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s
LI Shao
(Shijiazhuang Changf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摘? 要】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的空間,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非常狹窄,不屬于固定工作場所,通風效果不理想,極易出現毒害物質與易燃易爆物質堆積或者氧氣含量不足的情況。當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發生概率逐年提高,而且危害程度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在損害群眾利益的同時,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所以在有限空間作業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事故原因的分析與總結,在此基礎上探究事故預防的有效方法,保證安全作業。因此,論文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了介紹,分析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主要特點和原因,深入研究事故的預防方法,以供參考。
【Abstract】Confined spaces are enclosed or partially enclosed spaces. Both their inlet and outlet? are very narrow, they do not belong to a fixed workplace, the ventilation effect is not ideal. It is very easy to accumulate toxic substances and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ubstances or lack of oxygen content. At present, the probability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degree of harm shows an obvious upward trend, which not only dama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but also affects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in confined space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accident reasons, and expl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thods of accidents on this basis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in confined spaces,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s, and deeply studies the prevention methods of accidents, for reference.
【關鍵詞】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原因;預防方法
【Keywords】confined spaces; operation accidents; reasons; preventive methods
【中圖分類號】X928.0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3-0163-03
1 引言
有限空間作業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高,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空間受限明顯,大量毒害氣體不能散發出去,氧氣不足,通風不暢,其中包含一定的易燃易爆物質,同時,工作人員得不到新鮮空氣的補充,如果沒有做好一系列的防護措施,極易出現安全事故。根據這種情況,為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有序展開,創造更加優質的作業環境,首先應該從此前的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當中吸取經驗教訓;其次分析有限空間作業發展現狀與事故發生的主要特征,總結事故出現的原因;最后提出相應的預防方法和問題解決方案,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2 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現狀
為研究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原因與預防方法,必須了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的現狀,對眾多有限空間作業單位的實際運營發展情況進行歸納總結,以便根據得到的信息調整后續的工作方案。
第一,管理方式方面。有限空間的管理方式主要可以分為3種,具體來說包括自主管理、委托專業公司管理、自主管理和委托管理相結合。委托管理和自主管理所占比重較大,兼具兩種管理方式的情況相對較少。
第二,管理制度與應急預案制定方面。在對有關的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約有八成的單位構建了針對有限空間安全管理的制度,并編制了應急預案,不過也有近兩成的單位并沒有在管理制度建設和救援預案建設方面有所投入。很多單位雖然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及應急預案,但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設定的救援預案內容,都不具備良好的針對性與操作性,因而無法對有限空間作業實施安全指導。
第三,教育培訓方面。雖然大部分參與有限空間作業的單位會對作業人員開展教育培訓,但是在培訓內容的設置方面表現得不夠專業,主要體現在培訓內容并沒有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未針對中毒、缺氧窒息等重點問題進行知識培訓和技能指導。
