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聿
3月16日,日本東北部發生7.4級地震,對電廠設備造成極大破壞,迫使東京電力公司和東北電力公司服務地區的6家熱電廠關閉。一周以后,東京電力公司又發生技術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日本東北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
日本經濟產業省發表聲明稱,受地震影響的天然氣和燃煤發電裝機容量至少為61億瓦。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全球電廠數據,截至2021年6月,日本東北地區的發電廠裝機總量約為100億瓦,也就是說,地震影響了日本東北地區的六成供電量。
東京電力公司警告稱,電力需求超過了供應能力;東北電力公司表示,其電力儲備已降至1%,很有可能出現分區域限電甚至停電的情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請求您的合作,盡可能地節省電力,例如將您的恒溫器設置在20攝氏度左右,并關閉任何不使用的燈具。”他對形勢的發展比較樂觀——考慮到氣溫的上升以及隨著天氣好轉太陽能發電量增加,缺電狀態不會延續很久。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具備應對電力短缺的法律基礎,政府圍繞家電、建筑、食品、汽車及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頒布了近20部有關節能的法律。特別是2010年以來,日本在城市相關技術、結構、商業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推進節能城市建設。
日本第一個智慧節能城市柏葉,大到道路建設,小到屋頂設計,都融入了節能減排理念,涵蓋垂直綠化、能源可視系統、太陽能發電、環境美化、車輛共享、風光互補路燈、雨水再利用冷卻墻等系統。
柏葉市建立了各種能源管理系統。比如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一大特色是能源可視化,居民可通過各種智能終端,了解各項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在線控制。不同的家居設備彼此互通,并能實時進行數據分享。智慧中心連接了所有的水、電、氣能源系統,城市管理者通過可視化方式,對整個區域的能源進行監控。
除了控制高峰期的用電量,柏葉市還能將太陽能、蓄電池發電等分散電源所產生的電能進行再分配。比如CBD區域,工作日辦公樓用電需求更高,節假日娛樂設施用電需求更高。市政府可通過評估后輸送電力,以此節省高峰時期用電量。
考慮到日本多災的環境,柏葉市還建有災情智能能源系統,可再生能源及蓄電池可在緊急災害發生或停電時進行能源分配。這也是日本首個將分散電源電力進行區域再分配的智能電網。它可以優先保障消防電梯、照明設備、公用區域及地下水泵的用電,同時能連續3天保證平時六成左右的電力供應。
北九州是另一個以能源系統優化為核心的日本城市。它有兩大突破性舉措:一是2012年在全球首創“動態電價”。具體操作是根據前一天的用電信息預測第二天的用電需求。根據時間段,電價分為5級,消費者可主動調節用電量。這套系統應用后,當地居民在高峰期的用電量降低了20%。二是設置“地區節點”,按需定制電力計劃。其目的是掌握整個區域的電力供需信息。供應方根據不同用電方每小時的用電需求制定供電計劃。
擁有節電技術和模板城市的日本,為什么會出現電荒?其節電立法方面的努力面臨哪些挑戰?
日本藤澤市也是節電城市的代表。每棟住宅配備的太陽能發電板,可基本滿足生活需要。除了自給自足,還可將多余的電力出售給電力公司,當雨天發電不足時,可以回購。能源可視化系統在這座城市中是標配,用戶可隨時查看能源消耗情況。日本政府規定了災害緊急救援的時限——3天。藤澤市每戶家中都裝有大型蓄電池,災后可提供3天的基本用電量。公寓中的插座分為綠色和白色,綠色插座連接生活必需的用電開關,災害發生時蓄電池只向綠色插座供電。電動車充電樁采用雙向充電設計,災害發生時可反向為住戶供電。
既然擁有節電技術和模板城市,那么日本為什么還會出現電荒呢?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東北部電廠中,最多的就是太陽能電廠。據不完全統計,51家發電廠中,35家有太陽能設備,只有6家純地熱發電廠和5家純燃煤發電廠,另外還有幾家石油發電廠、核能發電廠和風能發電廠??v觀整個日本,在總計522家電廠中,有324家電廠建有太陽能設備,占到六成以上。
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太陽能電廠的裝機容量不及化石燃料電廠和核電廠。太陽能發電設施的裝機總容量只占總裝機容量的2.6%。相比之下,16家核電廠的裝機總量占總裝機容量的20%。從實際發電量方面看,太陽能發電有“薄產”的特點,其發電量僅占全國總量的0.9%,被核能、煤炭和天然氣發電遠遠甩在身后。
為改變這種局面,日本作出了立法方面的努力。2021年4月,日本修訂《電力從業法》,重點在于有關“向上報告”的條款。容量在10千瓦到50千瓦之間的太陽能設備持有者,對設備出現的問題有向上匯報的義務。其適用對象除商用太陽能系統外,也包括一般的家用太陽能設備。
根據該法律,有關人員須在太陽能設備出現問題后的一個月內,向產業監督部門提交與故障相關的信息,具體包括故障的狀態、故障的原因、是否引起火災、是否出現人員傷亡等。
據悉,日本太陽能設備的故障率一直高達20%,這是新能源難以為國家能源系統提供支持的一個重要因素。新的《電力從業法》規定,如果不對太陽能設施出現的問題進行匯報,將被處以最高30萬日元的罰款。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對經濟有較強的干預能力。正因如此,為了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保證自己的利益,日本企業和利益集團會在選舉中尋找并支持自己的“代言人”。電力作為具備壟斷特征的行業,在這方面是積極的參與者。
募款集會是日本政黨和議員募款的重要形式,企業和個人通過購買“入場券”的方式向議員和政黨捐款。按照法律規定,企業一次購買超過20萬日元的“入場券”,必須公開相關信息?!冻招侣劇氛{查發現,日本各大電力公司每年向資金管理團體購買數百萬日元的“入場券”。為了規避信息公開,電力公司往往會根據企業規模,分攤“入場券”的費用。
在能夠影響政府決策的情況下,保守的日本電力公司不愿改變。例如福島核泄漏事故后,電力公司迫切希望通過電費上漲、重啟核電站來增加收益。日本民眾質疑核電站的安全,呼喚加快電力改革,增加多種電力供應。最終日本政府推出新的《能源基本計劃》,推翻了“零核電”的方針,堅持重啟核電站。
《朝日新聞》指出,日本電力公司對太陽能供電沒有積極性,導致相關產業發展緩慢。日本電力企業一向有影響政府決策的傳統。日本關西電力株式會社原管理層人士曾向媒體爆料,自1972年到1990年,關西電力以“年節問候”的名義,先后向7位日本時任首相每年贈送約2000萬日元政治獻金,關西電力每年用于政治獻金的總額有數億日元。

東京電力公司受到地震影響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