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和弟 許麗娃 吉家釵 陳訓春 王少津 (海口市人民醫院老年病科,海南 海口 570208)
冠心病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是導致老年人殘疾、死亡的主要原因〔1〕。冠心病作為一種多因素疾病,其發生發展與遺傳、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探討冠心病相關易感基因,早預防、早干預是當前基礎研究領域之熱點。近年研究表明〔2,3〕,乙醛脫氫酶(ALDH)2作為人體內乙醇代謝的關鍵酶,其基因多態性與空腹血糖受損存在明顯相關性,其可能通過影響血糖代謝水平,而影響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還有研究發現,ALDH2基因突變參與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4〕,但目前ALDH2在體內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發病風險的關系尚有爭議,且不同人群基因遺傳存在地區差異,需要區域性研究分析。本研究擬探討ALDH2基因多態性與海南地區漢族老年人群冠心病發病風險的相關性。
1.1研究對象 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800例,其中經冠脈造影檢查確診為冠心病462例(冠心病組),包括穩定型心絞痛184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82例,心肌梗死96例;經冠脈造影檢查排除冠心病338例(對照組)。冠心病診斷標準參照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漢族,本地區常住居民;②年齡≥60歲;③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排除標準:①伴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病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伴嚴重感染性疾病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入組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ALDH2基因多態性檢測 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放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中,然后置于-80℃環境下保存備用。應用DNA提取試劑盒(北京鑫諾美迪基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取全血基因組D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DNA濃度進行測定,光密度260/280=1.8~2.0表明樣品達標;DNA含量要求:所提取的標本≥50 ng/μl;基因組RNA提取完成后,立即應用ALDH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目的DNA片段擴增引物:上游引物為5′-GTCAACTGCTATGATGTGTTTGG-3′,下游引物為5′-CCACCAGCAGACCCTCAAG-3′。反應體系50 μl,模板DNA 2 μg,2×Master Mix 25 μl,上下游引物各2 μl。反應條件:94℃預變性3 min后進入循環,94℃變性45 s,然后60℃退火30 s,再以72℃延伸45 s,共進行35個循環,72℃延伸5 min,于4℃下保存。PCR擴增引物在2%瓊脂糖凝膠下行電泳處理,應用溴乙啶染色,紫外燈下觀察結果。
1.3臨床基本資料收集 包括性別、年齡、體重指數、吸煙史、飲酒史、既往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并進行常規生化指標檢測,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生化指標均由海口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按標準流程完成檢測。并對冠心病患者進行Gensini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t、χ2檢驗、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2.1兩組臨床特征比較 冠心病組體重指數、吸煙史及高血壓、糖尿病、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冠心病組糖脂代謝指標FPG、TC、TG、LDL-C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P<0.001);兩組性別、年齡、飲酒史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2.2ALDH2基因多態性與海南地區老年人群冠心病發病風險的相關性 所有對象ALDH2基因型包括3種,即純合野生型(GG型)、純合突變型(AA型)和雜交突變型(GA)型;且各組ALDH2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P>0.05),有著良好群體代表性。冠心病組GG基因型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AA基因型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01);冠心病組G等位基因分布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A等位基因分布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表2 兩組ALDH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頻率比較〔n(%)〕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海南地區老年人群中ALDH2基因位點AA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患者冠心病發病風險增高(OR=2.213,95%CI:1.125~4.274,P=0.009);進一步經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校正后,結果仍顯示ALDH2基因AA等位基因攜帶者相比GG等位基因攜帶者冠心病發病風險增高(OR=2.587,95%CI:1.269~5.121,P=0.004)。
2.3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根據Gensini評分將冠心病患者分為Gensini評分<43分、43分≤Gensini評分<72分、Gensini評分≥72分3個亞組,對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各組ALDH2基因型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嚴重程度關系〔n(%)〕
研究表明〔5,6〕,基因多態性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基因多態性對于早期篩查高危人群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發現,ALDH2基因多態性與海南地區漢族老年人群冠心病發病風險具有相關性,但與疾病嚴重程度無相關性。ALDH2是酒精代謝的關鍵酶,還參與著其他醛類的氧化,兼具脫氫酶活性和酯酶活性。近年研究發現〔7〕,ALDH2可能通過氧化解毒醛類等來發揮心肌保護作用。線粒體ALDH2基因突變后,其酶活性顯著降低,致使醛解毒作用減弱,導致醛類物質代謝減慢,誘導氧化應激和凋亡信號傳導途徑,在缺血后損傷過程對心肌產生不利影響〔8〕。
多項研究表明〔9,10〕,ALDH2基因突變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You等〔3〕研究認為,ALDH2能夠通過抑制解毒4-羥基壬烯酸(HNE)途徑,下調活性氧生成,進而減輕心肌細胞損傷。Adeniji等〔11〕研究表明,ALDH2表達增高可有效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損傷,同時對心肌細胞凋亡有抵抗作用。He等〔12〕報道,ALDH2基因與2型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密切相關。ALDH2基因突變存在明顯種族、地區差異。本研究結果提示,海南地區漢族老年人群中ALDH2基因位點AA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患者冠心病發病風險增大2.213倍,進一步經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校正后,結果仍顯示ALDH2基因AA等位基因攜帶者相比GG等位基因攜帶者冠心病發病風險增高。這與本課題組前期報道〔13〕及Liu等〔4〕報道一致。但江玲等〔14〕研究顯示,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發病風險無關。不同的研究結果可能與種族、地區差異有關。
關于ALDH2基因多態性影響冠心病發病風險的可能機制在于〔15~18〕:①ALDH2基因的A等位基因突變,可影響糖脂代謝及血壓異常,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程;②血液中高乙醛水平不利于心血管功能健康。ALDH2基因發生突變后,其解毒作用減弱,進而使得其心肌保護作用降低;③ALDH2基因突變還可能通過氧化應激、炎癥失衡等影響血管內皮功能,而血管內皮功能損傷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緊密聯系,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目前,ALDH2在人體的作用機制仍未完全闡明,ALDH2基因多態性在冠心病發病風險中的作用機制仍需通過動物或細胞試驗來研究。
本研究結果與江玲等〔14〕報道一致。本研究存在不足,首先樣本量較小,其結果難免與真實世界存在偏差;其次未對納入人群的他汀類藥物使用情況加以考慮,難免存在一定的混雜偏倚;再次,納入對象均為疑似冠心病患者,難免存在選擇偏倚。為更好地闡明基因多態性在冠心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仍需更大樣本量的多中心研究、更嚴謹的研究設計來驗證,同時還需進一步開展基礎實驗研究,來闡明ALDH2基因多態性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機制。
綜上,本研究發現,ALDH2基因多態性與海南地區漢族老年人群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有關,ALDH2基因位點AA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患者冠心病發病風險增大,但ALDH2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無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