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華

田園生活?遛狗、馴鹿、采茶、釀酒、挖竹筍,翻看小隱的朋友圈,總給人一種在西塞山過著神仙日子的感覺。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90后女孩小隱的妙溪民宿,就坐落在這首千古傳誦的《漁歌子》所描摹的湖州西塞山旅游度假區內。群山綿綿,林木蔥蘢,桃花夭夭,湖面浩渺,與其說它是一家民宿,不如說它更像一處遠離城市喧囂、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心靈棲息地。
在這里,小隱正在探索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小隱,本名汪穎,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龍山村人。改革開放后,包括上海在內的華東地區建設開發需求巨大,湖州采石業逐漸興盛,一度分布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石礦點,西塞山下的妙西鎮也曾是這些石礦點的聚集地之一。“耳聽炮、泥沙路、妙西道”,因為長期采礦,當地山體疤痕累累,一年四季塵土飛揚。“那時候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為此,小隱從小就對都市的高樓大廈和白領的精致生活充滿向往,于是大學畢業后便進入了一家證券公司,留在了城市里。
一眨眼,幾年時間過去了。收入穩定,有房有車,生活安逸,令人艷羨。但是,在小隱的內心深處,總是隱隱感覺自己的生活太過平淡。不過,當時的小隱并沒有想要辭職回鄉創業,直到2017年的一天,村支書到訪。
小隱的家鄉——妙西鎮,地處湖州市中心西南,區域面積106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西塞山旅游度假區便位于妙西鎮的核心區域,是吳興區首個省級旅游度假平臺。彼時正值吳興區大力推進旅游度假區建設,而村支書到訪正是為了給村里發展民宿、發展旅游招攬人才。
礦山關停,植樹造林,茶園復綠,逐綠而行的妙西點“綠”成金,一個又一個高端優質項目在此落地。再加上妙西地理位置優越,位于上海、杭州、南京的黃金交叉點。小隱判斷,“這個地方要起來了,民宿可以做。”
“父母年紀大了,回鄉創業的同時,也可以多陪陪他們。”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小隱最終下定了決心。
不過,真正決定創業,小隱才發現困難超乎想象。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就是父母的不理解。“當時父母不支持,一是因為,在他們看來,作為一個女孩子,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沒必要太折騰;二是當時他們也不了解民宿,村里也沒有人做過,擔心做不好賠錢。”
擺事實講道理,小隱給父母算了一筆賬:民宿就用自家村里的老房子進行改造,預計需要和兩個合伙人一起投資300萬,“最壞的結果就相當于把我在市里的房子換成了村里的房子。我有全面的證券從業資格,大不了從頭再來。”
開民宿并非易事。近些年來,民宿之所以漸漸地被人們所接受,是因為民宿的溫度和情懷。這里的溫度和情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宿主人的生活態度、追求和故事。
雖非學院派出身,但對整個民宿的構思,小隱有著自己的要求——盡可能保留老房子樣貌,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從擺放家具到墻色填涂,小到一磚一瓦的點綴,大到分區布局,經過與專業設計團隊兩年時間的細細打磨,2019年10月,民宿完成裝修,開始正式營業。
小隱的民宿,山溪環繞,背靠竹山,翠色掩映下自帶靈氣,故取名妙溪。整個建筑依山而建,簡潔幾何線條的白色建筑,加上山脊的曲線起伏,順應空間與地勢。自然山體與斜屋面交錯布置,與群山呼應,給人以自然美感,顯得分外和諧統一。
推開院門,又是另一番天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方值得打卡拍照的可愛餐車草坪和超長的網紅滑梯。沿坡而上,則是一方高顏值的無邊泳池,引入竹林深處的山泉水,襯著白砂,總有一種恍若海邊的錯覺。
