,現在多電力火車,其對環境排放的廢氣極少;期間沒出現污染事故;針對于應執行的三同時項目,全部完成,不存在遺留問題;五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好,對環境影響極小。
【命題意圖】本題以秦沈客運專線運營為信息載體,考查鐵路運營對環境的影響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解題分析】此類題目屬于多維度思維試題,需綜合分析,任選一角度作答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由圖可以看出,秦沈客運專線運營中對環境影響小。主要是鐵路作為低耗能工具,現在多電力火車,其對環境排放的廢氣極少,表中2001—2004年期間沒出現污染事故,針對于應執行的三同時項目,全部完成,不存在遺留問題;五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好,達標率多在99%以上。
【例2】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太陽能發電清潔、安全,但光伏電站的建設對氣候的影響,其中光伏發電基本不會產生碳排放。下表是研究荒漠化地區光伏電站建設對小氣候影響的數據。

荒漠化土地光伏電站建設對小氣候的影響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某一方面,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荒漠化土地的光伏建設對當地的氣候有一定的影響。論證:電站周邊的空氣溫度高于電站內的遮陰和未遮陰區域;電站周邊的風速大于電站內的遮陰和未遮陰區域;電站周邊的光合有效輻射大于電站內的遮陰和未遮陰區域;電站周邊的土壤問題電站內的遮陰和未遮陰區域。
【命題意圖】本題以荒漠化土地的光伏建設為信息載體考查光伏建設對氣候的影響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解題分析】此類題目屬于多維度思維試題,需綜合分析,任選一角度作答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由表可以看出,荒漠化土地的光伏建設對當地的氣候有一定的影響。例如,電站周邊的空氣溫度(28.628±1.510a)高于電站內的遮陰(26.198±0.992a)和未遮陰區域(26.9±1.079a);電站周邊的風速(2.679±0.156a)大于電站內的遮陰(2.464±0.149a)和未遮陰區域(2.582±0.155a);電站周邊的光合有效輻射(813.375±130.795a)大于電站內的遮陰(83.578±15.907c)和未遮陰區域(422.152±94.321b);電站周邊的土壤溫度(26.657±0.962a)大于電站內的遮陰(21.645±0.652b)和未遮陰區域(27.758±0.957a)。
【例3】瑪納斯河和塔西河流域地表多為松散四季沉積物,由于山地森林遭到破壞,出現一系列問題,后引起注意,經過調研其對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影響并進行治理,下面為森林過伐流域和森林未過伐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和徑流量對比表。

森林過伐流域和森林未伐流域年平均降水量與徑流量的比較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治理前,治理期,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瑪納斯河流域森林過伐導致氣候變干旱、洪災頻發。論證:流域森林開始伐時,降水量為平均37 mm;洪峰較小,平均為149 m3;大面積已伐后,降水量減少,平均為28.8 mm;洪峰加大,為679 m3。
【命題意圖】本題以瑪納斯河流域為信息載體,考查高速森林砍伐對環境的影響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解題分析】此類題目屬于多維度思維試題,需綜合分析,任選一角度作答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由表可以看出,瑪納斯河流域森林過伐導致氣候變干旱、洪災頻發。主要是流域森林開始伐時,降水量為平均37 mm,洪峰較小,平均為149 m3,大面積已伐后,降水量減少,平均為28.8 mm,洪峰大幅加大,為679 m3,這會造成當地流域氣候干旱,洪災頻發。
【例4】福建省南靖土樓2008年“申遺”成功,大批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原本沉寂的小縣城頓時變得熱鬧,擁擠。數量眾多的游客勢必會給土樓景區及整個小縣城帶來眾多影響。某科研團隊采取環境影響度對南靖土樓開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照等級由低到高分別設問0~0.2(1級),0.2~0.4(2級),0.4~0.6(3級),0.6~0.8(4級),0.8~1(5級)進行評價,級別越高,代表影響度越高。南靖縣土樓近年的自然環境評價如圖。

