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瓊,林永潔,劉惠娟,徐海燕,朱思玉,周海洋*
(1.清遠市人民醫院燒傷科;2.清遠市人民醫院傷口門診;3.清遠市人民醫院門診,廣州 清遠 511518)
慢性創面是指2周或1個月以上出現皮膚軟組織缺損且不能自行修復,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在既往臨床治療中主要對患者采取凡士林紗布治療,其能夠改善患者創面,但在進行換藥時就會導致紗布和創口的直接粘連,傷口疼痛感較為強烈[1]。有研究表明,對患者采取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能夠明顯減輕患者患處疼痛感,促進創面愈合;同時也可預防患者創面部位的細菌繁殖,促進肉芽的形成,以此改善患者創面的環境,促進血管再生,利于創面恢復[2-3]。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常規護理干預,可從預防感染、營養狀態、飲食等方面加強對慢性創面使用敷料的干預效果,促使患者創口更好愈合[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聯合常規護理對慢性創面患者臨床療效及血清C- 反應蛋白(CRP)、全血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清遠市人民醫院收治的慢性創面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2~49歲,平均(35.45±2.15)歲;病程1~3個月,平均(2.01±0.12)個月;創傷部位:四肢16例,面部4例,腹部10例;創面原因:慢性疾病10例,血液灌注不良8例,感染10例,水腫2例。觀察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0~50歲,平均(35.43±2.13)歲;病程1~3個月,平均(2.04±0.11)個月;創傷部位:四肢15例,面部5例,腹部10例;創面原因:慢性疾病11例,血液灌注不良7例,感染8例,水腫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診斷和治療共識》[5]中關于慢性創面的診斷標準者;創面持續時間超過3~4周者;四肢外傷、各類手術縫合傷口等其他淺表創面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急性創面損傷者;燙傷者;嚴重免疫功能障礙疾病、凝血功能異常、嚴重感染疾病者;病情危重者;精神障礙、意識障礙、認知障礙無法配合臨床治療開展者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干預措施,第1次換藥時,徹底清創,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修剪創面邊緣至正常組織,碘伏消毒2~3遍,凡士林紗布(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83140055)覆蓋,無菌紗布覆蓋,適當加壓包扎,1次/2~3 d。觀察組患者采取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第1次換藥時,徹底清創,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修剪創面邊緣至正常組織,自粘性軟聚硅酮泡沫敷料Mepilex Lite(瑞典墨尼克醫療用品有限公司Molnlycke Health Care AB,國械注進20173141524)覆蓋創面,無菌紗布覆蓋,適當加壓包扎,1次/2~3 d。兩組患者每次換藥對創面進行檢測和拍照,計算剩余創面面積并評估并發癥,觀察創面愈合時間,治療14 d后用活檢器取創面的邊緣組織進行相關組織學檢查。
1.2.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進行常規護理措施:①將碘伏對患者創面進行消毒,對于創面出現炎癥狀況的患者使用乙醇涂抹進行殺菌,2次/d。也可將慶大霉素稀釋液聯合使用幫助殺菌,可依據藥敏實驗的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幫助預防感染,加快患者創口愈合。②維護患者病床與患者自身清潔,保證患者床單被褥干凈清爽,幫助創面快速愈合。③根據患者身體營養狀況,引導其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攝入足夠的熱量,幫助維護患者體內電解質的平衡,以此增加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幫助患者痊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14 d后的臨床療效,參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診斷和治療共識》[5]中的判定標準,其中創面愈合率達到80%及以上為顯效;創面愈合率60%~79%為有效;創面愈合率在60%以下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相關指標恢復情況,包括住院時間、創面恢復時間、更換敷料時間及換藥次數。③治療前與治療3~14 d后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對患者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分數越低提示患者疼痛感越強烈。④治療前與治療14 d后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15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RP水平;另采集2 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WBC水平,采用魏氏血沉測定法檢測ESR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住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更換敷料次數、換藥次數及VAS評分、血清CRP、全血WBC、ESR水平)以(±s)表示,計數資料(臨床總有率)以[ 例(%)]表示,兩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 χ2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與對照組比均縮短,更換敷料次數、換藥次數與對照組比均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創面愈合時間(d) 更換輔料次數( 次 ) 換藥次數( 次 )對照組 30 12.24±1.31 12.39±1.53 9.26±0.17 10.39±0.53觀察組 30 9.62±1.23 9.72±1.23 6.65±0.26 7.72±0.23 t值 7.986 7.450 46.019 25.3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VAS評分 與治療前比,治療3~14 d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呈逐漸降低趨勢,且治療3~14 d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與對照組比均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 VAS 評分比較 ( ±s?, 分 )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3 d后比,#P<0.05;與治療7 d后比,△P<0.05。