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輝

【摘 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財務是核心要素之一,重點是以財務管理為主要任務,基于精準的數據進行發展,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全面提升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將其和財務管理工作有機融合在一起,促使雙方相互促進,進而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長遠發展。文章對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核心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兩者協同發展的具體措施,希望可以從根本上共同推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財務核心能力;經營風險;盈利能力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2)02-0184-03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根本性目的,也是財務管理活動的歸宿和出發點,決定了財務管理組織、原則、方法和指標體系,對財務活動具有極大影響。它與財務核心能力是一個有機體,即財務核心能力是財務管理目標確立的基本依據,也影響著目標的可行性。如今,如何建立既符合實際情況,又能保持經濟與環境的持續性發展的財務管理目標,已經成為企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兩者的相關內容展開分析和探索。
1 財務管理目標與財務核心力量的主要特征
1.1 財務管理目標的特征
1.1.1 穩定性
在宏觀經濟體制和企業經營方式逐步變化的環境下,在大眾認識不斷深化和發展的背景下,財務管理目標可能會產生一定變化。但是,這兩者的變化都是循序漸進的,前者只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質變,后者也需要人與人之間達成共識后,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因此,財務管理目標是較為穩定的[1]。
1.1.2 可行性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目標管理的根本前提,發揮著組織動員的基本作用,需要通過制定經濟指標并對其進行分解以達到自我控制,并開展科學的考核評價。可見,該目標必須具備可行性,不僅要能夠計量和追溯,還要能實現根本性控制。
1.1.3 層次性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的根本條件。當各類理財目標相互之間組成一個網絡,就會從該網絡中看到所有目標之間的聯系性。財務管理目標之所有具備層次性,是因為財務管理內容和方式比較豐富,并且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層次性。
1.2 財務核心力量的特征
1.2.1 價值性
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大小即持續盈利能力的高低,這些都會直接體現在企業的價值之上。企業價值受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現值的影響,是運行效率的重要體現,也是全面適應市場狀況、競爭優勢持續時長和盈利能力的綜合性體現[2]。不但對已有資產盈利能力進行全面度量,還深刻展現了企業對經營環境的適應能力。受資本市場效率影響,企業價值高低通常體現在盈利情況、盈利能力的持續性、盈利能力的增長潛質3個方面。
1.2.2 難仿性
受到管理條件和理財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性影響,一旦財務核心能力形成,就會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轉變成對手無法代替和模仿的核心價值內容[3]。由于該項能力難以模仿,因此其具有天然的競爭優勢,即便遭到其他企業模仿,也會因文化、體制和背景等方面的差異而出現問題。在此影響下,不但會影響財務管理工作,還會影響財務效率與收益。部分非關鍵性的技術在市場中能夠獲得,但財務核心能力卻不能獲取,更不會在短時間之內形成,而是需要經歷漫長的技術、知識和人才積累才能養成。從眾多企業的成功經驗能夠看出,核心競爭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10年以上時間。因為財務核心能力是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累積起來的,所以必須進行持續性創新和鞏固,在財務活動、財務管理、財務應變和財務表現等方面都要始終優于對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其中的可持續發展優勢(如圖1所示)。
2 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核心力量的聯系
財務核心能力即企業充分籌集并分配資源,給未來持續性發展提供財務保障,包含表現力、活動力、管理力3個方面。其中,表現力包含成長力、盈利力、償債力、運營力、貢獻力;活動力體現在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標志,必須始終且處處體現出活力;管理力要求始終鞏固、保持和促進核心財務能力提升。財務核心能力與財務管理目標之間關系密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目標統一
在企業的核心能力體系中,可持續創新能力占據重要地位,它對企業的全面持續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信息化時代,企業從本質上來看已經變成一個多項能力并進的綜合體,主要包含管理能力、技術能力等。由于財務管理能力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被歸入企業核心能力體系中。從這個角度看,這兩者在目標方面具有根本的一致性。
2.2 能力相關
財務核心能力在企業整體財務能力中居于主導地位,處在核心地位,因此和其他財務能力聯系密切。比如,企業的經營能力提升,則盈利能力隨之提升,還會進一步促進未來的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財務能力必須是一個完整體系,包含成長能力、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盈利能力等多個方面[4]。其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占據核心地位,但是要完全服從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企業可以直接利用多種途徑不斷強化自身的財務核心能力,從而推動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力提升。
2.3 本質相似
從本質角度看,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和財務管理目標之間具有相似性,即財務核心能力不僅能促進財務來之不易目標的實現,還是各項管理互動要達到的根本性目標,也可以說,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所有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對于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無論是在組織方面、指標體系方面,還是在實際方法方面,都對財務核心能力具有完全的依賴性。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財務管理內容被完全包含在財務核心能力中,所以其本質是相似的。
2.4 特性獨立
