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聘,劉長磊,李 旭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牙周炎屬于臨床常見口腔疾病,其主要是因牙菌斑生物膜破壞導致。牙周炎早期癥狀不明顯,僅表現為口臭、牙齦出血等癥狀,隨著炎癥加深,牙槽骨逐漸被吸收,牙周膜遭到破壞,導致牙周溢膿、牙齒松動、牙齒疼痛等,嚴重者易造成牙齒缺失。因此,臨床主要以恢復牙齒功能、牙齒完整度及牙齒美觀為主要目的[1-3]。臨床治療以安裝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及種植牙等方式為主,其中,結扎絲牙周夾板固定是治療牙周炎缺損牙的傳統手段,其主要能增加固定患牙穩定性,緩解牙周炎癥,改善咀嚼功能。隨著口腔材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復合樹脂高強纖維材料作為新型口腔應用材料,在臨床治療牙周炎缺損牙中得到廣泛關注,其具有操作簡單、美觀舒適、易清潔、可逆性、非侵襲性等優點[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固定治療牙周炎缺損牙的效果。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牙周炎缺損牙患者102例,按照牙齒固定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18~75歲,平均(46.73±4.25)歲;輕度26例,中度25例。觀察組男24例,女27例;年齡19~76歲,平均(47.02±4.32)歲;輕度23例,中度28例。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情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2018年版國際新分類簡介中《牙周病和植體周病》[5]牙周炎缺損牙診斷標準;牙槽骨吸收長度<1/2,牙松動為Ⅰ、Ⅱ度;牙齒連續缺失≤2顆;無吸煙史;頭頸部無放射治療史;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根尖炎或牙髓癥等疾病者;合并伴有感染性疾病者;患傳染性疾病者;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患精神類疾病依從性不佳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近期接受相關牙齒固定治療者。
治療前兩組均行X線檢查,了解牙周情況,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根面平整術、齦下刮治處理,并沖洗上藥。
1.2.1 對照組 采用結扎絲牙周夾板固定治療。具體如下:截取大小、長度合適的結扎絲,對折成雙股,將患牙與兩側健康牙齒用結扎絲行“8”字固定,剪去多余鋼絲,并將斷端鋼絲頭彎曲在牙間隙中,確保不影響牙齒咬合。之后用樹脂將正畸托槽與患牙粘連,光照固化。固定完畢后,在牙間補充垂直向結扎,以增強牙齒牢固性及穩定性。連續治療3個月。
1.2.2 觀察組 應用復合樹脂高強纖維法進行固定治療。具體如下:治療前,應用流動樹脂(3 M Filtek Z350 Fiowable)根據患牙情況修整并堆砌人工牙,預計其舌側計嵌入纖維位置,磨出溝槽備用。在患者口內制取石膏模型,用牙線測量與前牙需修復區長度,截取相應長度高強纖維。對患牙相鄰兩側牙齒進行酸蝕、沖洗、干燥、隔濕處理下前牙后,在患牙遠端涂抹流動樹脂,把纖維覆蓋在樹脂上,沿著牙面進行粘貼,分段光照固化,每顆牙齒停留5 s。根據情況增添流動樹脂,直至樹脂完全把纖維覆蓋,再次光照固化50 s,最后進行咬合調整及拋光處理。連續治療3個月。
①臨床療效。顯效:牙齒無松動,臨床癥狀消失,咬合正常可咀嚼食物,X線片檢查顯示牙尖狀態良好,無病變;有效:牙齒存在輕微松動,疼痛癥狀明顯減輕,X線片檢查顯示牙周膜邊緣呈現增寬、模糊現象,咬合正常;無效:牙齒松動程度增加,牙齦依然有紅腫、溢血等現象,咬合異常影響正常咀嚼功能。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牙周指數。比較治療前后附著喪失度(AL)、菌斑指數(PLI)、牙齦出血指數(GBI)、牙周袋深度(PD)。具體如下:PLI共分為0~3個級別,級別越高,牙菌斑程度越嚴重;AL是指當患有牙周炎時,結締組織附著降低,探診深度>3 mm;PD共分為3類,輕度:在3~4 mm,中度:在4~6 mm,重度:>6 mm,牙周袋越深牙周炎預后效果越差;GBI共分為0~3個級別,級別越高牙周病變程度越嚴重。③不良事件。比較兩組牙齒脫落、牙齒松動、根折、牙齦紅腫出血、牙齦邊緣著色等不良事件總發生率。④總滿意度。比較兩組美觀、咀嚼功能、松動度、發音等滿意度。具體如下: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90分;不滿意:總分<7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6.08%高于對照組88.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AL、PLI、GBI、P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者組AL、PLI、GBI、PD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牙周指數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5.88%低于對照組19.6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比較(n,%)
治療后,觀察組總滿意度94.12%高于對照組80.3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總滿意度比較(n,%)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飲食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牙周炎疾病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若未及時進行臨床干預,食物在牙齦長時間堆積,易使細菌滋生甚至引起炎癥反應,使牙齒運動負荷增加,影響正常咀嚼功能,嚴重者可導致牙齒松動甚至缺失,給患者生活及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臨床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6-8]。
牙周夾板材料種類較多,其中結扎絲在臨床應用中最為常見。結扎絲牙周夾板固定適用于牙周炎早期,其主要通過建立新型咀嚼單位,分散咬合力,達到固定牙齒、改善牙周癥狀,但結扎絲與樹脂結合后,與接觸面易產生較大剪切力,易使樹脂脫離牙周夾板,降低患牙固定效果[9]。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屬于網狀復合型材料,具有抗張強度高、彈性好等優點,可使樹脂內微裂形成轉向與擴展,能有效預防固定牙齒出現斷裂及縫隙,幫助牙周組織修復及再生,具有較好生物相容性和高抗張力。復合樹脂高強纖維的構型與牙齒、牙弓相似,能與釉質充分結合,且可有效避免食物殘渣、菌群滯留在牙縫中,防止牙周菌斑惡化,且有利于提高口腔契合度,進而保持口腔衛生及美觀,降低炎癥反應發生,有利于改善牙周癥狀[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與結扎絲牙周夾板法固定治療相比,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固定治療效果更佳,且治療后患者滿意度較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復合樹脂高強纖維能與牙釉質充分結合,且具有彈性好、強度大等優點,固定治療中復合樹脂高強纖維有助于牙周組織修復及再生。
PLI、AL、PD、GBI與臨床治療牙周炎緊密相關。AL、PLI能較客觀反映牙周組織破壞程度,AL、PLI與牙周炎癥程度呈正相關,即AL、PLI越高,牙周嚴重程度越嚴重;PD是衡量牙周疾病的重要指標;GBI主要用來反映牙齦炎癥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LI、AL、PD、GBI均低于對照組[12-13],提示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固定治療牙周炎缺損牙能有效改善牙周癥狀。
綜上所述,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固定治療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輕牙周癥狀,且患者滿意度、安全性均較高。