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白納納,王秀娟,王文娜,白月娜,王聰穎
(1.華紡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山東濱州 256617;2.山東省短流程印染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濱州 256617;3.濱州華紡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濱州 256617)
腈綸通常是指丙烯腈(85%以上)和第2 或第3單體的共聚物,經濕法或干法紡絲制得的合成纖維。腈綸應用廣泛,可用于套衫、毛毯、地毯、童裝以及旗布、遮陽帳篷等戶外產品[1]。腈綸的特征為表面平滑,懸垂性能良好,可以紡織成保暖輕便的織物,彈性和回彈性俱佳,耐陽光和耐氣候性能優異,以上特征使其在服裝、服飾、產業用布3大領域應用廣泛[1-2]。
腈綸織物的染色一般采用間歇式浸染染色方式。此工藝在染色過程中存在因染料和勻染劑的選擇與用量、升溫、pH、水質等控制不當引起的色花、染色不勻等問題;浸染工藝染色屬于間歇式生產,存在勞動生產效率低、生產批量小等生產效率問題,同時存在缸差疵布、重現性低等染色質量問題[3-5]。本研究對純腈綸陽離子染料軋染工藝進行探索,提出了一套適用于腈綸軋染的短流程染色工藝,能得到色光一致、布面均勻、色牢度指標優異的產品。
織物:純腈綸織物(腈綸30×腈綸30,86×66,平紋),腈綸/棉混紡織物(腈綸70/棉30,40s,140×100,五枚三飛經面緞),腈綸/棉/錦綸混紡織物(腈綸60/棉35/錦綸5,24s/2,169×47,斜紋)。
藥品:陽離子染料X-FDL 黑、陽離子染料XGRL 紅、陽離子染料X-BL 藍(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醋酸(分析純),活性染料黑G、活性染料紅SE、活性染料黃SE、活性染料艷藍R 150%[亨斯邁化工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純堿(廣東綠洲化工有限公司),分散染料夏利素黑、夏利素藍(約克夏染料有限公司),工業鹽(石家莊海礦同晶鹽業有限公司)。
儀器: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磁力加熱攪拌器(常州國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空壓氣膜式橫式強力壓染試驗機、連續式拉幅定形機,Datacolor SF 600x 測色儀(美國Datacolor 公司),STM-G600 型蒸化機(蘇州工業園區亞美紡織機電有限公司),電熨斗(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M28B 型耐洗牢度實驗儀、ZI3000+型日曬色牢度儀(上海亞太拉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1)將染液升溫至不同溫度(50、60、70、80、90、100 ℃)進行染色,對比得色量。織物:純腈綸織物(腈綸30×腈綸30,86×66,平紋)。
工藝流程:浸軋陽離子染料(陽離子染料X-FDL黑50 g/L,pH 4~5,染料升溫至不同溫度)→汽蒸(102 ℃,8 min)→水洗→皂洗→水洗→熨干。
考慮到軋染工藝中,汽蒸時間較長影響生產效率,特進行汽蒸時間梯度實驗。
(2)不同汽蒸時間(70、90、120、240、360、480 s)對布面得色量的影響。織物:純腈綸織物(腈綸30×腈綸30,86×66,平紋)。
工藝流程:浸軋陽離子染料(陽離子染料X-FDL黑50 g/L,pH 4~5,染料升溫至85~95 ℃)→汽蒸(102 ℃)→水洗→皂洗→水洗→熨干。
織物得色量(K/S值):用測色儀進行測試。
耐皂洗色牢度:按AATCC61—2013 2A進行測試。
耐摩擦色牢度:按AATCC8—2016進行測試。
耐汗漬色牢度:按GB/T 3922—2013《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耐汗漬色牢度》進行測試。
耐熨燙色牢度:按GB/T 6152—1997《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耐熱壓色牢度》進行測試。
耐光汗色牢度:按AATCC125—2009進行測試。
耐日曬色牢度:按AATCC16—2004進行測試。
耐氯色牢度:按AATCC61—2013 4A 進行測試,有效氯溶液質量分數為0.15%。
2.1.1 染色溫度
經過不同溫度染液浸軋布面后,測試得色量,結果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以看出,染色溫度為85~95 ℃時,K/S值較高,同時布面較為均勻。因為腈綸的玻璃轉化溫度為85~95 ℃,陽離子染料在此溫度范圍內更易與纖維結合,上染速率更快。受此機理啟發,將陽離子染料在浸軋之前升溫至85 ℃以上,再浸軋布面,使染液與布面充分結合。為了提高布面得色量,縮短纖維與染液結合的時間,直接濕蒸固色,也可保持較高的得色量。

