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目的 分析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在胸外科老年患者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胸外科實習的64名臨床專業學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32名)采取傳統教學法,觀察組(32名)實施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對比教學效果。結果 實踐操作、理論知識及考核總成績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自我評價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3.75%)比對照組(75.00%)高(P<0.05)。結論 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在胸外科老年患者教學中應用效果明顯,不僅可以豐富實習學生理論知識,增強操作技能,同時對于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改善有利,提高教學滿意度,值得采納、推廣。
關鍵詞:老年;胸外科;模擬臨床思維教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臨床思維指的是臨床醫師分析、研究、判斷疾病的綜合性思維活動,自患者進入醫院后,疾病觀察、診斷等在疾病治療期間均存在著思維活動。因此,系統、科學的思維是臨床醫生展開疾病診斷、治療的基礎。因為當前畢業實習生臨床實踐機會偏少,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再加之臨床經驗少等,導致其在展開臨床工作時存在許多問題,導致醫護患糾紛的發展[1]。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方法包括基于計算機的臨床病例模擬技術與模擬病人技術兩個方面,從整體上對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次研究針對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在胸外科老年患者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隨機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胸外科實習的64名臨床專業學生,分組基于隨機數字表法,每組各32例;對照組:男、女例數比是18:14;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24歲,均值(20.35±0.41)歲;觀察組:男、女例數比是16:16;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23歲,均值(20.41±0.37)歲;兩組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由具備豐富臨床經驗及資歷較高的臨床教師負責展開。
對照組:傳統教學方法。詳情如下:教學期間,教師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知識圖冊等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等向學生講解關于胸外科的知識點,具體有護理內容、胸外科常見疾病、注意事項、疾病發病機制、預防及治療方法等。
觀察組: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詳情如下:授課期間,教師以課程內容等為依據,講解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從諸多案例中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典型病例,案例講解時普及胸外科臨床知識,講解前,教師讓學生獨立預習有關知識,并扮演患者。講解期間,教師作為引導者主要負責引導,讓學生依次扮演臨床醫生、患者等,了解每位患者實際病情、既往病史等,按照實際工作要求,對患者個人感受等仔細詢問,從而初步判斷患者病情。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在一旁進行指導,在發現錯誤及不足后,實施相應的糾正及針對性指導,協助其具備規范、合理的思維模式,講解知識過程中,盡可能的實現“一對一”講解,讓每位實習學生分別扮演“患者”與“醫生”。結束授課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對自己所學內容歸納總結。完成相關課程后,組織學生考核,對學生知識掌握狀況及實踐操作能力全面獲取等。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考核結果,指標有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評分區間均為0-50分,分值越高,表示實踐操作能力越好,理論知識掌握越豐富。②觀察自我評價結果,指標包含實踐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與溝通能力,每項指標的最高分為25分,最低分0分。分值與自我評價表現為正相關。③觀察滿意度,由滿意、較為滿意與不滿意三項指標組成。()*100%=滿意度[2]。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x±s)與計數資料率(%),前者用t檢驗,后者用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考核結果比較
觀察組考核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評價結果比較
觀察組比對照組自我評價結果高(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3 討論
上世紀70年代,模擬思維教學方法被應用于臨床中,其要求實習學生有效結合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從而增強自身思維能力及思維意識。臨床思維教學指的是醫生分析、研究疾病等許多思維活動,而科學理論及臨床經驗是疾病診治的基礎[3]。
據有關資料顯示,當前實習生臨床實踐操作機會較少,進而對臨床經驗的累積造成了影響,思維意識欠缺,而這一現象除了與實習生自身存在緊密聯系外,與臨床教學有關,由于諸多因素作用,致使實習學生并不能有效應對、處理臨床操作,導致安全隱患提高。而模擬思維教學法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教學期間,實習學生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展開,進一步編排臨床知識及內容,通過模擬臨床病例,深入探討等方法,吸引每位實習學生的興趣,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問題分析能力的提高,實現進一步掌握臨床知識的目標。與此同時,模擬臨床教學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將實習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全面發揮出來,提高整體教學效果。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將模擬思維教學方法應用于胸外科老年患者教學中,能夠增加實習學生與患者接觸的機會,可以讓實習學生真實的感受診治過程,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其更喜歡參與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方法。有關研究人員認為[4],傳統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學生對于臨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顯著不足;但是,模擬思維教學方法,可以讓實習學生獨立模擬和操作,切實有效的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除此之外,讓學生真實的感受臨床診斷及治療,與患者接觸,并與之交流等,從而獲取患者臨床表現及疾病等,使其知識記憶能力進一步提高,以便更好的展開未來臨床操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實踐操作及理論知識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由此可見,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更加顯著,其能夠幫助實習學生掌握更多理論知識,促進其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傳統教學方法較為呆板,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知識傳輸方面,主要是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講解,并未突觸學生的主體低位,導致其自學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受到限制,無法有效培養獨立動手及思考能力[5]。而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以實際臨床診療工作線路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重新調整,采用專題探討及課堂模擬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愿參與臨床問題的分析,從而對其臨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胸外科是一門具備較強實踐性及專業性的學習,如果及早幫助實習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提升臨床操作技能,同時調動其自主學習積極性,以便其在畢業后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胸外科醫生,只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并不能獲得顯著效果[6]。經過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在實踐技能及理論知識掌握方面比對照組優,可見,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方法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學生認為,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的應用,能夠讓其真實的感受到患者的疾病,是有生命的,而非冰冷、乏味的輸送知識,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方法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突出展現了學生的主導低位,教師在一旁負責指導,加強對學生感受的關注,通過開放討論方式,讓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有助于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7]。結果顯示,實踐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評分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見,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的應用可提高學生自我評價,提高其自我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更愿意與他人交流、溝通,分享知識與經驗等。有關研究人員認為,要想培養合格、專業性較強的臨床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臨床教學的關注,其與我國醫學未來的發展存在緊密聯系。現階段,臨床教學期間依然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許多本科實習生實習期間,并沒有參與實習,而且參與考研。其次,因為當前日常醫療環境的影響,許多實習生的日常實習受到了影響,部分患者不愿意當作臨床教學案例,患者及其家屬不愿意信任醫護人員,導致實習學生臨床操作機會不斷減少,其同樣是當前教學中遇到的重要問題[8]。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93.75%)比對照組(75.00%)高,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見,教學期間,教師作為引導者,能夠拉近與實習學生之間的距離,針對實習學生模擬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指導,能夠進一步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護人員,改善緊張的師生關系,促進滿意度的提高。
總而言之,胸外科老年患者教學過程中,采用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方法能夠進一步提高實習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豐富理論知識,同時可以提高滿意度,值得采納、推廣。
參考文獻:
[1]姜云,史加海,周慶,唐東,陳建樂. 三維重建結合手術教學法在胸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2,36(1):92-96.
[2]郭揚,金鋒. 微課聯合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在腫瘤外科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3):44-46.
[3]湯雋,張墨,趙健竹. 胸外科教學過程中引入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的價值[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6):20-23.
[4]楊曉梅,馬鋒,賈卓奇,賀海奇,李海軍,李碩,陳南征,付軍科,張勇. 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8(5):900-903.
[5]湯雋,張墨,趙健竹. 模擬臨床思維教學法在胸外科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3):29-31.
[6]任開明,于泳. PBL結合CBL教學法在胸外科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8):17-19.
[7]韓巴特爾,李強. PBL教學法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9,41(S2):69-71.
[8]孫健勇,楚琰,狄守印,楊光,谷仲平. 胸外科兩種臨床教學模式的比較[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26(7):68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