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宇 孫宏志 趙紅衛 戚魯鳳 王曉敏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ONG Xin-yu1, SUN Hong-zhi2, ZHAO Hong-wei3, QI Lu-feng3, WANG Xiao-min3
(1.Beijing Branch of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100031, China;
2.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Jinan 256000, China; 3.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Jinan 256000, China)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持續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數字化轉型和相關技術對提升供應鏈運營水平和效率發揮較大作用。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開展期間,新技術的應用也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發展提供動力與基礎。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鑒于此,論文主要分析了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現狀,探究了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切入點,最后提出加強企業戰略建設、合理變革業務流程、運用數字化的工具等策略,以此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效果。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perio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a vital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play a grea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lso provides power and foundation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xplore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strategic construction, reasonably changing business process, and using digital tools, so as to improv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ffe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關鍵詞】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方法
【Keywords】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F274;F270.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3-0040-03
1 引言
企業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工作主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其中通常包含計劃、采購、物流等部門。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不完善,而且大部分企業甚至缺乏專門的數字化工具和相關信息系統,依然運用比較傳統的手工方式,或者運用郵件等形式促進管理工作開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企業傳統供應鏈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變化,為了保障企業生存和發展,企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重視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基礎和根本保障。
2 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情況
2.1 現狀
近年來,許多國內制造企業的領頭羊在數字化建設和轉型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以海爾為例,該企業在2016年開始運用COSMO Plat創建了溝通交流平臺,突破消費者到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局限性,又轉變了需求終端到供應終端的溝通交流方式。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物聯網等開展質量信息、設備信息等互聯網可視和數據共享的相關工作,促進線上與線下平臺相結合,形成精準、高效的采購價值交互平臺。2017年藍月亮公司開始構建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數字化管理體系,推動上游供應商、生產商、渠道以及終端消費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形成閉環管理模式。運用AI對消費者進行畫像,并通過大數據分析采購,及時了解企業發展方向。在運用大數據分析相關工作以后,也使企業找到了促銷的好時機,呈現出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的良好發展局面。2017年立白集團開始創建數據中心,全方位推廣SRM系統,其目的是推動ERP、WMS等系統和SRM系統之間的有機對接,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質量管理等一系列供應鏈管理全流程之間貫通,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
2.2 問題
現如今,雖然眾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數量更為龐大的中小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方面仍然存在水平有待提升的問題。尤其是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存在許多不足,相關企業仍然面臨從規劃到實現數字化轉型當中的諸多困難,影響實際工作開展效果。
2.2.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意識不足
不少大型企業或者中小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存在未能加強企業戰略建設的情況,未能意識到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臺需要分級、分步驟地進行。企業應該做好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的轉型工作。然而當前一些企業未能循序漸進地促進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對供應鏈可視化的需求不夠強烈。在1年、3年、5年內的規劃中缺少構建供應鏈數字化管理系統和體系的意識,未能真正達到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接。雖然有部分企業實現了基礎上的鏈接,但是未能重新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只是將數字化轉型和發展停留在表面,還缺少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以及數字化轉型發展中的技術。這種情況下不利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更好地順應互聯網以及智能時代發展的實際趨勢,導致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發展效果不理想。
2.2.2 企業數字化轉型業務流程不完善
在數字化轉型和發展中,企業供應鏈管理面臨業務流程不完善的情況,依然沿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未能構建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平臺,及時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技術、資源。傳統供應鏈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無法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容易出現信息傳遞的失真現象,甚至不能將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供應鏈體系上的各個主體,導致管理工作受到影響。同時,不少企業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過于注重管理工作是否可以帶給企業經濟效益,未能有效考慮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忽略現有管理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創新,未能真正運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平臺提高供應鏈管理效果。
2.2.3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應用不足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共享、云計算等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將這些技術應用到供應鏈管理工作中,提高數字化轉型發展效果。然而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不少企業忽略了各種數字化工具、技術的運用,尚未挖掘數字化工具使用的價值,數字化工具技術的使用能力也有待提高。
3 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切入點