圖1 K/S 值隨染色溫度變化曲線圖
2.1.2 汽蒸時間
經過不同時間汽蒸后,測試得色量,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 可以看出,染液溫度為85~95 ℃、汽蒸時間為90 s 時,上染效果較好,90 s 后K/S值趨于穩定,同時布面較為均勻。

圖2 K/S 值隨汽蒸時間變化曲線圖
腈綸軋染工藝開發注意點:染色溫度為85~95 ℃時,染液中無需添加緩染鹽等物質,只需將染液pH調至適合陽離子染料上染的pH(4~5);無需烘干,直接汽蒸(102 ℃,90 s),然后水洗皂洗即可。相對于傳統浸染工藝,此工藝可實現生產連續化,縮短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得到質量穩定的產品。
由表1 可以看出,采用軋染工藝染色的純腈綸織物,色牢度指標優異,符合生產要求。

表1 純腈綸染色織物的色牢度
2.3.1 腈綸/棉混紡織物
織物:腈綸/棉混紡織物,腈綸70/棉30,40s,140×100,五枚三飛經面緞。
染液配方:陽離子染料X-FDL黑20.0 g/L,陽離子染料X-GRL 紅1.8 g/L,陽離子染料X-BL 藍2.0 g/L,醋酸調染液pH 4~5;活性染料黑G 15.0 g/L,活性染料紅SE 1.2 g/L,活性染料黃SE 1.0 g/L。
固色液配方:燒堿6 g/L,純堿20 g/L,氯化鈉200 g/L。
工藝流程:稱料→化料→軋陽離子染料(pH 4~5,染液升溫至85~95 ℃)→汽蒸(102 ℃,90 s)→水洗→皂洗→水洗→烘干→軋活性染料→烘干→汽蒸(102 ℃,90 s)→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布面較為均勻,色牢度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腈綸/棉混紡染色織物的色牢度
由表2 可以看出,腈綸/棉混紡織物采用此工藝染色,布面得色量均勻,能夠達到浸染工藝的布面效果,色牢度指標與浸染工藝基本一致,說明該工藝適用于兩相混紡織物染色,且對其他工藝流程無影響。
2.3.2 腈綸/棉/錦綸混紡織物
織物:腈綸60/棉35/錦綸5,24s/2,169×47,斜紋。
染液配方:陽離子染料X-FDL 黑87.1 g/L,陽離子染料X-GRL 紅18.2 g/L,陽離子染料X-BL 藍23.4 g/L;活性染料艷藍R 150% 46.4 g/L,活性染料黑G 8.7 g/L,活性染料黃SE 2.9 g/L;分散染料夏利素黑10.0 g/L,夏利素藍10.0 g/L。
固色液配方:燒堿6 g/L,純堿20 g/L,氯化鈉200 g/L。
工藝流程:浸軋陽離子染料(pH 4~5,染料升溫至85~95 ℃)→汽蒸(102 ℃,2 min)→水洗→皂洗→水洗→熨干→浸軋分散+活性一浴染→烘干→焙烘(170 ℃,2 min)→汽蒸(102 ℃,90 s)→水洗→皂洗→水洗→熨干。
由表3 可以看出,腈綸/棉/錦綸混紡織物通過該工藝染色,布面得色量均勻,能夠達到織物浸染布面效果,色牢度指標與浸染工藝基本一致。

表3 腈綸/棉/錦綸混紡染色織物的色牢度
(1)對腈綸陽離子染料軋染工藝進行探索,開發出腈綸織物陽離子染色軋染工藝:浸軋陽離子染料(pH 4~5,染料升溫至85~95 ℃)→汽蒸(102 ℃,90 s)→水洗→皂洗→水洗→熨干。
(2)不論是純腈綸織物還是腈綸與其他纖維混紡織物,采用陽離子軋染工藝染色,布面均勻,無左中右色差,色牢度指標優異,符合生產要求;同時縮短了工藝流程,節約了成本,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3)陽離子軋染染色工藝對其他纖維如棉、錦綸纖維的上染情況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