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清 尹婷婷 李玲娟
摘要:小兒腹瀉以大便次數增多、性狀改變、嘔吐、發熱及腹痛等癥狀,主要病原菌是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真菌等,病情嚴重時出現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影響到兒童身體健康,本文現就小兒腹瀉護理作一綜述,以為臨床人員提供依據。
關鍵詞:感染;腹瀉病;護理;小兒
【中圖分類號】R722.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腹瀉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兒科常見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且大便形狀改變,呈稀便、水樣便、膿血便、黏液便,且伴有嘔吐、發熱、腹痛,重者出現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全身中毒癥狀[1]。慢性腹瀉與遷延性腹瀉伴有貧血、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生長發育遲緩等。由WHO和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兒童腹瀉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嚴重可致死亡[2]。依據最新研究,將有感染、食物不耐受、感染、藥物等后天因素引起的腹瀉稱為獲得性腹瀉,而先天性腹瀉是一組遺傳性腸病,大多數是單基因遺傳,多在嬰幼兒期起病,多以嚴重的慢性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3]。因患兒年齡小,無法清楚正確的向醫務人員表達自己的病情,因此醫護人員要嚴密監護,科學合理做好腹瀉患兒臨床護理工作,進而提高治愈率[4]。本文研究腹瀉患兒護理情況進行綜述。
1口服補液鹽
因該病發展迅速,臨床表示為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使得患兒嚴重休克、脫水、甚至中毒,嚴重威脅到患兒健康。小兒急性主要圍繞重度、脫水情況分輕度、中度、重度,脫水若未得到診治,將導致患兒死亡,減輕中毒現象、改善脫水是臨床治療腹瀉病的關鍵,也關系到預后改善效果[5]。補液鹽在臨床較為常見,用于治療脫水,補液鹽為一種復方制劑,有效分成包換氯化鈉、氯化鉀和無水葡萄糖,補液鹽口服后患兒機體快速補液,補鉀、補鈉等,以平衡水電解質酸堿,減輕患兒脫水與休克程度。李旺輝[6]研究中表示常規補液鹽因具有較高的鈉含量,以使患兒口渴,水腫,增加排便刺水,同時也易引起高鈉血癥,不利于患兒臨床治療。齊敬華[7]針對腹瀉病患兒給予低滲口服補液鹽治療,患兒腹瀉癥狀得到有效緩解、3d內排便次數降低。依拉熱·沙吾提等[8]對比傳統口服補液鹽與低滲口服液,認為以低滲口服補液鹽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更適于在腹瀉病患兒中推廣。
2益生菌
小兒腸道菌群定值抗力不穩定,因此微生態平衡穩定性差,一旦發生腹瀉,腸道屏障消失,菌群出現紊亂,體內益生菌急劇下降,給其病原菌侵襲和定值提供了有利于條件,進而加重病情,形成惡性循環,對此,給予益生菌制劑治療能獲得滿意療效。盛志彬[9]研究中對比患兒給予布拉酵母菌,其具有抗毒素與抗維生素的作用,且腸黏膜具有較好的保護和營養作用,另外,一般不會被消化液、抗菌素所破壞,在腸內具有較好的活性作用,以及能提高患兒免疫力,對治療腹瀉具有較好的效果。張孟徐[10]研究中針對患兒在常規治療給予上添加補液鹽Ⅲ與益生菌,結果顯示,患兒前白蛋白和轉鐵蛋白值較干預前升高,大便次數恢復正常、腹痛消失,以及大便常規恢復正常。
3基礎護理
對于腹瀉患兒統一安排病房,病房內保持通風,定期消毒,對于患兒衣物、日常用品嚴格消毒清潔,并對床單定期清晰,另外,及時對嘔吐物排泄物進行清掃。主動向患兒家屬介紹關于疾病相關知識,發病原因、治療方案和護理等,說明疾病的危害,同時強調堅持用藥的重要心理,并為其發放健康手冊,對于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11]。要以親切、溫和的態度對待患兒,和患兒交流時談及其感興趣的話題,多采用肢體接觸,協助家屬溝通支持、鼓勵患兒,以及舉例成功案列,適當緩解家屬情緒,提高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此外,患兒因年齡過小無法理解護理人員的表達,可向家長進行普及相關知識,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從而更好地喂養,確保其營養充足,減少應疾病造成的體重降低情況,主要包含輔食情況、用藥劑量、喂養方式、用藥次數以及斷奶方式、時間等,防止偏食、過食以及飲食結構突變引起的營養不良與佝僂病等[12]。李佳盈[13]研究中提出給予飲食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患兒體重明顯得到控制。
4中醫療法
