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昭 辛斌 昭東 張靜 倪浩 崔凡荻 柳玉鵬 丁雨晴

“1922年5月5日,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10日,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爭先”“志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習總書記講話中的一系列金句引發熱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天的慶祝大會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青年的關懷,對他們提出了要求和期許,同時向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中國的發展道路將由當代年輕人繼承并穩定地延續下去。從去年中國慶祝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今年共青團迎來100周年,青年力量如何在中國的革命與發展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持續受到廣泛關注,當代中國年輕人的“紅色情結”亦成為國際輿論場的關注話題。外界注意到,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漸強大,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具備鮮明時代特點的同時,依舊擁有強烈的使命感。
“共青團是突擊隊”
1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二層宴會廳氣氛隆重熱烈。主席臺上方懸掛著“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會標,后幕正中懸掛團徽,團徽下方是“1922-2022”字標,10面紅旗分列兩側。10時,大會正式開始。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報道說,習近平當天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回顧了共青團的百年.歷史,并表示,一百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中國青年運動的先鋒隊,不愧為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
“習近平表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韓聯社10日報道說。習近平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
習近平在講話中給共青團提出四點希望:堅持為黨育人,始終成為引領中國青年思想進步的政治學校;自覺擔當盡責,始終成為組織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先鋒力量;心系廣大青年,始終成為黨聯系青年最為牢固的橋梁紐帶;勇于自我革命,始終成為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進組織。美聯社認為,中國領導人強調了青年力量對于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性。
《聯合早報》 報道說,習近平敦促共青團干部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為青年計,少為自己謀。
“阿拉比亞” 電視臺認為,舉行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凸顯青年一代在中國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報道稱,思想活躍、敢想敢干的青年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接力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建設者。
“慶祝大會再次體現中國共產黨對青年一代的關心、關懷,以及對年輕人在新時代所承擔歷史責任的重視。”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今的年輕人擁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形態和多元的選擇,但歸根結底都應該將個人的價值同國家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尤其是在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復雜背景下,擁有無限可能性的年輕人要肩負起歷史重任。正如習總書記10日在講話中指出的,“一個民族只看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
跨越百年的“不變”
共青團中央5月初發布的中國共青團團內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共青團員7371.5萬名,共青團組織367.7萬個。《日經亞洲評論》 說,共青團的團員由14歲至28歲的中國年輕人構成,被認為是中國政治人才的“孵化器”,其成立時間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間僅相隔一年。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其間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黨的預備學校問題,決定了吸收優秀團員入黨的辦法。同年11月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指出:為了培養黨的“后備軍”和黨的隊伍建設的需要,要求組織開展青年運動,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舉行。出席大會的有來自上海、長沙、南京等15個地方團的25名代表。會議選擇5月5日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日召開,表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組織。
從去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今年共青團成立100周年,青年在中國革命與發展事業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一直受到媒體關注。《南華早報》回顧道,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以青年學生為主的1919年的五四運動。上世紀20年代,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中國的主要城市成立,負責組織學生和年輕工人學習馬克思主義,以及參加革命活動。
環球時報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