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琴,鄭帥英,付紅亞
(1.舞陽縣中心醫院婦產科,河南 舞陽 462400;2.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內分泌科常見疾病,5%~10%女性患有此癥,伴有不孕癥者高達75%,發病時伴有胰島素抵抗、閉經、持續不排卵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臨床常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手術、輔助生育技術等,但手術風險大,部分患者無法接受,輔助生育技術費用較高,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因此,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促排卵藥克羅米芬為常用藥物之一,但部分患者會產生藥物抵抗反應[2]。炔雌醇環丙孕酮屬于復合藥物,有促進卵泡成熟、誘導排卵的作用;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適用于無排卵性不孕癥,卵泡成熟不足或黃體功能不全者。二者對PCOS均由一定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的效果。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舞陽縣中心醫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116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聯合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8例。參照組年齡23~39歲,平均(29.8±2.5)歲;病程2~8年,平均(5.2±1.1)年;卵巢體積7.10~12.70 cm3,平均(9.52±1.16)cm3。聯合組年齡25~40歲,平均(30.1±2.8)歲;病程3~7年,平均(5.5±1.4)年;卵巢體積7.21~12.89 cm3,平均(9.29±1.23)cm3。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西醫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3]中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符合育齡期標準;在未避孕的情況下,正常性生活1年未受孕。
排除標準:伴有子宮肌瘤者;伴有宮頸癌者;伴有乳腺癌者;配偶精液異常者。
兩組均給予日常作息、飲食等常規干預。
1.2.1 參照組 采用克羅米芬(通化仁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100,規格:50 mg)+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規格:75 IU,國藥準字:H20045720)治療。在月經來潮第5 天口服克羅米芬,50 mg/次,1次/d,連續服用5 d,然后對卵泡發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方式為陰道B超,若卵泡直徑≥18 mm,則注射5 000~10 000 U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檢查排卵情況,并在24~48 h內與配偶同房。
1.2.2 聯合組 采用炔雌醇環丙孕酮(Jenapharm GmbH & Co.KG,國藥準字:J20140114,規格:醋酸環丙孕酮2 mg+炔雌醇0.035 mg)+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治療。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使用方法與劑量同參照組。經期第5天口服炔雌醇環丙孕酮,1片/次,1次/d。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
①臨床療效。治療后,閉經與月經不規律癥狀消失,性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為顯效;閉經與月經不規律癥狀明顯改善,改善程度在50%為有效;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血清激素指標。治療前后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5 min,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血清雄激素指標睪酮(T)。③ 排卵率、治療90 d后妊娠率。觀察治療期間排卵情況;治療90 d后,通過電話回訪、門診復查等方式記錄成功受孕人數,并計算妊娠率。④血清相關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空腹靜脈血,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測定血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血管生成素樣蛋白(Angpt12)、腎上腺源性雄激素(DHEAS)。
聯合組總有效率93.10%(54/58)高于參照組79.31%(46/5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FSH、E2、LH、T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聯合組FSH、E2、LH、T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聯合組排卵率84.49%(49/58)高于參照組60.34%(35/58)(P<0.05);治療90 d后,聯合組妊娠率70.69%(41/58)高于參照組51.72%(30/5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排卵率及治療90 d后妊娠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CTGF、DHEAS、Angpt1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CTGF、DHEAS、Angpt12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相關因子比較
PCOS屬于內分泌功能紊亂型疾病,臨床表現為排卵功能異常、高雄性激素血癥,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顯示,其通過增進機體組織敏感性,升高體內雄性激素,增強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性,增加LH分泌量,對卵泡發育造成負面影響,造成患者生殖功能下降[4]。同時,PCOS還可引起糖代謝紊亂,使機體產生胰島素抵抗,誘發高胰島素血癥[5]。PCOS還可導致機體子宮內膜增生,促進子宮內膜癌變,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克羅米芬是常用的促排卵藥物,屬非甾體類三苯乙烯衍生物,結構與雌激素相似,能競爭性結合下丘腦-垂體雌激素受體,抑制內源性雌激素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提高機體FSH,促進卵泡發育,刺激排卵[6]。由于克羅米芬有抗雌激素作用,致使宮頸黏液量減少,阻礙精子穿透,使精子通過率降低,降低受孕率,同時減慢輸卵管蠕動,不利于孕卵著床[7]。炔雌醇環丙孕酮由醋酸環丙孕酮與炔雌醇構成,前者為孕激素,可抑制5ɑ還原酶,降低下丘腦促性腺激素分泌能力,減少垂體促性腺激素釋放量,進而減少LH、雄激素分泌量,促進性激素分泌,改善內分泌紊亂[8]。炔雌醇能加快性激素與球蛋白結合,降低患者體內游離T水平,還可協助精子通過宮頸黏液[9]。有研究發現,高濃度LH可導致卵巢囊性增大,而炔雌醇環丙孕酮可改善卵巢體積,使其恢復正常,同時能改善排卵功能,促進月經周期保持正常,使子宮內膜恢復正常,為受精卵營造良好的著床環境,提高受孕率[10]。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為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素,能促進卵泡發育成熟,對PCOS不孕有一定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治療90 d后聯合組妊娠率高于參照組,提示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治療PCOS不孕患者,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排卵,提高妊娠率。
CTGF富含半膀氨酸多肽,通過自分泌方式,誘導成纖維細胞增殖,進而使卵巢發生異常增殖類疾病,同時其水平升高會刺激卵泡異常發育[11]。Angpt12參與細胞外基質重塑,是卵泡異常發育的重要因素。DHEAS是P450-17a細胞色素雄激素功能異常重要參考指標[12]。克羅米芬聯合炔雌醇環丙孕酮能發揮協同作用,能進一步修復卵巢功能,促進卵泡成熟,并能通過調節血清CTGF、Angpt12、DHEAS達到治療PCOS不孕患者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CTGF、DHEAS、Angpt12低于參照組,說明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能改善PCOS不孕患者體內激素水平,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炔雌醇環丙孕酮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克羅米芬能改善PCOS患者激素水平,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