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劍
原創與在原創基礎上創作的派生作品都可以取得各自的著作權,且二者都有特定的保護范圍。派生著作權的行使應取得原創作者的許可且不得損害原創著作權;原創著作權行使亦受到限制,如果介入派生著作權保護范圍同樣可能構成侵權。
小朋友們熟知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一部由許多有趣小故事組成的國產家庭情景系列劇,該片在央視少兒頻道開播之后,長期深受少兒觀眾的喜愛。片中主人公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家三口,分別是活潑、調皮的大頭兒子,溫和、善良的小頭爸爸以及聰慧、美麗的圍裙媽媽。
不為人知的是動畫片中三個主人公動畫形象的著作權變更情況。1994年,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1995年版,以下簡稱“95版動畫片”)導演崔某等人來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工作人員劉某家中,委托其為即將拍攝的95版動畫片創作人物形象。劉某當場用鉛筆勾畫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圍裙媽媽”三個人物(以下簡稱“三個人物”)的概念設計圖(即人物形象正面圖,以下簡稱“概念圖”)。
后來,95版動畫片美術創作團隊(以下簡稱“創作團隊”)在劉某創作概念圖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設計和再創作,制作成了符合動畫片標準造型的三個人物形象,即三個人物標準設計圖(以下簡稱“標準圖”)及轉面圖、比例圖等。后95版動畫片在1995年正式播出,片尾播放的演職人員列表中載明“人物設計:劉某”。
2012年12月,經崔某引薦,劉某與洪某簽訂《著作權(角色商品化權)轉讓合同》,約定劉某將自己創作的“大頭兒子”等三件作品所有著作權轉讓給洪某,轉讓金額3萬元,合同簽訂后雙方完成款物交付。
2013年1月,洪某向浙江省版權局申請作品登記,相關作品登記證書(以下簡稱“浙江登記證書”)載明:三個人物美術作品作者為劉某,著作權人為洪某。
杭州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文化公司”)是一家以文化藝術策劃、動漫設計、服裝服飾及玩具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2014年3月10日,洪某與杭文化公司簽訂《著作權轉讓合同》,將浙江登記證書載明的著作權轉讓給杭文化公司。
2015年,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在審理雙方其他著作權糾紛時,綜合雙方提交證據認定,劉某對其創作的三個人物概念圖享有完整的著作權,杭文化公司經受讓取得并獲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為概念圖,而非浙江登記證書載明的標準圖。也就是說,杭文化公司因受讓取得的著作權范圍僅限于劉某原創的三個人物概念圖,而不包括創作團隊改編后的標準圖這一派生作品。
如前文所述,創作團隊在劉某創作的人物概念圖基礎上進行改編設計和再創作,并形成了派生作品,這便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動畫形象,那么這個派生作品的著作權歸誰呢?
2013年11月,中央電視臺(以下簡稱“央視”)就95版動畫片三個人物形象向北京市版權局申請作品登記,取得相應作品登記證書(以下簡稱“北京登記證書一”),載明:作品名稱為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大頭兒子卡通形象,作品類別為美術作品,作者為劉某,著作權人為央視,首次發表日期為1996年6月。

2014年1月,央視許可央視動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央視動畫”)將2013版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以下簡稱“13版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向北京市版權局申請作品登記,取得作品登記證書(以下簡稱“北京登記證書二”),載明:作品名稱為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大頭兒子卡通形象,作品類別為美術作品,作者為“央視動畫”,著作權人為“央視動畫”,首次發表日期為2013年11月。
相關法律文書據此認定,95版動畫片三個人物形象中區別于劉某所作概念圖的獨創性部分,其著作權歸央視所有。根據央視的授權聲明,“央視動畫”取得相關著作權使用、改編及維權權利。此后,“央視動畫”改編推出13版動畫片,并享有該動畫片著作權以及片中三個人物形象派生作品著作權。
2019年8月26日,“央視動畫”的委托代理人到北京市信德公證處,登錄互聯網,在“某商城”電子商務平臺上瀏覽相關頁面,下單購買“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卡通拼圖”歐版4盒裝1套和歐版3盒裝1套,價格分別為78.5元、57.1元。幾天后,“央視動畫”的代理人對上述商品以及通過手機掃描商品上附帶的二維碼進行驗證后進入杭文化公司微信公眾號的過程進行公證,并對登錄杭文化公司官網、官方微博瀏覽相關頁面進行實時公證。
北京市信德公證處在出具的公證書中載明:在兩款“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卡通拼圖”包裝和產品圖案上,帶有“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文字及三個人物形象;杭文化公司在其主辦的官網、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號頁面上使用“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文字及三個人物形象,并在官網及微信公眾號頁面上使用該人物形象進行企業宣傳。
2019年12月5日“央視動畫”更名為央視動漫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央視動漫”)。
“央視動漫”認為杭文化公司構成侵權,遂于2020年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要求法院確認杭文化公司實施了侵犯“央視動漫”商標權、著作權及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并承擔侵權責任。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杭文化公司構成對“央視動漫”商標權、著作權的侵犯且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關于杭文化公司是否侵害“央視動漫”著作權的問題,一審法院認為,央視享有95版動畫片著作權,該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是概念圖的派生作品(即演繹作品),央視對該派生作品享有著作權,該動畫片三個人物形象區別于原作概念圖的獨創性部分著作權歸央視所有。“央視動漫”根據央視授權,制作了13版動畫片,故應享有該片著作權及片中三個人物形象派生作品著作權,該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中區別于劉某所作概念圖和95版動畫片相關人物形象的獨創性部分,其著作權歸“央視動漫”所有。根據央視的授權,“央視動漫”對他人侵害央視就95版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享有的派生美術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有權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經比對,在被控侵權產品及包裝上,杭文化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官網、微博上使用的三個人物形象,與95版及13版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在頭身比例、臉型、發型、眉毛等細節特征上基本相同,使用了“央視動漫”13版三個人物形象美術作品中的獨創性表達部分,構成實質性相似。此前杭文化公司曾接觸過上述派生作品,系被控侵權產品使用卡通形象的授權人,其行為亦構成對央視95版及“央視動漫”13版動畫片中三個人物形象派生作品著作權的侵犯。
2020年底,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杭文化公司立即停止實施侵犯相關著作權、注冊商標專用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央視動漫”經濟損失50萬元,并將現有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為不含有與“大頭兒子”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對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中國知識產權報》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一審宣判后,原被告均不服,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院經審理,于2021年12月8日對外公布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原創作品與派生作品均系獨立作品。派生作品,又稱演繹作品,是指改編、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本案中,如果杭文化公司享有案涉派生作品的著作權,則其行為不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