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榮 李思源 李軍 李佳佳 高群 王雙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 1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組織學與組胚學教研室;3南陽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4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內分泌代謝科)
糖尿病(DM)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全球DM患者人數呈不斷增長趨勢,其中2型糖尿病(T2DM)約占95% ,遺傳易感性在DM的發生中起關鍵作用〔1〕。骨質疏松(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和骨脆性增加為特征的疾病,OP 是DM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2〕,絕經后雌激素缺乏,破骨細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增強,骨密度(BMD)降低,最終導致絕經后OP(PMO)〔3〕。Wnt信號通路是調控生物生長發育的關鍵通路,在調節骨代謝和糖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低密度脂蛋白(LDL)相關蛋白(LRP)5是LDL受體家族的一員,是Wnt信號通路中重要的跨膜受體〔4〕。硬化蛋白(SOST)作為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抑制因子之一,是調節骨代謝和糖代謝的重要因子〔5〕,可通過結合LRP5調控下游通路,抑制Wnt信號通路激活,從而抑制骨形成〔6〕。目前,關于LRP5蛋白和SOST蛋白分別與T2DM和骨代謝關系的研究,國內外雖有相關的報道,但研究結果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SOST聯合LRP5蛋白在新疆地區絕經后T2DM女性OP診斷中的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收治135例絕經后女性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中,T2DM按照1999年WHO推薦的診斷標準,BMD按照1994年WHO推薦的診斷標準。依據T2DM病史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分為糖耐量正常組和T2DM組,再根據雙能線吸收測實術(DXA)檢測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糖耐量正常伴骨量正常組(A組,26例)、糖耐量正常伴骨量異常組(B組,28例)、T2DM伴骨量正常組(C組,26例)及T2DM伴骨量異常組(D組,55例)。有以下其一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患有各種可能對骨代謝有直接影響或間接影響的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及1型DM;患有嚴重的心臟、肝臟、腎臟及消化道疾病;有影響正常骨代謝的用藥史;各種惡性腫瘤;其他先天性OP。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與A組相比,B組、D組年齡、絕經年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一般資料不齊,故生化指標比較采用協方差分析。見表1。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1.2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齡、絕經年限等一般資料,并計算體重指數(BMI)和腰臀比。堿性磷酸酶(ALP)、磷(P)等骨代謝指標,空腹血糖(FPG)等糖代謝指標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等脂代謝指標的測定,采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Modular DPP-H7600);SOST和LRP5蛋白表達的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采用DEXA(型號為Prodigy)法測定BMD(腰椎L1~4及股骨頸)。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協方差分析、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
2.1經協方差分析后組間各生化指標的比較 B組TG水平及BMD(腰椎和股骨頸)明顯低于A組(均P<0.05);C組FPG、HbA1c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均P<0.01);D組TG、BMD(腰椎和股骨頸)明顯低于A組,而FPG、HbA1c水平明顯高于A組(均P<0.05)。見表2。

表2 經協方差分析后組間各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2.2組間SOST蛋白濃度比較 B組(785.51±366.90)pg/ml和D組SOST蛋白濃度(884.10±631.00)pg/ml均明顯高于A組(277.30±251.10)pg/m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組間LRP5蛋白濃度比較 B組(9.80±6.20)pg/ml、C組(11.30±6.20)pg/ml及D組LRP5蛋白濃度(8.80±4.10)pg/ml均明顯低于A組(19.30±11.90)pg/m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SOST蛋白和LRP5蛋白濃度與BMD的關系 SOST蛋白與腰椎BMD(L1~4)呈負相關(r=-0.239,P=0.005);SOST蛋白與BMD(股骨頸)無關(P>0.05),未發現LRP5蛋白與BMD(L1~4)和BMD(股骨頸)存在相關性(P>0.05)。
2.5SOST蛋白聯合 LRP5蛋白在診斷絕經后T2DM女性OP中的價值 SOST蛋白在絕經后T2DM女性OP診斷中的約登指數為0.482,最佳截斷值為332.01 pg/ml,此時SOST蛋白表達水平診斷OP的靈敏度為90.5%,特異性為42.3%,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712(P=0.005,95%CI:0.595~0.828);LRP5蛋白表達水平診斷OP的約登指數為0.472,最佳截斷值為9.635 pg/ml;LRP5蛋白表達水平診斷OP的靈敏度為85.7%,特異性為38.5%,AUC為0.726(P=0.003,95%CI:0.599~0.852);SOST蛋白聯合LRP5蛋白表達水平診斷OP的約登指數為0.49,最佳截斷值為-0.364 1 pg/ml;二者聯合診斷OP的靈敏度為95.2%,特異性為46.2%,AUC為0.694(P=0.01,95%CI:0.568~0.820)。見圖1。

圖1 SOST蛋白和LRP5蛋白在診斷絕經后T2DM女性OP中的價值
DM患者應嚴格預防因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心、眼、腎及血管等慢性并發癥〔7〕,其中OP是DM主要慢性并發癥之一,T2DM合并OP的患病率達50%~60%〔8〕。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和骨脆性增加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女性PMO是最常見的OP,與雌激素缺乏有關〔9〕。OP患者骨折后,20%患者會死于各種并發癥、50%患者致殘,骨折的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造成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經濟負擔加重〔10〕。
T2DM性OP的發生和發展常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SOST蛋白作為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抑制因子之一,是調節骨代謝和糖代謝的重要因子,與其信號通路中的共受體LRP5/6具有較高的親和力,通過抑制Wnt信號通路激活,從而抑制骨的形成〔5,6〕。SOST蛋白主要由骨細胞分泌〔11〕,SOST基因缺失的患者表現為骨量增加〔12〕。但目前關于SOST蛋白的研究結果尚不一致。一項關于老年婦女的研究發現,SOST 蛋白表達水平與BMD和骨微結構呈正相關〔13〕,Garcia-Martin 等〔14〕觀察到SOST蛋白與T2DM患者腰椎、股骨頸、全髖關節BMD呈正相關,Balemans等〔15〕也得出SOST 蛋白與絕經后女性腰椎和全髖關節BMD呈正相關的結論。但本研究發現,SOST蛋白高表達是腰椎BMD(L1~4)降低的危險因素。與Xu等〔16〕研究一致,本研究結果提示新疆絕經后T2DM女性SOST濃度與骨代謝有關,再次證實SOST蛋白有抑制成骨細胞的作用,導致骨量減少。因此,SOST蛋白在診斷0P中,有較大AUC和較高的靈敏度。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LRP5基因多態性及基因突變與骨代謝有關,可能通過促進骨吸收、抑制骨形成參與OP的發生和發展〔17〕。本研究發現,絕經后T2DM女性合并OP者LRP5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降低,考慮與T2DM女性合并OP患者SOST蛋白高表達,SOST競爭性結合LRP5,抑制了LRP5的蛋白表達有關。通過繪制ROC曲線發現:以LRP5蛋白在0P中,有較大AUC。因此,血清LRP5蛋白在絕經后T2DM女性中,對OP的診斷價值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并從基因聯合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探討基因-基因及基因-環境交互作用對BMD的影響。
綜上,LRP5蛋白和SOST蛋白參與新疆地區絕經后T2DM女性骨代謝異常的發生,當SOST蛋白聯合LRP5蛋白切點為0.49時,在石河子絕經后T2DM女性OP中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