第四,報警和應急救援設備配備方面。目前,部分有限空間作業單位沒有配備關于氣體檢測報警的儀器,也沒有做好應急救援設備的配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預防以及應急救援效果,無法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以及單位的利益。從整體角度分析,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狀況并不樂觀,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表現得較為滯后,這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有序推進較為不利。
3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主要特點
有限空間作業是一項事故發生率很高的工作,在對諸多事故的案例進行總結分析后可以得到這類事故的主要特征,具體表現為:
第一,從事故致因角度分析,急性中毒以及缺氧窒息是最為主要直接的原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有限空間當中的空氣流通性差,極易出現高濃度毒害物質聚集的問題,為人體帶來的傷害極大,甚至帶來致命危險。
第二,從事故發生時間角度分析,夏季屬于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高發期。夏季不僅溫度高,而且雨水比較充沛進而增加了濕度,各種有害氣體聚集和揮發的程度比較低,污水井、下水道等有限空間當中的有毒氣體濃度要遠高于其他時間,因而會增加有限空間中毒窒息問題的發生率。
第三,從事故發生地點角度分析,事故地點表現出多樣化特征,例如,地下室、沼氣池、船艙、管道、污水池、下水道、地窖等。
第四,從事故救援角度進行分析,在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之后,盲目施救的情況較多,而且因為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擴大,增加了人員和經濟上的損失,也為后續的事故救援提供了經驗與教訓。
4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原因
第一,單位負責人的安全管理意識不足。長期以來,有限空間作業單位的負責人員并沒有把作業安全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在思想上不夠重視,甚至一些單位不具備有限空間概念。雖然絕大多數的企業負責人了解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危險以及事故發生之后會帶來的嚴重后果,但無論是在制度、設備設施還是在教育培訓方面都缺少配套方案。在一系列調查研究后發現,如今市場上還存在臨時人員投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情況,而這些臨時人員并沒有經過嚴格專業的培訓,也沒有相關工作的經驗,無疑會增加事故風險和加劇事故后果。這種情況主要反映出單位管理人員并沒有重視有限空間作業會帶來的危害,這也體現出很多作業人員沒有認清作業的特殊性和高危性特征。
第二,法律法規未落實,安全培訓形式化。部分企業未結合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制度建設,安全作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甚至完全缺失,沒有為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提供各類安全防護的設備與用品,在實際作業操作當中,沒有嚴格落實檢測與作業相結合的準則,這是很多有限空間作業單位存在的普遍情況,導致作業管理不夠規范。另外,雖然很多單位在內部組織開展了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但是很多培訓都存在形式化的問題,并沒有獲得應有的效果,仍然無法確保作業人員對有關安全知識的全面了解,不能確保安全上崗。
第三,缺少完備的應急救援預案,欠缺完善專業的設備設施。在分析一系列調研結果后發現,有限空間作業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內容不夠合理,雖然篇幅大,但是沒有突出重點。例如,把日常作業安全管理的相關信息納入應急預案當中進行說明,這無疑是不恰當的;內容的針對性不足,主要表現為很多應急預案是針對管道疏通等工程問題的處理,并沒有針對有限空間窒息中毒等事故確定應急救援預案。大多數單位雖然配置了呼吸防護方面的物品,不過類別不合適或數量不足的情況較為常見,設備設施不適合在作業以及事故救援當中應用。例如,企業只配備過濾防毒面具,并不能夠在缺氧環境當中使用;正壓式呼吸器的操作不夠便捷,在有限空間中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第四,作業人員不具備良好的安全技能。一些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工作人員不具備良好的安全技能,也無法按照規范方式運用各類防護設備,從而為作業埋下了很大的隱患。例如,作業人員不了解氣體檢測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在檢測工作當中無法準確找到檢測位置,選用不正確的檢查方法,不能把握正確的檢測時機。此外,部分作業人員在防護用品的使用方面不夠熟練和規范,而一旦出現佩戴不完善或者佩戴錯誤的情況,極易出現致命風險。
5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預防方法
5.1 貫徹標準規范,強化主體責任
有限空間作業單位應該具備較高的責任感,主動承擔作為責任主體的職責,保障參與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為確保這一目標的順利達成,單位需要構建并且完善有關的管理制度。同時,為一線班組配備空氣檢測、通風等與安全防護相關的設備以及設施,以便通過發揮硬件條件的作用,確保作業安全有序運轉。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培訓,在培訓過程當中應該盡可能完善培訓體系,提高培訓要求,最大限度地拓展培訓內容,把理論和實操技巧有機結合,讓作業人員在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的同時,能夠在行動當中應用各項安全操作方法。專業操作技能培訓與安全培訓應該實現常態化,并對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進行定時更新,從而與時代接軌。制定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且定期開展專門的演練活動,大幅度提升應急處置水平。結合有限空間作業的具體特征和規范,構建與本單位作業操作相適應的工作程序,同時,完善監督制度,在實際操作當中堅決落實。針對有限空間作業承發包工作,必須加大管理與規范力度,對安全生產協議的內容和具體的實踐方法進行嚴格把握,保證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
