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嘉歡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現代國民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其發展體現了國家經濟發展和教育現代化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為國家培養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更偏重于動手能力和理論實踐相結合,在科技創新中具有其特定的意義。2019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1],主要由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科教產出和學校聲譽4部分構成,對各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進行分析,其中,科教產出所占比例最大。高校作為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在促進專利研發和推進專利應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
專利是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專利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高校技術創新能力,也是其實現科技創新和服務社會功能的主要載體。國內外很多學者針對高校專利進行了研究分析,但大多是對技術轉移轉化的現狀、測度、路徑和模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何靜[3]等通過專利計量的方式,從專利類型、申請量、授權量、IPC分類、存活率等角度,對天津科技大學的專利情況進行了研究。針對高職院校專利研究較高校專利研究來說較少,且大多都是針對某一院校進行的研究分析。鄒澤昌[4]等人針對“雙高”建設院校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專利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該校需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專利質量。劉洋[5]等人從專利數量、專利質量、技術領域等方面對江蘇省高職院專利申請數據進行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專利質量的建議。本文通過對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情況進行計量分析,以探究陜西省雙高院校專利申請、布局、運營等情況,尋共性找差距,以期從提升專利質量角度,促進陜西省高職院校專利技術創新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數據來源于Incopat專利系統,該數據庫包含上億條專利數據,具備較高的專利查全率和查準率。本文將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的專利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據源檢索式,進行檢索,檢索時間為2021年5月27日。因專利從申請到公開存在一定的時間滯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從申請到公開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發明專利從申請到公開所需的時間往往更長,因此2021年的數據僅供參考。
隨著社會的轉型發展,職業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曾多次發表系列重要論述。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陜西省教育廳遴選出8所高職院校予以公布[6],其中高水平學校4所,分別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A檔),楊凌職業技術學院(B檔),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C檔)、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C檔)。高水平專業群4個,涉及高校4所,分別是: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B檔),陜西職業技術學院(B檔),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C檔),咸陽職業技術學院(C檔)。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丁堃教授的研究[7],專利計量作為專利分析的一種重要方法,能夠反映出科研單位的科研投入和產出水平。專利申請趨勢可以把握申請對象在各階段的專利申請變化,通過將各申請人的專利申請趨勢進行比較分析,有助于識別其技術創新、領先的時間節點,并且有助于了解申請人在特定時期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活躍程度,預測未來的重要創新主體。
從2003 年到 2021 年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總量為3 984件(見圖1),其中,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申請專利1 095件,其次是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各院校專利申請趨勢變化如圖2所示,可見,自2010年起,專利申請大幅增加,專利申請總量由2010 年的17件增長到 2020年的919件(2021年申請的專利數量僅供參考)。其中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專利申請自2017年后有所下降,其他7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量穩步上升。對比8所雙高院校來看,自入選雙高A檔以來,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利增長迅猛,知識產權工作成績斐然。
圖1 陜西省八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總量
圖2 各院校專利申請趨勢
2003 年到 2021 年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總量為3 98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48件,發明專利授權116件,實用新型專利2 856件,外觀設計專利364件,發明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6.3%,實用新型專利則達到71.7%,說明陜西省專利質量仍有待提升,8所院校專利類型如圖3所示,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發明專利申請排名第一,共計182件,其次是陜工職業技術學院,就發明專利授權來看,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排名第一,發明專利授權率達到30%。陜西省雙高院校專利布局大多以實用新型專利為主,發明專利較少,說明陜西省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未來要更加注重發明專利申請,由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
圖3 專利類型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最長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最長期限為10年,且需繳納年費來對專利權進行維持,如果市場前景不客觀,專利權人可以選擇不再繳納年費,從而造成專利權提前失效。專利的法律狀態在侵權訴訟、產品進出口、技術轉讓、開發新產品、申報新項目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陜西省3 984件專利,其中授權專利占比有51.82%,失效專利占比34.19%,表明一方面陜西省高職院校對專利維持制度或政策不夠完善,另一方面表明專利申請中具有一定市場價值的比較少,因此專利權人繳納年費動力不足,因而放棄維護。從圖4中還可以看出,駁回專利數達到1.37%,說明專利申請存
圖4 專利當前法律狀態
在與原有專利重復、專利填寫不規范、創造性新穎性不強等問題,各院校應當采取相應措施,提供必要的專利申請知識培訓,提高專利申請質量,從而降低專利的權力終止率、駁回率。
通過國民經濟行業構成的分析,可以了解各院校在各國民經濟行業的分布情況,對接經濟維度,掌握各產業的創新活躍情況。由陜西省雙高院校在專利國民經濟行業中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見表1),專利主要分布在通用設備、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專用設備、儀器儀表、金屬制品等制造業以及土木工程建筑業等。
表1 陜西省雙高院校專利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前十名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應用型高校,專利是高職院校技能實踐成果的重要表現方式,專利計量研究對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和實踐意義。本文運用專利計量分析方法和數據可視化方法,以Incopat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從專利申請量、專利類型和當前法律狀態、國民經濟行業構成等方面對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的專利進行計量分析,能得出以下結論:
(1)從專利申請來看,自入選雙高建設院校以來,陜西省高職院校專利增長迅速,但多為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質量提升不明顯。今后各院校可結合自身專業特色,促進資源優勢轉化,從而進行技術挖掘和專利布局。
(2)從8所雙高院校的專利類型分析中也能看出,授權后因未繳年費導致失效的專利數量過多,各院校也應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結合自身特色,將取得的技術知識成果以專利形式加以轉化和保護,鼓勵數量的同時注重質量,側重核心技術專利布局,促進陜西省高職院校專利技術創新活動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