基于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開展中,企業應該優化傳統管理理念,形成互聯網管理觀念,加強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同時,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包含大量的內外部數據和信息,從本質上而言,企業供應鏈管理就是數據和信息的管理。因此,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和發展中應該合理管理這些信息和數據,不斷讓供應和實際需求之間精準匹配,從而才能有效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效果。
現如今影響供應鏈管理中供需匹配的因素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不確定的需求以及準確預測需求的能力不足;第二,生產的不確定性,導致供應鏈發生變化;第三,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協同發展意識和效果較低。出現以上3種情況的本質原因是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各個協作模塊之間存在信息溝通不及時的情況,無法第一時間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互通。當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可以很大程度上規避供應鏈生產之間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問題,或者不確定性信息鴻溝問題。這里的不確定性主要是指企業不能結合過去經驗來預測事件在未來發生的情況或者概率。在快速變化以及發展的時代下,不確定性在很多行業和企業發展中出現,逐漸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開展中由于需求和供應兩端處于不確定性的狀態之中,所以導致企業供應鏈也不斷呈現出不確定性。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增強信息和數據傳遞的完整性、及時性,讓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保持一致的信息,進而從多方面增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和發展效率,減少供應和需求環節當中的各種不確定性,以此提升供應鏈運營效果,推動企業全面發展和進步。鑒于此,企業在供應鏈管理工作創新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從彌補數字鴻溝的角度著手,提高各種信息的數字化傳遞效果和水平。
首先,企業應該合理使用數字化技術和相關工具,通過各種工具和技術的使用促進供應鏈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有機銜接和協作發展。例如,企業可以運用可視化工具增強各環節工作中數據的透明度和可視化效果。其次,企業應該以強化協作效率為出發點,完善和創新各職能部門內部的協作流程,充分把握和控制相關風險問題,減少供應鏈各環節管理中的不確定性。最后,在企業外部管理工作開展中,可以有效達到上下游企業之間信息互享互通的目的,積極和供應商之間溝通,并且在企業協作流程中納入供應商,從幫助客戶及時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增強客戶的滿意度。吳樹貴曾經提出,要想實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必須以增強整個協同過程的信息化水平為數字化系統建設的切入點,還要樹立數據傳遞、處理效率提升的發展觀念。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即知即行”的循環往復,形成閉環管理模式。
4 企業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4.1 增強企業戰略意識
當前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切入點是構建高效協同的數字化系統,同時,企業需要分級分步驟地進行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構建,做好短中長期的轉型規劃工作。同時,短期規劃中的核心系統應該是供應商管理系統,進而才能促進數字化的轉型和發展。目前數字化供應鏈主要包含六大要決,其中指出企業應該將數字化供應鏈的目標轉變為長期根本性改善的目標,改變短期局部性改善的目標。企業還要全方位地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生態系統,實現相關工作的有序展開。企業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采用供應鏈控制塔形式,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中需要加強企業戰略建設,在上述的討論中包含許多內容,其中有強調工具、強調企業外部協作的,還有強調分階段目標、企業全方位系統建設的。不同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建設,也可以結合數字化管理水平的不同,合理推動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而言,適合其他企業的相關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的企業,企業只有結合自身供應鏈管理特點和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尋找到符合自身發展需求和適合自己的數字化轉型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數字化戰略建設和各項工作實施中,應該清楚定位自身的數字化階段以及工作開展的實際水平。基于戰略角度背景下,合理設計分階段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現如今,許多企業往往無法全面評估自己的供應鏈數字化水平,未能了解自身處于的數字化發展階段,甚至還有些企業對增強哪方面的數字化能力也不清晰,這種情況下不利于企業規劃數字化轉型的未來方向,或者推動長期和短期目標的合理制定。所以,相關企業在發展中可以先合理評估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所處階段,接下來按照現狀設計適合的分階段目標,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供應鏈數字化管理的實際效果。
4.2 合理變革業務流程
新時期背景下,企業要想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必須加強供應鏈管理數字化策略的合理設計,并重視企業各項業務流程的梳理和更新,數字化發展的本質是促進企業運營和管理方式的變革,不能本末倒置。一方面,企業管理層應該做好合理戰略的頂層設計工作,執行層應該優化調整相關業務,不斷消除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問題,還要加強企業外部和供應商、客戶之間的有效協作和交流,從而使各項工作流程融會貫通,確保數字化工具使用中相關或者所有信息數據的真實有效,及時摒棄落后的數據,從而充分發揮數字化工具應有的作用和優勢。另一方面,業務流程和大數據運用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加強大數據的應用不僅是信息部門和數據部門人員的工作,還是企業每位員工都需要參與的一項工作。假如企業當前仍然存在業務流程不完善問題,斷點較多,則無法保證其對應的業務數據質量。同時,一旦企業的各項業務數據無效或者缺失,則企業也無法合理運用數字化工具輸出來的信息。不論企業運用什么樣的數字化工具也都無法呈現出應有的成效,還有可能使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管理等工作淪為“雞肋”。
4.3 運用數字化的工具
企業在供應鏈管理工作開展中,為提高數字化轉型和發展效果,企業可以選擇合理的數字化技術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工作,還要充分運用相應的數字化工具。當前數字化技術主要包含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工具具有針對性的特點,主要是指一些針對性的系統工具,如傳統的ERP系統、物流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SRM等。企業在傳統工作開展中,傳統需求預測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收集內外部的大數據。例如,天氣信息、外部社交渠道的輿情信息、促銷信息等。企業還會使用機器等分析和學習相關數據,從而構成不同特征的因子,然后根據不同算法模型將自己的需求盡快且準確地預測出來,不斷減少需求預測中的不確定性。在數字化轉型和發展中,企業可以運用加權混合機器學習模型對需求進行有效預測。如今市場上缺少一些比較成熟的需求預測系統,這種情況下需要企業結合自己的特點來開發適合自己的系統,提高各項工作水平和效率。
5 結語
在數字化管理工作開展中,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并不是計算機化,也不是簡單地安裝一套數字系統工具就可以,企業需要引導從上到下的全員參與到數字化轉型和建設的發展工作中,這絕不只是數字化部門或者信息部門需要做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尹劍鋒,彭愛華,陳劍虹,等.運營商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J].通信企業管理,2021(03):66-67.
【2】胡佳運.數字化轉型視域下企業管理方法的革新[J].商場現代化,2021(06):107-109.
【3】劉淑春,閆津臣,張思雪,等.企業管理數字化變革能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嗎[J].管理世界,2021,37(05):170-190+13.
【4】蔡鴻亮.采購數字化轉型價值與方法的研究[J].供應鏈管理,2020,1(04):117-128.
【5】陳愛蓉.新時代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優化策略[J].中外企業文化,2020(10):45-46.
【6】陳虹.電網企業物資倉儲管理數字化轉型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21):73-74.
【作者簡介】董鑫宇(1990-),女,北京人,經濟師,從事信息經濟與郵政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