5.2 強化監督檢查,推進專項整治
安全監管部門應該把監督管理落到實處,針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操作進行定期檢查與持續性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則要求其立即整改,將事故管理轉化成為預防管理。具體來說,在實際工作當中結合有限空間作業的實際特征,定期組織檢查工作,在事故的高發階段進行專項整治,將日常管理和關鍵時間段的管理有機結合,打造長效機制。在實際的檢查與綜合整治工作當中,應該對重點環節進行全面監督,其中包括的重點環節涉及作業現場安全監管、安全器具與防護用品配備和規范使用情況、承發包作業的安全管理、事故應急救援情況、特種作業的有關資質資歷。
5.3 合理運用分級分類管理方法
為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有序實施,提高事故預防的有效性,必須對管理模式進行科學探索與恰當應用。為順利實現有限空間的安全作業,保證安全監管的效果,可以積極推廣應用分類分級管理模式,找到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確保重點工作高效完成,突出監管的效率、效果。例如,對有限空間作業單位的具體作業開展方式展開分類研究,針對由單位自身開展有限空間作業的單位,把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放在安全設備和設施條件的配備與具體應用上,同時,注重在作業現場進行嚴格監管。針對自身開展有限空間作業較少的單位,或者直接把這類作業外包給其他專業機構的單位,應將安全監管的工作重點放在監管發包對象和單位自身安全監管履職情況上,督促責任單位積極履行自身責任。
5.4 落實許可制度,改進安全準入
毋庸置疑,有限空間作業具備極高的專業度,所以要完成此類專業工作,就必須由專業隊伍完成,而且專業隊伍應該配備與作業相關的完善化設備以及專業素養高的工作人員。現如今,一些城市將部分安全監護人員歸入特種作業人員當中,從人員上開展資質化以及專業化探究,在未來構建有關標準,針對企業資質與人員資質給出更加明確規范的規定和要求。恰當應用有效的雙資質管理手段,完善執業資質準入策略,指出只有獲得許可且擁有專門資質的專業化單位,才能肩負有限空間作業的責任,這有利于讓有限空間作業真正步入專業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5.5 加強先進技術的運用及研究
有限空間作業當中包括很多危險因素,需要實施完善化的安全保障措施,維護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保證操作的安全性。先進的技術手段是維護作業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在高風險的有限空間作業當中,常規方法是無法實現實時監控和嚴格監管的,而有了現代科技手段的加持,則能夠解決這種問題。例如,運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做到作業操作過程的實時監控以及動態化監管,在出現風險問題之后,立即發出預警,提示有關人員,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如果出現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在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支持之下,能夠讓救援工作更加有效。總而言之,運用科技手段能夠杜絕沒有得到審批同意和沒有配備特種作業資質的監護人員參與有限空間作業,為這一行業的穩定長效發展提供支持。
5.6 設置有限空間作業操作要求
針對容易出現中毒窒息事故的場所,應該針對作業操作給出規范且明確的要求:
第一,對于存在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需要落實充分通風換氣的相關處理策略,禁止利用純氧通風換氣。如果有限空間當中無法運用通風換氣方法,或者受到作業環境的影響,不能確保通風的充分性,那么每個操作人員只有使用隔離性的呼吸保護器具才能投入工作。
第二,在進入極易出現中毒窒息問題的場所,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應該先規定聯絡信號,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報警信號,則要立刻停止危險作業,并且要求工作人員快速離開現場。
6 結語
有限空間屬于受限或者密閉性空間,因為空間存在部分或者完全封閉的情況,其出口和進口又非常狹窄,自然無法確保有效通風,一旦有毒害物質或者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物質大量堆積在空間當中,氧氣含量不足,極易在作業實施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安全事故。通常情況下,有限空間作業本身并不是復雜煩瑣的,但如果發生安全事故,常常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所以相關人員在研究有限空間作業的過程中應該把事故原因分析和預防作為重中之重,根據調查得到的現實情況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讓有限空間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大幅下降。
【參考文獻】
【1】王海燕,楊艷春.“受限空間”作業不能忽略“施救不當”[J].安全,2009,30(1):23-25.
【2】張新立.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分析與對策[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8(12):16-17.
【3】靳騰,陳才文.安全進入受限空間[J].現代職業安全,2010(4):96-98.
【4】臧鐵柱,張禮敬,張麗,等.有限空間作業意外傷亡事故的成因及其對策[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03-106.
【5】馬彬,陳立道,姜敏.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9):112-116+4.
【作者簡介】李劭(1992-),男,湖北荊州人,從事安全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