妙溪的每一個角落都藏著驚喜。一樓是公共區域,除了滑梯、草坪、泳池,還有書屋、茶屋、兒童游樂空間。二樓、三樓是客房,閱嶺、書竹、追暮、乘霧……所有房間都以所見之景命名,頗具詩意。四樓餐廳,更是小隱的得意之作。為了重塑重檐建筑的概念,小隱特別在視野開闊的頂層星空餐廳,架構起了720°環繞式的玻璃幕墻。這一巧妙的設計理念,總能讓身處其中的客人時刻感知自然的無限美好。
“建筑的美不僅僅是藝術角度的欣賞,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向往。”雖然整個民宿投入大大超出了預算,但小隱卻感覺物超所值。“民宿,歸根結底是鄉愁和情懷的表達,是門前幼時嬉戲的小溪,是后山那棵推窗可見的板栗樹……”
遛狗、馴鹿、采茶、釀酒、挖竹筍,翻看小隱的朋友圈,總給人一種在西塞山過著神仙日子的感覺。不過,“神仙姐姐”也有著自己的辛苦和心酸。
早上7:30起床;8:00~10:00是早餐時間,在餐廳服務;10:00以后是客人退房時間,要做好客人的送離店服務;下午開始迎客;15:00~17:00是最適合拍照的好時段,采集素材、拍照、錄視頻;接著又是晚餐時間,餐廳服務員再次上線;餐后是與客人的交流時間。一切結束后,回到房間,還要整理一天的工作,計劃第二天的工作,或者剪輯視頻、做營銷方案……在妙溪,小隱身兼數職,既是經營者,也是服務員、接待員、講解員。
“前幾年做民宿,主打的是講故事,現在主打的是服務和體驗。”為此,茶藝、插花、攝影、視頻剪輯……小隱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止,最近,她又剛剛解鎖了制作咖啡的新技能。
此外,充分挖掘在地文化、持續開拓新玩法,也是小隱經營民宿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打卡國內首家長頸鹿互動莊園,在附近山村打造的騎行道上騎行,到原鄉千畝梅園賞花,到茶山野餐,小隱就是當地休閑項目最稱職的體驗官。“做民宿,絕不是提供一張床位這么簡單,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基本上都沒有什么自己的時間。”
與忙碌相比,更讓人難以承受的是“天災”。就在妙溪正式營業后不到3個月,新冠疫情暴發,兩三個月沒有進賬,合伙人撐不住了,決定撤資,重擔一下壓在了小隱一個人的身上。不過,這還不是她最艱難的時候。“2020年初疫情暴發,3月吳興復工,旅游消費報復式增長,當年我們的入住率保持在了80%以上,營收狀況其實很好。”
最艱難的是眼下,國內多地疫情多點散發,妙溪主要客源地上海、江蘇疫情形勢尤為嚴峻,據小隱介紹,自開年至今,妙溪已有3個多月沒能正常營業,“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現在我們還是不能接待湖州市外的客人。”
不過,小隱的心態卻很好,“我并沒有坐以待斃,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沉淀、積累、布局的好時候。”
村口的鄉村咖啡館是小隱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之一。村集體出地,小隱團隊負責運營,“后續,我們計劃將一些針對村民的免費民宿技能培訓也放在這里。”
妙溪對面鄰居的老房子成了小隱的新戰場。這里是妙溪二期,由妙溪與村集體和村民三方合作,共同打造。小隱謀劃著在這里專門設立一個農產品展示銷售中心,“目前,村里正在對本地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化打造,我們也會參與其中,做一些直播帶貨方面的工作。”
更讓小隱高興的是,通過她的介紹和牽線,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妙西鎮:做茶的朋友在村里開了一家制茶工作室,做咖啡的朋友成了鄉村咖啡館的主理人,做民宿的大咖也加入了村里民宿培訓的導師隊伍,就連隔壁鄰居家的哥哥也從城里回到村里做起了燒烤露營。這讓小隱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創業即遭遇疫情,當被問起對此有沒有感到后悔的時候,小隱給出了這樣的回答:“雖然很難,但是創業也讓我收獲了很多,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我能夠明顯感覺自己的能力在增長、在前進。”
一路向前,這就是小隱回鄉創業以來最大的幸福所在。B847C921-F4F9-4BE3-B4E4-9109C39FC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