從醫學角度與觀念分析,腹瀉病屬于“泄瀉”范疇,一般是由小兒稟賦不足脾胃之體未全,而當疾病進一步進展后因外邪入侵而造成脾胃功能受損,患兒就病后生化乏源、氣血虧虛、發育延遲等,一般較為消瘦,可見該病和患兒脾胃功能失衡有關[14]。孫淑媛[15]對腹瀉病患兒在藥物治療后給予腹部理療,總有效率為92%,并且減少了尿少、嘔吐、腹瀉、發熱癥狀,同時表示該療法無明顯不良反應、操作簡單、無痛苦等優點,可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廣泛使用。張小坤[16]研究表示腹部理療佐治小兒腹瀉病的臨床療效比較顯著,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腹瀉情況,并且使一種安全可靠的手段。
5小結
綜上所述,腹瀉病是小兒常見和多發的消化系統疾病,不但對患兒身心健康與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嚴重時可危及到患兒生命安全,對此,需積極探尋有效的方案對患兒治療。與此同時需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含口服補液鹽、益生菌、腹部理療等,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SALLY F. LAFTA, ALAA H. AL-CHARRAKH, ABD-ALNABI J. ABD. Prevalenc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rotavirus a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diarrhea[J].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19,1465-69.
[2]施琳,穆秀麗.舒適性整體護理干預對小兒腹瀉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5):187-189.
[3]陸欣志.小兒腹瀉中針對性飲食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9):84.
[4]張玲.優質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護理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6):151-153.
[5]TAKATSUKI, HANAE, AGBEMABIESE, CHANTAL AMA, NAKAGOMI, TOYOKO, et al. Whole genome characterisation of G11P[25] and G9P[19] rotavirus A strains from adult patients with diarrhoea in Nepal[J].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ary Genetics in Infectious Diseases,2019,69246-254.
[6]李旺輝,蘇達永,許曉娟. 分析低滲口服補液鹽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病的臨床療效[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5):186-187.
[7]齊敬華. 低滲口服補液鹽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病的療效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7):9439-9439,9441.
[8]依拉熱·沙吾提. 低滲口服補液鹽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1):2406-2407.
[9]盛志彬. 口服補液鹽Ⅲ聯合益生菌制劑治療小兒急性非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療效[J]. 吉林醫學,2021,42(1):114-115.
[10]張孟徐,李春偉,許松濤. 益生菌聯合補液鹽Ⅲ治療小兒急性非感染性腹瀉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刊,2021,48(2):102-104.
[11]張曉婷.小兒輸液室腹瀉患兒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7):141,156.
[12]張曉婷.小兒輸液室腹瀉患兒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7):141,156.
[13]李佳盈. 飲食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急性腹瀉病中對其體重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9):150.
[14]蔡愛妮,鄒莉. 中醫護理在提高小兒腹瀉病治療效果中的應用研究[J]. 中醫臨床研究, 2020, 12(30):2.
[15]孫淑媛,曹從品,李博,等. 腹部理療佐治小兒腹瀉病的臨床研究[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1):63-65.
[16]張小坤,王祎波. 腹部局部理療聯合整腸生治療小兒腹瀉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評價[J]. 川北醫學院學報,2021,36(2):209-212.
通訊作者:尹婷婷 9466718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