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家的外孫子叫笑笑,現在還不到兩歲,整日價喜笑顏開。他不僅喜歡笑,而且逗人笑,甚至很搞笑,時常是身體一扭,小手一指,嘴角一咧,眼睛一瞇,笑意就漸漸地舒展在童真純凈的臉龐上,好似春暖花開,更像春色滿園。如果有人逗他玩,跟他一起瘋,他玩得特別開心時,還會咯咯地笑出聲來。
每到周末,他都會到我們這兒來“度假”,基本是周五晚來,周日晚回。那次我們去接他,問他愿意坐地鐵過江,還是想坐輪渡過江,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地鐵。我們上了三號線,車廂里人很多,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小家伙睜大眼睛,滴溜亂轉,左顧右盼,嘴里還念念有詞,新鮮感和興奮度與時俱增。我們一路馳騁到柳洲東路站。下了地鐵后,沒有馬上出站,又特意在站臺上多待了一會兒,讓他看了幾趟來來回回的地鐵,直觀地感受地鐵的進站和出站。即便是隔著玻璃護欄,我們也要讓他看到里面錚亮的鐵軌,讓他明白地鐵在鐵軌上的運行究竟是怎么回事。隨著扶梯緩緩地上來,我們出了地鐵站,繼續征求他的意見,是打出租車,還是坐公交車?他好像特別喜歡坐公交車,盡管以前已經陪他坐過多次,但這次他還是直截了當地選擇了公交。
我們給他許多選擇的機會,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主能力,他對此也特別享受,但有時過分地由著他性子來,也會出現“自由過了火”的現象。比如說,他非常喜歡吃零食,我們會適當給他吃點,問題是他不懂得適可而止,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如果你不給他,他還會跟你據理力爭,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
這時,我們只能采用轉移視線的辦法,通過建立新的興趣點,大打馬虎眼,顧左右而言他。此后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我們干脆未雨綢繆,提前把許多零食放到了高臺上。可將他抱起來后,這一切都在他視野范圍之內了,他一旦發現目標,就抓住不放,很快竄下身來去搬椅子,直接站了上去,既然已經被他逮個正著,志在必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后來我們覺得這樣躲躲藏藏也不好,還得堅持依法辦事。每次事先跟他約定好,可以吃一到兩個,但吃完以后,就不能再要了,即使再要我們也不會給,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你自己答應過的嗎?小男子漢說話一定要算數呀!沒想到這一招果然靈驗,從此以后他都會遵照約定,淺嘗即止。但更要命的事情忽然又出現了。有次他居然從地上撿起東西直接往嘴里送,這下可把我們嚇壞了,不知他吃的是什么,趕忙把嘴扒開,里面早已空空如也。后來看到地上還有一些屑屑,我們撿起來嘗了嘗,原來是蛋卷碎片,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了下來。
2
吃過晚飯后,他一個人在客廳里玩,自說自話,自得其樂,本來玩得好好的,但他突然覺得太冷清,非要拉著我們跟他一起躲貓貓。他先躲起來,我們裝作找不到他,當我們探頭探腦的時候,他會不打自招,自覺自愿地跑了出來,一下子撲到我們懷里,咯咯大笑起來。也許他看重的不是尋找的過程,而是因尋找而帶來的快樂。看著他如此開心,我們也熱情高漲,就想再陪他多玩一會兒,我們也好趁機享享天倫之樂。沒想到他玩了一陣子,有點累了,說想上樓睡覺,說走就走,就這么干脆利落。睡覺前他總要在床上玩一會,當我跟他道晚安時,他不僅回答“晚安”,還額外地多加一個帥氣的飛吻。
他是一個極有主見的孩子,尤其在穿衣方面有自己的偏好和想法。他很樂意穿那種胸前帶有卡通娃娃圖像的套頭衫,這可能與他看的卡通片有關,所以許多時候,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確實至關重要。他穿好衣服之后,就急急忙忙地到陽臺上去拿掃把,回到屋里正兒八經地掃起地來,態度很認真,表情很可愛,樣子很專注。他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格外珍惜。看到外婆穿著鞋子上樓,他馬上說“鞋子臟,鞋子臟”;我不小心把一塊橘子皮掉在地上,他看到后,馬上叫了起來,聲音比說外婆的還要高八度:“撿起來,放垃圾桶;撿起來,放垃圾桶。”