不同性質的企業,其實際發展狀況會呈現出差異,所以在制定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運營狀況確立。所有企業追求的根本性財務管理目標都是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企業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發展目標,這個過程正好能幫助企業發現自身個性化的特點與財務核心能力。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核心能力的獨特性是基于各自不同含義體現出的不同表現方式,以財務核心能力為重點的企業發展,也是企業能力的集中體現,所以在各自的獨立特性基礎上,使其共同作用到企業的發展中,必須將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3 完善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核心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促進經營風險管控
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應著重改進管理目標,綜合考慮風險管控,掌握管理目標,促使企業的各項工作都能得到有效指導。首先,在財務風險管控中,由于風險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有必要應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狀況進行系統分析,加強風險預測,制訂風險管控計劃,同時總結詳細的風險規律,落實經濟活動管理,如資金周轉、風險預防等[6]。其次,可根據把風險預測值作為基礎參考,與現實進行比較,找到財務管理目標和實際情況的差異,全面加強風險損失預測。當完全掌握風險性質和等級后,就對風險來源進行追溯,制定防范措施,以有效管控風險。再次,制定全方位的風險管控目標,確保目標的層次性,以更好地把控資金風險,如應收賬款、存貨等,最終實現對資金管理的科學調控,優化管理效率。最后,財務管理人員需基于資金風險管控思路構建預警機制,從而對具體的管理工作實施改進和探究,全面提升企業的財務核心力量。
3.2 完善企業經濟體制
企業要始終圍繞財務核心能力,改進財務管理工作,優化經濟體制。一方面,構建財務決策制度。基于多方認證,由專業人員指導,統一融資和投資意見。制訂管理方案時,需對不同的融資和投資方案進行比較,通過內部論證制定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同時,對內部資金進行合理調整,完善資產結構,全面細化管理責任,促使管理方案真正落實到位[7]。另一方面,優化責任會計制度。即在企業內部落實分權管理,不僅要注重制定橫向組織制度,還要完善縱向組織機制,加強人員管理,在層層權限控制下優化內部資金審批,并基于實際等級與資金額度的差異設置嚴格的審批權限,確保所有資金能都獲得精準管控。同時,由專人負責資金流向監管,避免發生壞賬,全面保障企業經營效益。
3.3 提升基礎財務管理能力
基礎財務管理能力包含投資能力、財務治理能力、融資能力等多項內容。僅從融資能力來看,企業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對融資工作充分了解,建立科學的融資觀念,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法,降低單一融資渠道的不良影響,減少融資成本投入,提升經濟效益。同時,全面優化和改進融資環境,通過股權結構的約束性找尋市場化的股權管理方式,逐步構建穩定、全面的融資機制,給企業發展帶來充分的資金支持。財務治理能力則是基于財務管理工作,達到財務管理目標。一方面,企業需要優化組織結構,對管理職責進行合理劃分,促使組織結構之間實現彼此制衡與監督;另一方面,促進各部門信息共享,給財務目標與決策建立提供參考。同時,加強信息披露完整性,使財務管理工作透明化。
3.4 優化創新經營能力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就必須及時創新經營能力,原有的發展模式固然存在一定優勢,還需要及時結合當下的新興發展理念,對原有的經營方式進行創新。需根據自身實際狀況確定合理的經營目標,通過完善財務管理目標促進經營發展。一是以創新經營能力作為指引,將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管理內容有效地融合起來。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有必要把現代技術和設備應用在財務管理中,全面創新經營管理模式,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發展目標。二是在成本控制與價值鏈管理的共同作用下,全面促進財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并在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中,始終將目標作為主要導向,使目標管理的內核真正滲透在所有財務工作環節中[8]。三是落實內部審計,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和預防。即通過審計工作找到企業內潛藏的各類風險隱患,分析具體成因,從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解決措施。
3.5 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
一方面,強化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周轉率極為關鍵。通常,周轉率越高,企業流動資金就越充足,企業投資和償債的能力也越強,能更進一步促使企業實現預期的經營發展目標,使企業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因此,要充分落實資產管理,全面發揮其優勢,合理配置企業資產,及時限制不合理的資金收支,在真正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利用率的提高來提升企業發展水平,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要在價值鏈的作用下,將所有財務管理流程聯系起來,及時找到并有效地應用其中隱藏的各項財務管理信息,促使各項信息均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動力,并為企業的效益增長助力。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要落實成本控制制度和監督管理,全面調整經營管理戰略,尋求更適合的發展之道。
4 結語
總之,財務管理目標和財務核心能力之間彼此促進和依存,前者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后者影響著發展目標的完成度,只有真正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因此,企業要全面優化財務管理目標,根據企業發展實際制定對應的財務管理方式,遵循創新原則,給財務核心能力的強化帶來有效支撐。同時,要全面穩定財務核心能力在整個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韋德洪,范麗靖.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構成框架與評價指標構建[J].財會月刊,2021(9):48-55.
[2]趙團結,袁麗蓉.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思考——從《公司財務原理》得到的啟發[J].財務與會計,2019(9):83-85.
[3]羅萍.財務信息共享與財務管理優化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9):95-98.
[4]張軒浩.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現狀與審計策略[J].審計月刊,2018(7):39-40.
[5]黃麗,黃天齊.大數據下財務管理的挑戰與創新思維[J].企業管理,2018(1):114-116.
[6]熊晴海.關于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與經濟轉型協調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7(41):72-75.
[7]楊志慧,馬曉雙,杜攀.公司治理結構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J].財會通訊,2016(11):48-50,129.
[8]張先治.基于企業財務管理框架的財務與會計及控制的協調——《企業財務通則》建立的理論基礎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6(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