2005—2016年南靖縣土樓旅游自然環境影響度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申遺前、申遺年、申遺后,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南靖土樓“申遺”成功后,其開發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有增強的趨勢。論證:申遺前,南靖縣土樓對環境影響度為0.75~0.9;申遺那年,影響度降低為0.6;申遺后的第二年,土樓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大幅增強;從2009年后半年起,其影響度變化幅度小。
【命題意圖】本題以南靖土樓“申遺”為信息載體,考查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解題思路】由圖可以看出,南靖土樓對當地自然環境影響分申遺前、申遺年、申遺后三段,三段的影響情況不一樣,申遺前(2005—2008年),南靖縣土樓對環境影響度在0.75~0.9之間;申遺那年(2008年),影響度降低為0.6;申遺后的第二年(2008—2009前半年),土樓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大幅增強,從2009年后半年起,其影響度變化幅度小。
【例5】太湖是一個淺水、多湖灣的湖泊,地處經濟發達、城市群密集區域,長期以來,大量的點源和面源污染物通過徑流等進入水體,沉積在底泥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針對于污染情況,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當地有關部門開展了相關評價,評價數據如圖。

太湖竺山灣底泥重(類)金屬元素含量與土壤質量國標的對比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單方面,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太湖底泥中的化學元素的含量均沒有超過國家規定的二級土壤質量標準值。
論證:Pb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Cr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Cu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也低于土壤一級標準;Ni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
【命題意圖】本題主要考查環境污染評價??疾楂@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疾閰^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
【解題分析】本類型試題為開放性試題,結合材料選取一個方面進行解答即可,可以從太湖湖底各類淤泥值的標準進行解答。由圖可以看出,太湖湖底各類淤泥值的化學元素均低于土壤二級標準,Pb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Cr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Zn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Cu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也低于土壤一級標準,Ni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As的淤泥平均值低于土壤二級標準,但高于土壤一級標準。從以上幾點中任選可支撐自己結論的論述即可。
【例6】地衣是一類特殊的生物類群,是異養真菌和自然藻類所形成的共生體。地衣生長所需要的水分等全部依賴于雨水或霧,大氣中的污染物溶入雨水且被濃縮而作用于地衣體內,地衣無根莖葉分化,是以整體吸收養分,所以它吸收污染物的量多,一旦大氣被污染,它富集污染物的量就會增多,受害嚴重。為了研究烏魯木齊的八一林場的空氣是否被污染,一科研隊對此進行了調查,數據如下。

烏魯木齊南部山區地衣采集地點

烏魯木齊南部山區八一林場亞花松蘿的7種元素含量(μg/g)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單方面,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南山八一林場的空氣比較清晰,沒有受到污染。論證:AI、Cr、Cu、Ni、Zn等5種元素含量低于儀器測量的范圍;均未測出范圍。Fe和Mn的含量分別為(250.26±52.39)和(7.25±1.46)μg/g;因此南山八一林場的空氣比較清晰,沒有受到污染。
【命題意圖】本題以南山八一林場為信息載體,考查的環境污染評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解題分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答時需要結合材料及數據進行分析,如果結論是污染的情況,則論證可以從是否污染進行分析。例如結論:南山八一林場的空氣比較清新,沒有受到污染,則論證是AI、Cr、Cu、Ni、Zn等5種元素含量低于儀器測量的范圍,均未測出。Fe和Mn的含量分別為(250.26±52.39)和(7.25±1.46)μg/g,表明南山八一林場的空氣比較清新,沒有受到污染。
【例7】為了評估天津近岸海域水污染的情況,某科研團隊對此進行了監測,其中石油的監測數據如圖。

1996年—2007年石油類質量濃度變化
根據材料自擬一個結論,并用表中數據予以論證。(要求:可就單方面,也可以綜合得出結論,論證充分,數據準確,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結論:天津近岸海域石油類對水體的污染呈下降趨勢,說明石油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論證:從1996年以來的石油質量濃度變化量呈下降趨勢,由1997年的0.14降到2001年的0.03;石油質量濃度從2002年的0.2下降到2007年的0.05;在2001年到2002年有上升趨勢;說明石油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命題意圖】本題以天津近岸海域水污染為信息載體考查水體污染評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