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3 d后 治療7 d后 治療14 d后對照組 30 7.33±0.13 6.45±0.12* 5.12±0.22*# 3.23±0.32*#△觀察組 30 7.33±0.12 5.69±0.15* 4.34±0.12*# 2.31±0.21*#△t值 0.000 21.670 17.048 13.16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 與治療前比,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比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 反應蛋白;WBC:白細胞計數;ESR:紅細胞沉降率。
CRP(mg/L) WBC(×109/L) ESR(mm/h)治療前 治療14 d后 治療前 治療14 d后 治療前 治療14 d后對照組 30 15.42±1.23 8.19±0.24* 15.72±0.23 8.59±0.14* 34.33±2.39 21.29±1.27*觀察組 30 15.39±1.25 6.29±0.24* 15.69±0.26 6.29±0.14* 34.29±2.36 17.29±1.24*t值 0.094 30.661 0.473 63.628 0.065 12.34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在慢性創面患者中,主要為褥瘡、糖尿病、足潰瘍等各種外傷疾病。慢性創面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外科敷料、組織擴張器、生物制劑及細胞外基質等方法,均能夠改善患者的皮膚微環境[6]。通常情況下,慢性創面常會因病原菌出現感染,情況嚴重時可加大藥量治療,但加大抗菌藥物又會增加內源性感染的發生概率[7]。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減輕患者治療痛苦已經成為了臨床關注的重點。非手術治療手段現階段主要采用各種新型敷料,此類治療方式完全改變傳統藥物治療中的問題。在以往的臨床治療中,臨床采取的敷料主要通過持續改善局部傷口微生物環境的方式促使患者傷口愈合,進而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臨床治愈率,但在治療過程中仍存在機制不詳、費用高昂等情況[8]。另外,有研究表明,在慢性創面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臨床所使用的凡士林敷料能夠幫助開展慢性創面處理,但是凡士林屬于油性敷料,通透性相對較差,需要頻繁換藥又容易與皮膚互相粘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治療痛苦,同時也加重了護理的負擔[9]。
軟聚硅酮泡沫吸收輔料由軟聚硅酮傷口接觸層、聚氨酯泡沫吸收層及透氣并防水的外覆薄膜組成,在促進肉芽組織快速生長的同時,還為傷口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濕性環境,能促進創面血管再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致病菌的侵入,避免了引起感染并發癥的發生[10]。此外,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其中含有的硅膠物質能夠對創面上皮化與肉芽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并可降解壞死物質和纖維素,預防細菌在創面繁殖[11]。敷料也可以避免傷口黏附,減少換藥次數對新生纖維組織的損傷,促使患者的創面組織更容易愈合,也減輕了患者疼痛[12]。在患者采取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后應注意患者的創面護理措施,通過常規護理保證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的有效性,加強對患者的病房干預則能夠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飲食的干預措施,明顯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態,對促進患者創面愈合產生積極影響[13]。本研究中,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更換敷料次數與換藥次數均少于對照組,治療3~14 d后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聯合常規護理治療慢性創面,更有利于縮短患者治療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換藥次數,且能夠明顯減輕患者患處疼痛程度,進而促進創面愈合,提高臨床療效。
血清CRP由肝臟組織合成與分泌,屬于急性時相蛋白,慢性創面患者軟組織會遭到損傷,使機體受到感染,導致血清CRP水平升高,也使慢性創面患者病情加重;WBC屬于傳統感染指標,可用于對慢性創面患者細菌感染情況的輔助判定,高水平的WBC可反映患者細菌感染程度較為嚴重;當慢性創面患者受藥物、細菌或者病毒等的影響,機體內血沉會迅速升高,表明患者機體內炎癥反應較為嚴重,使ESR水平升高[14]。軟聚硅酮泡沫吸收輔料可清除創面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碎片,可以吸收滲液,同時有助于維持傷口處于濕潤環境;軟聚硅酮傷口接觸層可以保證換藥時不會損傷傷口,避免了細菌感染,控制了炎癥反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炎性因子水平降低[15]。而通過常規護理保證軟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治療的有效性,用碘伏、大霉素稀釋液等可對患者采取消毒干預措施能明顯預防炎癥的發生,有助于慢性創面患者創口愈合[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RP及全血WBC、ES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軟聚硅酮泡沫吸收輔料聯合常規護理治療慢性創面,可減輕患者炎癥反應。
綜上,采取軟聚硅酮泡沫吸收輔料聯合常規護理治療慢性創面,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換藥次數,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抑制炎癥反應,加快創面愈合,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