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崔崔
主辦:武漢影像藝術中心
展期:2022.4.23. - 2022.6.20

武漢影像藝術中心(WPAC)開館首展將呈現著名攝影師嚴明的大型個展,本次展覽匯集了嚴明在《大國志》《昨天堂》系列中的代表作,主要以銀鹽手工制作形式呈現。同時展出的嚴明彩色新系列作品為首次在國內亮相。屆時嚴明將會在武漢影像藝術中心舉辦講座、簽售會及論壇等活動。武漢影像藝術中心將于 2022 年 4月 23 日正式開館,致力于推廣、普及影像藝術,以展覽為核心,同時重視影像出版與理論文獻的重要作用,以公共教育為根本,開展放映、映后分享、講座、論壇等一系列工作與活動,推動影像藝術走向公眾。
主辦:木木美術館(北京798館)
展期:2022.2.13 - 2022.5.8

展覽是奧斯汀·李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展覽,匯集了藝術家在 2019 - 2022 年的新近創作——包含繪畫、動畫、大型裝置以及一件委托創作的特定場域作品。奧斯汀·李代表了一種新的藝術實踐方式和表現形式:他首先在虛擬現實軟件中進行創作,隨后將其以繪畫、裝置和雕塑等實體的形式呈現。奧斯汀·李認為,藝術與科技交匯的過程是非常自然的。視頻動畫是奧斯汀·李近期嘗試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從制作到配音均由藝術家親自完成。“成長”作為本次展覽的核心主題,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貫穿于整個展期內。他將在展覽期間持續創作新的動畫作品,并在展廳內循環播放。
主辦:余德耀美術館(上海)
展期:2022.3.5 - 2022.9.4

展覽是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大規模回顧巡展。奈良美智是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刻畫的肖像深入人心,有眼神凌厲、隱約不懷好意的人物,偶爾還揮舞匕首或叼著香煙,也有懸浮在夢境般景色中的頭像和人像。奈良美智長久以來都酷愛音樂,本次展覽也將透過音樂的視角來審視藝術家橫跨 1984 年至 2021 年的作品。音樂富有感染力,能夠傳達深刻的情感,奈良的藝術創作結合視覺、情感和文字,也呼應了這種力量。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后,奈良的創作發生了戲劇性轉變。情感上深受災后創傷觸動,奈良轉向一種更加沉思內省的創作模式,開始制作陶器并鑄造圓形或橢圓形的大型青銅頭像。
主辦: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展期:2022.3.23 - 2022.5.29

展覽通過具有代表性的 7 大系列作品,回顧這位法國著名藝術家開創性的藝術實踐,以其標志性的挪用藝術探索繪畫與雕塑、表現與抽象、生活與藝術之間關系的同時,通過“場景構建”(construction site)理念為觀眾打造顛覆既有觀展體驗的奇思妙想世界。貝唐·拉維耶 1949 年出生于法國塞納河畔沙蒂隆市,1976 年開始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受到國際廣泛關注。作為 20 世紀八九十年代挪用藝術運動的開創性人物,貝唐·拉維耶革命性地大膽挪用藝術史、大眾流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圖像作為創作元素,通過組合、疊加、拼貼等創作手法對人們根深蒂固的視覺習慣、藝術的本質和價值,以及藝術品的呈現方式展開了具有創見性的積極探索。
主辦:奧賽博物館(巴黎)
展期:2022.3.15 - 2022.6.12

1978年,奧賽廣場和它的酒店空無一人,計劃中的博物館還沒有開始建設。就在這時,索菲·卡勒(Sophie Calle)選擇了一間廢棄的 501 號房間作為避難所。在去威尼斯之前,她在那里待了幾個月。在這段時間里,她感覺到一個地方的荒涼,就像一個考古空間,一切都被拋在了腦后。她拍照,邀請她的朋友,收集文件、物品、客戶記錄……展覽全部是索菲·卡勒的作品,在她的開始和整個創作之中編織了一種永久的回歸:她采用了多種形式,從攝影到詩歌,從現成到創作,再到合作,以及她編織故事的獨特能力,將一個地方、一段歷史和我們每個人的個人進步、多樣性聯系在一起。展覽將觀眾帶回到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酒店,就像索菲·卡勒在住完酒店后跳進博物館一樣。(圖:索菲·卡勒,奧賽,2020?musée d' Orsay / Sophie Cre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