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敏
摘要:目的:CT肺小結節分析對早期肺癌篩查結果的影響。方法:共納入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某鎮65歲以上老人共體檢14417人次,經過胸片發檢查,發現異常后再采用64排螺旋CT機檢查,觀察肺小結節情況,并通過輔助計算機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其中發現胸片異常246人,掃描共發現非鈣化結節122人、高密度影120人、團塊影7人。CT診斷認為良性結節109人,占比89.34%;惡性結節7人,占比5.74%;不能排除為惡性結節的5人,占比4.10%。非鈣化結節122人經手術病例證實惡性結節7人中,鱗癌2人、腺癌5人,且均屬于早期肺癌,早期肺癌篩查率為0.05%(7/14417)。結論:CT肺小結節分析有利于早期肺癌篩查,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CT;肺小結節;肺癌;早期篩查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肺癌是世界范圍內發病率以及死亡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在人口老齡化以及環境改變、飲食習慣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其患病率越來越高,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1]。臨床根據該疾病的組織病理學特點可分為小細胞癌以及非小細胞癌,后者包括鱗癌以及腺癌兩類,該疾病雖然無傳染性,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以及家族聚集性。肺癌癥狀與腫瘤大小、類型、發生部位以及轉移情況密切相關,初期癥狀并不明顯,發展到中后期才會出現一定癥狀。大約15%的患者經胸部影像學或者常規體檢時發現,且發現時并無特異性癥狀。五年內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約為15%,而早期發現并接受手術治療時患者的生存率可達到70%,因此早期篩查對肺癌患者意義重大[2]。CT掃描是診斷肺癌等腫瘤疾病的常用影像學方法,肺小結節是肺部直徑小于1厘米的結節病灶,人群中肺小結節的檢出率較高,而大多數肺小結節為良性,惡性結節不足5%[3]。為確定CT肺小結節分析在早期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現進行以下研究。
1. 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共納入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某鎮65歲以上老人共體檢14417人次,胸片檢查發現胸片異常246人,其中男性157人、女性89人,年齡65-91(76.54±4.34)歲,其中吸煙史56例。納入標準:符合手術指征;飲食科學健康;臨床資料、CT影像資料資料真實且完整;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意愿書。排除標準:年齡在65歲以下;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或者其他類型惡性腫瘤疾病。
1.2方法
胸片異常患者接受CT檢查。儀器選擇64排螺旋CT機(品牌飛利浦,型號Brilliance,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指導,告知患者如何配合以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取患者仰臥位,由胸廓入口處掃描至肺底,儀器參數設置:電流30mA、電壓120kV、螺距1mm、層厚1.25mm。安排兩名工作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進行診斷和閱片,觀察結節大小、密度、結節邊緣及其分布情況,使用計算機輔助完成肺小結節分析診斷,對于首次掃描尚未明確肺結節性質的人群進行二次檢查,盡早發現癥狀,及時診斷。
1.3觀察指標
記錄CT掃描結果以及手術病理結果,包括結節檢出情況,計算早期肺癌篩查率。
1.4統計學
將個人信息以及一般資料輸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率”表示,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CT機檢查發現胸片異常246人,掃描共發現非鈣化結節122人、高密度影120人、團塊影7人。CT診斷認為良性結節109人,占比89.34%;惡性結節7人,占比5.74%;不能排除為惡性結節的5人,占比4.10%。非鈣化結節122人經手術病例證實惡性結節7人中,鱗癌2人、腺癌5人,且均屬于早期肺癌,早期肺癌篩查率為0.05%(7/14417)。
3. 討論
肺癌是生存率極低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研究顯示,環境污染、吸煙史、職業接觸、營養不良、既往肺部疾病以及遺傳等均是該疾病的發病原因,近幾年,肺癌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對我國國民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肺癌早期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干咳,若侵犯鄰近器官組織,胸部會伴有不規則隱痛并在咳嗽時加重,部分患者會出現咳痰、咳血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此時需警惕。相關研究顯示,中晚期肺癌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約為10%,而早期肺癌患者確診后并接受有效的治療和調理,五年內的生存率可達到70%[4]。因此需要重視早期肺小結節的分析以及肺癌的診斷,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其生存質量[5]。但是肺小結節以及早期肺癌的病理復雜,缺乏自覺癥狀,診斷難度較大,因此需尋求有效的診斷方式。
CT機的應用已經普及,在多種疾病的診斷中起到了作用,尤其在肺部疾病的診斷中價值顯著。既往多采用常規CT掃描,但是受到層厚、速度以及支氣管走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圖像質量相對較差,難以清晰顯示大支氣管組織,難以確定病灶轉移情況、支氣管偶病灶的關系等,檢查結果存在誤差,從而導致誤診和漏診,耽誤治療。隨著CT技術的不斷提升,多層螺旋CT得到廣泛應用,彌補了常規CT的缺陷,提高了多種疾病的檢出率。在篩查早期肺癌時,多層螺旋CT可更快速完成掃描,避免容積效應產生影響,明確肺支氣管、肺癌的關系,更仔細的觀察肺小結節的特點以及分布情況,有助于肺癌的診斷[6]。本次研究中,CT機檢查發現胸片異常246人,掃描共發現非鈣化結節122人,其中良性結節109人(89.34%),惡性結節7人(5.74%),經手術病例證實惡性結節7人中,鱗癌2人、腺癌5人,且均屬于早期肺癌,早期肺癌篩查率為0.05%。說明CT肺小結節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臨床醫師判斷結節性質,篩查出早期肺癌,應用價值理想。對多層螺旋CT診斷方式進行總結發現,該診斷方式的檢查深度較高,可有效的觀察肺小結組織圖像特征,確定病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從而提高檢查效率。另外該診斷方式受外界影響較小,獲取的圖像更清晰,具有立體性以及旋轉性,為早期肺癌的篩查提供參考依據。該診斷方式不受年齡、病情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任何年齡人群以及不同病情的患者均可接受該診斷方式檢查,適應性強。整個檢查過程操作簡單且無創,對受檢者的身體造成的損傷極小,患者輕松無壓力的完成檢查,因此接受度更高。
綜上所述,早期肺癌篩查中,采用螺旋CT肺小結節分析的方式可有效判斷結節性質,提高早期篩查率,對改善患者預后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吳繼雄,李海云,張良金,等.低劑量多層螺旋CT在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0,29(4):610-613.
[2]歐志林, 張文衛, 李偉英. 多層螺旋CT在肺小結節及早期肺癌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影像技術, 2020, 32(5):46-48.
[3]王春龍. 多排螺旋CT在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診斷中的價值和安全性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20):177-178.
[4]王艷菊,楊芮一,石忻蔚,等.高分辨薄層CT在早期肺腺癌診斷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3):549-553.
[5]李輝,胡樹志,李首崇.多層螺旋CT在診斷肺小結節及早期肺癌的價值及其與病理結果對比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21,25(8):1139-1141.
[6]聶國軍.CT肺小結節分析在早期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