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民 周在玲
摘 要: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措施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文章探討打造有效語文課堂存在的制約因素,提出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語文素養(yǎng),以及開展實踐活動等相應具體有效的措施,以期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有效語文課堂;有效措施;趣味性課堂
正確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將有效指導課堂教學的方向,有效地指導課堂教學的開展與實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現(xiàn)結合本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情況來談談如何打造有效語文課堂。
一、打造有效語文課堂的制約因素
1. 教師整體語文素養(yǎng)較低,缺乏正確的課堂教學理論的指導,教學方法欠缺。
2. 教師的積極性低,缺乏責任感,教學目標不明確,態(tài)度不夠端正。
3. 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低,基礎差,知識面窄,閱讀量少,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有待提高。
4. 教師的新課改理念尚未轉變,語文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靈活性、實效性,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教學過程中以教定學,缺乏學生參與,缺乏師生互動,滿堂灌仍占主導地位。
5. 學校疏于管理監(jiān)督。學校的教研課、聽課、評課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教研活動氣氛不夠活躍;大部分教師備課流于形式,常上無備之課;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之間交流少,沒有明確的研究課題,缺乏對課堂教學的探究合作精神;沒有抓好教學的常規(guī)檢查與監(jiān)督,沒有具體的要求及考核方案。
6. 語文實踐活動課少,活動形式單一,工作落實不到位等。
二、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直接決定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前提。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端正教學態(tài)度,熱愛教學事業(yè)。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有良好的教學情感,永遠保持對教學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還應通過獎勵制度充分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做到嚴格考核,同時要對教師進行職業(yè)道德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提高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知識水平,一個知識淵博、專業(yè)素養(yǎng)好、充滿教育教學機智的教師定會得到學生的喜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堂開展。具體要點:1. 加強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定期進行業(yè)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技能;2. 豐富教師的語文閱讀量,要求每學期寫讀書心得;3. 學校要為教師開設教學交流平臺,要求教師寫教學論文及教學反思;4. 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促進教師與教師、領導之間的教學交流,不斷改進制度及方法,活躍教研氛圍,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探究精神。
(三)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
除了學習語文教本外,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增長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主要途徑。具體要點:1. 學校開設圖書館,為學生提供讀書的平臺,讓學生有書可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2. 教室開設閱讀書柜,開展有關讀書活動,形成讀書氛圍;3. 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要進行有效指導,包括對圖書的管理、閱讀習慣、閱讀范圍、閱讀要求、閱讀量等。同時,學校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語文實踐活動。如不同類型的作文競賽、手抄報評比、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閱讀知識競賽等,因地制宜,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四)抓好課堂教學質量
1. 有效備課
具體要點:(1)要深入鉆研教材教參,尊重教材,結合自己對教材的解讀,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既備課,也備人,做到以學定教;(2)備目標。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其知識架構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前要知道該教給學生什么;(3)備教法,也備學法。知道了要教什么內(nèi)容,還要知道該怎樣教,靈活選擇教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4)備練習。要注重學生讀與寫結合,備好每節(jié)課中的拓展練習,引導學生從閱讀內(nèi)容中進行寫作學習。
2. 有效上課
具體要點:(1)課堂的趣味性。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路線,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教具和手段,如圖畫、音樂、多媒體、游戲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互動,落實新課標,重在激趣;(2)課堂的靈活性。靈活地選擇教法與學法,教師要靈活處理課堂中每個細節(jié),追求民主平等的課堂模式;(3)課堂的實效性。實效的課堂更要求抓實抓細抓牢學生對文本知識點理解及掌握,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4)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教師不斷學習他人先進經(jīng)驗外,還要不斷完善自我,形成個人風格,力求進步。
3. 有效調(diào)控
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調(diào)控,要讓學生肯學、樂學。教師必須做到:(1)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因勢利導,要運用激勵性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2)要求學生在課堂在課堂上“五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3)在課堂上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答題習慣、思考習慣、自覺學習習慣、交流習慣、朗讀習慣等,教師要嚴格要求;(4)要教給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4. 有效練習與批改
具體要點:(1)設計的習題要全面,難易適中,有針對性;(2)題型要廣,除了鞏固基礎知識外,要偏向于開發(fā)學生思維,能提高學生組織文字能力的類型題;(3)教師有效批改,批改的形式多樣化,方法靈活;(4)要做到有效講評;(5)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
5. 有效反思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反思,勤寫教后記,多總結課堂中的得與失、成與敗。如:課堂是否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學生有了哪些進步?是否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哪個環(huán)節(jié)落實不到位?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是否處理得當?怎樣做才會更好?只有教師在教學中常總結常反思,積累教學經(jīng)驗,形成個人教學特色,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五)抓好教研教學常規(guī)
具體要點:1. 學校要培養(yǎng)一支教研隊伍,深入鉆研探究,發(fā)揮團結協(xié)作精神。確立課題,制定教研發(fā)展方向;2. 公開課形式多樣化,組織教師到外校聽課交流學習,共同促進提高;3. 完善聽課評課制度;4. 完善教師工作的考核制度,制定相關要求。
總之,課堂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因地制宜,選擇更好的學法教法,落實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