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普遍認為,約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如今,疑似這些“兇器”的碎片被發現包裹在琥珀之中。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德帕爾馬,在美國北達科他州著名化石遺址“地獄溪地層”找到一些琥珀粒,其中裝有疑似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并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碎片。
德帕爾馬表示;這顆小行星的大多數碎片經過數千萬年都已經融入土壤,但幸運的是,他的團隊找到了一些當時恰好陷入樹脂的碎片,它們以琥珀的形式保存至今。德帕爾馬說:“這些碎珠可以說是時間凍結的產物,就像琥珀里面的昆蟲能夠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一樣,水汽進不去、它們也不會變成黏±,于是被完美地保存下來。”
這些琥珀粒中所藏的碎片成分,大多數是鈣質成分頗高的石灰巖。但該團隊發現,其中兩顆與其他碎片的成分截然不同,富含銘、鐐等通常只在隕石中常見的物質。德帕爾馬說,'根據初步評估,這應該是來自外太空的物質。
德帕爾馬團隊的發現很快引起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注意。今年4月,他獲邀前往馬里蘭州的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代表團隊介紹了這一古生物發掘成果。
據悉,德帕爾馬與團隊的發現尚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他估計,相關論文將在近幾個月內完成,到時候這個發現將得到全球科學界的審視和論證。
德帕爾馬希望,這一發現將為人們思考如何應對當今的氣候危機提供新思路。他說:“化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能夠了解全球范圍內災害的細節以及地球生物群對這種災害的反應。(這些琥珀)就像能夠回顧過去的水晶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當前的生態和環境危機。”▲(符立新)
環球時報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