待吃過早飯,他馬上喊“出發走”,因為接下來的時間該出去溜達了。他隨即去給大家拿鞋子。外公的、外婆的,這是誰穿的,那是誰穿的,擺得整整齊齊。出門前他要我們戴上口罩,看到你沒戴好口罩,還會幫你拉拉,他對自己也要求嚴格,戴上去就不讓拿下來,你要真幫他拿下來,他還會很不高興,說“打針疼”。
在江北,只要沒有去過的地方,我們都會帶他去玩一玩,他沒看過的東西,我們也會帶他去看一看。那天我們陪外婆去買菜,因為菜場里面人實在太多,我不準備帶他進去,想陪他在外面玩玩,但他偏是不肯,非要到菜場里去看看,我們只好讓他進去“考察”了一番,后來想想,這樣也好,當他看到琳瑯滿目的蔬菜瓜果,也可以感受一下勞動的不易與大自然的神奇。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忽然看到站臺對面有個加油站,他感到非常新奇,問:“那是什么呀?”我們看到車子還沒有來,就索性抱著他走到對面,把加油站的里里外外都打量了一遍,看看汽車進來后究竟是如何加油的,如何收費的,整套流程,一個都不少,所以他對汽車加油的來龍去脈弄得清清楚楚。
3
每次從外面回來,他都不愿洗手,抱著他去洗手,還要掙扎一陣子,但時間長了,次數一多,他自己也就養成習慣了。現在都是主動洗手了,每次還要壓點洗手液,然后在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最后再用水沖沖,直至沖得干干凈凈。看到我用酒精片給他在外面玩的車子進行消毒時,他索性把家里的車子一股腦兒地全拿了過來,要擦擦這個,擦擦那個,讓你挨個擦個遍,他自己也在旁邊東摸摸西擦擦。玩具拖車上本來放著一個小汽車,但要真正拖起小汽車,需要把鉤子掛上去才行,他自己怎么也弄不上去,過來拉著我的手,要我幫他搞定,車子很快就被掛了上去,沒想到他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真厲害”。
我們坐在地上陪他搭積木,他馬上會拿個棉墊子過來,說不能坐地上,地上涼。看到外婆站得很高去晾衣服,他馬上就問:“阿婆,你在干什么呀?”一邊說,一邊就過來扶凳子,不時地說著“危險,危險”。他玩的小車子有時會掉進沙發下,一時難以拿到,我說這下完蛋了,他說沒完蛋,只見他拿個長竹竿,整個身體都趴在地上,尋尋覓覓,在沙發底下搗來搗去。如果夠不出來,他就顯得很失落,如果夠出來,他就很有成就感,失而復得,大功告成,自然會笑得十分開心!
吃完飯后,我們將他從餐椅上抱下來,他還特別講禮貌,跟魚魚拜拜,跟豆豆拜拜,跟菜菜拜拜,不厭其煩。晚上他父母來接他回家,我送他上車,他以為還是陪他出去玩,非要我坐在前面,我只好上車陪他繞了一圈,從小區的前門出去,再從小區的后門下來,這樣瞞天過海,總算應付過去了。事實上,我們覺得有必要事先跟他講清楚,但他父母說不能,如果講清楚了,他就不會讓你們走了。此后我們送他回去,都是乘其不備,趕緊走人,后來他父母告訴我們,他發現后一直都在找外婆。難道就沒有找外公嗎?他們說還真的沒有。那天在路上正好碰到他們,小家伙突發奇想提出要讓外公抱抱,如此給足了面子,真有點受寵若驚。
這孩子喜歡玩具車,也認識很多車,包括攪拌車、灑水車、消防車、救護車、集裝箱車、出租車、公交車等。到了商店里,他熟門熟路地推著購物車,主要是為了給我們放東西,但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車子,也會毫不客氣地收入囊中。每次他都會拿上幾輛車,但我們只允許在其中選一輛,他思考再三,就選定最滿意的,然后舉著一路小跑地往收銀臺奔去,還不停地喊著“買單,買單”。這都跟誰學的,還能用這么時尚的詞語,周圍的人大多驚訝地看著他,營業員也被逗樂了。
每次他回家后與我們視頻,第一句話就是要看看拖車、警車和灑水車。既然這么喜歡,為什么就不肯帶回去呢?好像就愿意放在我們這兒,這些車對于他來說,也許多不是用來玩的,而是用來想念的。他回去以后,我們很快就把這些車收拾到柜子里去了。后來看到他每次都要召見它們,我們就干脆把它們放在顯眼處。每每需要,立即響應,招之即來,立竿見影,他感到非常滿足,也特別愜意,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喜悅,笑容會從臉上徹底地綻放開來,似春風,像彩霞,成花朵,真情,真意,真實,笑起來真好看。
張永祎: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江南文化學者,曾受邀做客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文明之旅》欄目,講授“夢里水鄉江南鎮”。著有《與我有約》《水做的江南》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系江蘇省首屆紫金文藝評論一等獎獲得者。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