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慧 王蓮花
摘要:目的? 探究行婦科腫瘤術后發生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篩選自2019年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婦科腫瘤術的患者58例納入本次研究,實施有效治療方案后,以科學護理措施進行輔助,以緩解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結果? 經過對癥治療及科學護理后,所有患者癥狀均有明顯好轉,包括疼痛感明顯減輕,水腫情況逐漸消退,并經儀器檢查證實,未再發生新的血栓或肺栓塞情況。結論? 由高齡、手術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下肢深靜脈血栓,通過有效治療和科學護理可使其快速好轉,值得大膽應用。
關鍵詞:婦科腫瘤術;下肢深靜脈血栓;分析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為常見術后并發疾病,且有研究數據證實,行婦科腫瘤術后患者的出現概率更高。此疾病極易造成患者靜脈瓣膜功能障礙,若不及時處理任其發展,嚴重者可致肺栓塞,甚至最終危及生命。有多項研究顯示,近年來,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患病幾率正在逐年攀升,而合理的治療及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本次研究主要對行婦科腫瘤術后發生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措施展開探究,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篩選在2019年2月——2021年12月,來我院行婦科腫瘤術的患者58例納入本次研究?;颊吣挲g在41周歲以上68周歲以下,平均為(49.78±2.36)歲,體重在49kg以上82kg以下,平均為(56.78±3.24)kg。其中行卵巢腫瘤術者21例,子宮內膜及宮頸腫瘤術者分別為18例和19例。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與患者對醫護工作的配合度及依從性較高。②患者及家屬已對本次研究詳細探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不能堅持到本次研究結束中途退出者。②存在溝通障礙者。③患有精神類疾病或智力發育問題者。
1.3方法
1.3.1對癥治療
為患者采取抗凝與溶栓聯合治療:抗凝應用普通肝素實施靜脈堵住,治療前要以患者身體實際狀況為依據設定用量和間隔時間;溶栓應用稀釋后的尿激酶實施靜脈給藥,初始1次/日,待患者病情穩定后,逐步減量,用藥時間為1周到10天[1]。注:患者一經確診,需盡早實施溶栓療法。
1.3.2護理干預
①心理護理:由于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發病時間多為術后治療即將結束時,因此,會給患者心理造成較大波動,以為病情進一步加重,從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需盡力對其進行安撫并作出合理解釋,增加溝通的頻率和深度,幫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后續治療。②體位護理: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尤其是在疾病發生急性期,將患肢適當抬高,并在合適位置墊上軟墊,以防出現靜脈淤血。床上活動時要注意力度,避免出現血栓脫落。病情恢復可下床活動時,應嚴格按照醫師要求去做。③用藥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并記錄其明顯體征。以痛感減輕、腿部皮膚濕暖等表現為療效理想。使用相關儀器觀察患者病情是否加重。抗凝治療時,還要查看患者是否有出血等癥狀。治療期間,要協助患者做相應動作,以減輕下肢疼痛。注意告知患者不可對患肢進行冷敷或熱敷[2]。因為冷敷會使血管迅速收縮,從而加重疼痛感;而熱敷會加速血液循環提升耗氧量,于患者身體無益。④飲食護理:為患者合理搭配飲食,叮囑其多食用含鹽量低和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以控制水腫。并告知其定期更換體位,以減少壓瘡出現的可能性。對于即將出院的患者要囑咐其一定穿好彈力襪,并減少長時間站立或下蹲,增加飲水量,注意合理搭配飲食。此外,還要有專人負責進行跟蹤訪問,讓患者定期來院復查。
1.4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后,運用SPSS23.0軟件對數據予以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 t檢驗。以P<0.05 表示本次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參與所有患者通過7天-10天的治療后,與疾病有關癥狀均有明顯好轉,包括疼痛感明顯減輕:治療前疼痛評分為(6.46±2.32)分,治療后為(2.14±0.31)分,(P<0.05)。而且水腫情況逐漸消退,并經儀器檢查后證實療效理想。
3、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改進,越來越多的疾病都可通過手術醫治,婦科腫瘤疾病也不例外。而且,近年來其患病率也在不斷攀升,常見的有子宮頸、內膜以及卵巢癌等,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多為心理負擔過重、身體素質變差以及高齡,其顯著癥狀為陰道不規則出血、白帶異常、下腹部出現腫脹等。而DVT是行婦科腫瘤術后極易引發的并發疾病,主要是由于腫瘤組織破裂而滲入血管,或者術后長期臥床不動致血流速緩慢而誘發靜脈栓塞?;疾≡缙诨颊呦轮鄷霈F水腫、皮炎或色素沉著等癥,若不及時采取救治措施進行醫治,將會使病情進一步發展而出現肺栓塞,最終出現不可挽回的不良結局[3]。這也是目前臨床研究中對此病癥極為重視的主要原因。
對于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當前以抗凝為主要療法,再配合科學護理干預對該病進行預防:采用適宜的方式為患者減輕心理壓力,并改善其不良情緒,叮囑患者遠離煙酒、時常為下肢進行按摩疏通、日常少食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醫師準許下床活動后,要避免長時間站立等。此外,還要觀察并記錄患者指征的變化,及時了解治療效果及進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相關癥狀呈明顯好轉,包括疼痛感逐漸減輕,水腫癥狀逐漸消退,同時經儀器檢查證實,未再發生新的血栓或肺栓塞情況。
綜上所述,為婦科腫瘤術后發生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采用對癥治療配合科學護理后,患者的一應癥狀均發生明顯變化,痛感降低、水腫消失,且未出現復發及病情加重,可以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大范圍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董燕,黃亞雪,崔妍.妊高癥產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研究[J].安徽醫學,2022,43(03):295-298.
[2]朱恩薇,王英. 綜合護理用于婦科腫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預防效果[J]. 國際醫學與數據雜志,2021,5(1).
[3]嚴小英,陶玲.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與護理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S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