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斌 白云怡 柳玉鵬
美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特別峰會于當地時間5月12日、13日在華盛頓登場。美國總統拜登面對面接待來自太平洋彼岸的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8個東盟國家的領導人,這樣熱鬧的外交場面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實屬罕見。“拜登政府試圖證明,即便面臨俄烏軍事沖突這樣的重大國際事件,美國也沒有忘記對太平洋的關注”,美聯社12日這樣解釋。印尼《雅加達郵報》則稱,華盛頓與東盟領導人舉行“高調會晤”,是試圖“彌補這個超級大國在該地區相對低調的地位”。更直白的是《印度教徒報》12日的標題:“為對抗北京,拜登在華盛頓接待東盟領導人”;至于此次特別峰會的議程,美國《外交政策》雜志11日稱,就是為了“阻止該地區向中國傾斜”,“該地區是美中競爭的關鍵戰場”。
菲律賓、緬甸缺席
據白宮本周三公布的日程:當地時間12日,東盟國家領導人首先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其他兩黨資深議員共進工作午餐。隨后他們將會見美國商界領袖,并與貿易代表戴琪和商務部長雷蒙多會談。當晚,拜登將在白宮為他們舉辦晚宴。13日,東盟領導人將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國務卿布林肯共進午餐,討論“海上合作和疫情恢復”。隨后,他們還將在白宮與拜登進行大約兩小時的會談。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11日對記者說,拜登不會單獨挑選任何一位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議,但會與他們每一位都有“短暫的私人會面時間”。
美聯社12日稱,除了即將離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出席此次峰會,華盛頓還拒絕邀請去年2月政變后上臺的緬甸軍政府代表,其他8個東盟國家的領導人則都會出席峰會。《印度教徒報》12日稱,美國曾一度希望緬甸能有“非政治代表”出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高官周三告訴該報記者,峰會上將設一個“空椅子”,表達美方對緬甸“所發生事情的不滿”。
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11日稱,他預計兩天的峰會將“直接、禮貌,但有時會有點令人不舒服”,因為美國和東盟國家“在所有問題上看法不同”。他說,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系、緬甸問題、烏克蘭戰爭如何影響亞太地區,以及氣候、貿易和基礎設施等,都將是討論主題。
美國能提供什么“面包”?
據“美國之音”12日報道,拜登政府預計將在本次峰會上公布“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更多細節,作為“印太戰略”的一部分。但分析人士稱,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仍側重于安全,在經貿領域缺乏必要的“面包和黃油”。
IPEF的構想是拜登于去年10月出席第16屆東亞峰會時提出的,該框架包括“公平和有彈性的貿易、供應鏈韌性、基礎設施和脫碳、稅收和反腐”這四大支柱。
“IPEF的前景并不樂觀”,《外交政策》雜志11日分析稱,該框架的所謂“四大支柱”,實質是確立一種貿易新規則,要求合作伙伴滿足這種“高標準”。而通常像東盟成員這樣的新興國家,在簽署這些“繁重的要求”前,期待獲得“關稅減免和市場準入”作為回報。但由于拜登政府已承諾保護本國工人和生產者免受外國競爭,IPEF并不準備提供美國市場準入——“結果必然是一團糟,華盛頓提供了很少有人真正想要的交易”。
美國彭博新聞社12日稱:“拜登害怕與東盟國家簽署自貿協議,這疏遠了美國在亞洲的朋友。東盟國家對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缺乏進展越來越失望,這削弱了拜登通過華盛頓特別峰會加強與該地區領導人關系的努力。”報道稱相反,美國在亞洲的重點一直是“加強防務關系”,作為“對抗中國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然而,東盟國家并不想看到中美關系惡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吁“中美停戰”,候任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表態“不與大國站隊”,前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許通美也表示,“亞洲的發展要靠貿易和衛生條件,而美國卻只側重安全方面。”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主任芮恩施說,拜登已經意識到,要顯示美國在亞太地區存在的決心,“不僅僅是每兩個月派一艘航母通過南海就能做到的,你需要有一個經濟存在”。芮恩施說,美國有可能為參加IPEF的國家提供資金上的支持,但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學者肖特把本次美國與東盟特別峰會有關經貿議題的討論比喻為“華盛頓可能只是拿著胡蘿卜,但并不真正給出去”。
IPEF叫板RECP?
《外交政策》雜志說,拜登政府至今未能重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而IPEF像是CPTPP的一個“薄弱的替代方案”,它對“阻止大多數亞洲國家與中國更深層次的經濟一體化幾乎無濟于事”。
環球時報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